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知乎里有人讨论电视剧《都挺好》里关于方言的争论,因为几位主演无一例外的说的都是普通话,有的还是京味普通话,连一句苏州地方方言或口音都没有,由此质疑导演的严谨性、故事的合理性和吴语在片中的地位,尤其对于吴语的争论甚是激烈。影视作品让人有带入感,能引起共鸣就是部不错的作品了,我想制作团队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因而忽略了故事背景发生地人群的感受吧。
然而对于我们来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福建区域的人来说,方言更是神一般的存在。我的家乡来自闽西,上小学的时候特别期盼过春节,不仅仅是因为春节自带的节日感,更为主要的是正月初三一过,每个村庄就轮番开始“过样”(庙会),那个热闹劲一直持续到整个正月结束才收场。小孩子们常常跟随着大人每天穿梭于不同的村庄去吃吃喝喝,热闹玩耍。只是常常在餐桌上会出现一些小尴尬,因为对方跟你说话的时候听不懂他的方言而没搭理他,小孩不像大人常常因为语调的不同傻傻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其实村庄隔着也就十来里地还同属一个乡镇的,可就是在发音和语调上有不小的差别。
后来上中学接触了更多不同乡镇的同学,那个差别就更大了,还好的是慢慢听习惯了就听懂了,不过有些同学因为听不懂索性就普通话交流了。到了大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清一色都是普通话,这也就免去了因为语言沟通的障碍而出现的尴尬。但对于同属福建区域的同学来说,彼此如果用各自的方言交流那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了。
上升到国家层面,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语言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更突出了。即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也促进了贸易的交流和发展,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没有语言隔阂才能促进社会交往。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