@选调生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历史和实践格外昭示,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能丢。选调生作为下沉一线、扎根基层的“先锋队”,务须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做好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拧紧思想开关,“身”未到,认识先行。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选调生驻村期间,一定要先收拾好“思想包袱”,把精进调查研究基本功的“武林秘籍”放进行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好乡村基层“大扫描”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是重视调查研究的光辉榜样,在浙江任职时他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在一次次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各地区各方面各领域的优势和劣势、经验和问题都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同样,对于选调生来说,只有跑遍所驻村的“山山水水”,才能摸清村子的“家底”,搭起与村民群众的“连心桥”,确保基层锻炼达到预期效果。选调生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置顶”,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接过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接力棒”,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把脉发展脉络,“身”既到,排查“顽疾”。《工作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选调生驻村期间,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恪守真理、发现问题,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调查研究作为听民声、聚民意的有效途径,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始终明确自己的公仆身份,置身于群众之中,与村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工作之余,去揭一揭五保低保户的“饭锅”,去走一走春耕时节的田间地头,去拉一拉村里小学生的稚嫩小手。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是否保障到位,春耕生产的灌溉用水是否供应充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是否织密织牢,都要在小本本上记录下来。开展麻雀解剖式的调研,既要“走马看花”,也要“下马看花”,对“每一朵花”进行详细的观察,发现问题线索、形成国情村情调研报告。
瞄准标的靶心,“身”“心”俱至,闯关破题。不能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剖麻雀”,就是要察实情、听民意、谋实策、办实事。选调生深入基层锻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将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之道的“金钥匙”,真正把村子的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只有端起问题导向的“放大镜”,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漫无边际,“沙滩流水不到头”。要坚持周访制度,定时到困难群众家中问一问权益保障准时不准时、生活起居方便不方便,并把情况反馈到村委会、乡镇民政部门,做好跟踪落实。要用好实地调研,到田垄地头看一看资源禀赋,把每一分国情调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带着课题外出参观学习,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户增收致富“取得产业真经”。要永葆“赤子之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把服务群众经费都花在群众“心坎上”,力所能及改善村里小学的办学办公条件,购买文具、营养品等助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