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传奇刺客荆轲的传记,而是中国历史上从神话时代到秦始皇一统中国期间,众多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的合集。在书中作者陈舜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和推理才能,将历史事件的细节和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娓娓道来,虽然不能保证准确性,但成功地展现出了历史温情和人性化的一面,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加入作者的想像使得《易水悲歌》有了小说的味道,但要说本书全无参考价值,未免过于武断了。历史研究关注的领域包括制度、事件和人物,其中制度的内容及其背后的用意还原起来并不困难,历史事件往往也能保证客观性,但是人物的评价却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类比到现实生活,从史书中去了解人物就像通过微信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一样,我们接触的内容往往经历过筛选,只能反应当事人的一个方面,而要全面立体的了解当事人,惟有深度融入到对方的生活社交圈子,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现实生活中,最有资格评价导师的往往是他的学生,而要评价一个丈夫的好坏,最好咨询一下妻子的意见。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要去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上古人物近乎不可能,作者就有了很多发挥的空间。陈舜臣是个日本人,以推理小说起家,也写过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从著作的丰富程度来看,其学识已不能用“渊博”二字所能形容。得益于作者广泛的实地调研、扎实的史学功底以及丰富的想像力,《易水悲歌》既能在脉络上符合史实,在细节上也能够做到圆通流畅。
比如关于苏妲己和纣王的故事,纣王是亡国之君,妲己是他的宠妃。纣王的荒淫表现与妲己有一定关联性,但若将王朝兴替的责任完全推到一个女人身上,未免太过荒唐。已经确定的史实是纣王失政导致殷国(商)国力衰弱,西方的属国周却在不断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周国除了加强内政外有没有可能采取措施削弱殷商呢,按照推理小说的套路,这里应该有一些阴谋,进一步展开,苏妲己应该是周国送给纣王的“礼物”,这是特洛伊木马的中国版本呀。而谁是这场阴谋的主导者呢?于是周公旦出场了,史书上记载周公是个宽仁厚道的人,这个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因为一个老实人怎么可能长期处于权力之巅,还能废除皇帝呢。“真相”大白之后,周公原来是个智慧深沉的人物啊。同样的还有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这本来就是个传说,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了,陈舜臣写到,后羿弄来两颗药,吃一颗可以长生不老,两颗可以成为神仙,嫦娥于是独吞了药丸然后飞到月亮上。嫦娥为什么要做出这么自私的决定呢,原来是因为他们的婚姻生活不和谐呀。
除了关于阴谋论的八卦外,《易水悲歌》也描写了很多个性鲜明却不讨人喜欢的人物。比如吴起因被羞辱而奋起杀人,欲取信于君王而杀害妻子,欲笼络士兵而吸取疽脓;比如伍子胥为报家仇而鞭挞楚王尸体;又如勾践卧薪尝胆。光从这些事件我们仅仅能得出这些人个性偏执、人生也带有悲剧性这样的结论。而陈舜臣进一步展开描写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当时人们的反应。这就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也许在不经意间就洒下一掬眼泪来。
还有作者描写的“士”也异常动人,荆轲刺秦王,临别时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太子丹和一众随从禁不住呜咽起来。冬天的北京萧瑟凄冷,拒马河的支流易水几乎要静止不动,搭配上送别人员的白衣缟素,场面显得悲壮无比。而这个男人明知要赴死,却从没回头过。又如作为行刺任务的前期铺垫,樊于期主动割下头颅作为“投名状”献给秦王,又如田光交代完任务后马上自尽。这些行为的心理动机以及人物对话营造得悲怆而决绝,折射了一个个高贵的灵魂。
此外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如孙膑、管仲、嬴政、张良、公子小白、夫差等等,相关人物的主要经历是基于史实,细节部分和心理活动带了“戏说”的味道。作者意图通过此书向日本读者普及中国的上古历史,而对于我们,正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自己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