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针物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歌,你可知“蒹葭”为何物?其实就是白色的芦苇花,而在芦苇初长成苗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童年最爱吃的一种植物“茅针”,又甜又腻歪,又清又爽口,承载了我们童年许多的欢快的记。“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枕头高挂小筠笼。”(南宋·范成大)小小的不起眼的茅针,竟然也引得诗人为它留下笔墨。
我们那个时候没有薯片,没有肯德基,没有很多的糖果,但我们有发现美食的慧眼。我家在三仓中学的旁边,学校南边是坟场,坟场和学校之间以及坟场周围当时有很多小沟渠,阳春三月清明到之前,沟渠边上满是茅针。那时我们还没有读很多的书,不知道鬼神,对于坟场没有畏惧,而这里的茅针长得又肥又壮,比任何地方的都好吃。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里疯玩够了,就坐在沟渠边边歇息边拔茅针吃。拨开外面绿色的皮,露出里面白色的嫩囊,举到头顶,让其飘到嘴巴里,甜津津的,沁人心脾;最嫩的茅针里面的囊带点绿色,吃起来更是带点水润润的感觉,那时让我们觉得神仙又怎样,我们也能吃到如此美味。
清明上坟的时候,沟渠边的芦苇就有点显老了,那一天能碰到村里的好多人。我们一群孩子再去摘茅针大人们却呵斥我们:“蛇都出来了,被蛇盘过了,不能吃了。”吓得我们不敢碰了,大人们还煞有其事的绘声绘色的跟我们描绘在在茅针堆里看到蛇的场景,看到我们害怕的样子又觉得好笑,末了自己拔起一根放到嘴里,“砸吧砸吧”地,说“呸,太老了,不好吃!”然后就扔掉了。小伙伴中有人说:“哼,什么蛇啊,馋大人不想让小孩吃想出来的鬼话,你们小时候肯定一直吃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清明过后发了红的茅针又引起小屁孩们的遐想,学校附近原来是新四军和小日本的激烈斗争的战场,这红色的茅针该不会有新四军流的血?“嘿,瞎说八道,我在我婆奶奶家那边有个窑厂,窑厂旁边的茅针也是红色的,就是茅针老了,锈了不能吃而已。”大家终于释然了,期待着来年春天吃更多的茅针。
那个时候虽然清贫,但是我们真的是无限接近大自然,享受着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美味。除了吃过茅针,还吃过很多桑椹,吃的满嘴都是紫色。从来都没有洗过,都是桑树上摘来直接吃的,也没有因为吃的太过量身体有不适。还吃过花蜜,美人蕉的花底部的蜜特别甜,不信,你试试?还有一种细细外面是绿皮的像甘蔗一样一节节的,其实是高粱的一种,学名叫“芦稷”,根部到中间一段砍下来可吃,真的佩服以前牙口好,外面的硬皮都是用嘴巴啃下来的,嚼上去又解口又解馋。
一天逛菜场,一个七十多岁老太太的摊位上摆了几把草却无人问津,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我小时候吃的“茅针”,老太太是本地人见我有兴趣,讲着本地话问我:“毛丫头,你晓得这是啥个?”“茅针呗!”“嘿,是个,是个,带两把?”说着给我装到塑料袋里,我摇摇头不好意思笑了笑离开了那个摊位。我不想买,真的不想买,这么美味的东西应该是随拔随吃的,是天地间所有,是来自大自然广阔天地里的精华,怎么可以变成卖的商品摆在这里呢?我更怕不是从前那个味道,破坏我美好的回忆。唯有,用文字写下当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