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 )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掌门人,也是两位前辈(Sigmund Freud和Alfred Adler)的铁杆粉丝、忠实传人与强有力的挑战者。弗兰克少年得意(分别受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赏识而在其掌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中年坎坷(被关进纳粹集中营)、晚年大成(全世界各处给讲座,荣誉博士拿到手软),其丰富的经历及其与弗洛伊德、阿德勒相爱相杀的关系,使其成为维也纳心理学的集大成者。
另一方面,结合其个人反思及存在主义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不仅为西方提供了全新的心理疗法,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遥相呼应(参见林安梧:《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反观国内外对弗兰克及意义治疗的普及工作,却不如人意。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周国平的《苦难的精神价值》是其唯一比较有影响力的推介,却只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小部分内容的摘录。就国外的情况来看,《大西洋月刊》2013年1月9日的文章《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依然充斥着对弗兰克理论浅薄而荒谬的理解。这种情况或许与学界和业界的主流口味相关,但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希望借本篇书评对弗兰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梳理。
1 求意义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求意义的意志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和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阿德勒的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三足鼎力,构成人类存在的三种基本动力。后来,这三种动力被捏到一起按弗洛伊德、阿德勒、弗兰克的顺序由下至上建成了需求层次金字塔(弗洛伊德对应生理安全、阿德勒对应社交尊重、弗兰克大致对应自我实现)。
为了说明意义作为基本动力的合理性,弗兰克通过两个实验说明大多数人承认需要为了某些因素而活着并可以为他们付出生命,可见意义实乃人生之必需品。同时,弗兰克注意到意义(或者说是价值观)作为动力,不能推动(push)人,而只能拉扯(pull)。就是说这种力量是外在的,人不会为了“获得”意义或者满足价值观来做某件事情,意义不是个人的自我表现,而只能在价值观所涉及到的整体中彰显。基督教徒如果只为了成圣,那就是法利赛人,真正的教徒是要“成全”而不是“成圣”。从弗兰克的论述来看,意义大体可以等价于对于外在的责任或者命运的安排。
那么自然,在心理治疗中,弗兰克建议先通过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方法来消除患者表层的紊乱,使其对自我在个体内及在社会中的欲望有清晰的认识。经过上面的步骤,弗兰克所说“人的真实的一面”就展现了出来。此时应该立刻停止揭穿其面具的举动,因为我们不能贬低患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对意义的追求),而是要让他们继续以生命和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来担起生命的责任、来服从命运的安排。而具体的做法,就要进一步的分析“求意义的意志”,看一看在其受挫的条件下,怎样加以治疗。
2 存在的挫折
如同弗洛伊德受叔本华影响(虽然他不承认)、阿德勒受尼采影响,弗兰克深受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并把“求意义的意志”等同于存在(to be)。如此弗兰克为他的理论找到了哲学的基础,而“求意义的意志”的挫折,也就成了“存在的挫折”。
弗兰克叫它“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来与传统的“心因性神经官能症”区别开来,而治疗时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美国外交官不满他的工作,来找弗兰克咨询。他以往的医师建议他跟父亲和解,因为潜意识中“美国”与父亲的形象是重合的,他对父亲的不满导致了他对自己外交官工作的不满。而弗兰克发现,他只是在原来工作中找不到意义,所以只是建议他换了工作,收效良好。
“存在的挫折”不是源于内在的推力与本能(或者说超我与本我、欲望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不同价值观(或意义、或道德)间的冲突。所以对“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治疗不应该是传统的心理治疗,而必须是意义治疗,因为“存在的挫折”并非一种疾病。
3 意义治疗
与传统心理分析相同,意义治疗也要让患者理会到他的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意义治疗认为自我实现要比其他需求更为迫切(这也是对马斯洛的一种反对)。这种差别在于集中营里的经验使弗兰克坚信尼采所说的“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参透“为何”,迎接“任何”)。
基于此,弗兰克认为心理健康是奠基于“已经达成”和“还未完成”间的紧张,或者说“人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紧张,而人的最主要需求不是“满足欲望”甚至也不是“平衡”(中国的中庸也一定要求一种前进的中庸)。所以不要刻意去解除这种紧张(道教),而是去做那“还未完成”的事情(人猿之分)。
4 存在的空虚
若患者已经深陷虚无主义、感到自己的生命全无意义且不存在任何终极关怀,就会陷入“存在的空虚”。“存在的空虚”来源于我们成为现代人的“双重失落”:丧失了使生命安稳的“动物性本能”以及对传统的信任。
5 意义
面对“存在的空虚”,意义治疗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像上面例子那样给患者其他的选择,甚至并不是告诉患者哪种意义是对的,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并听从命运的安排来在意义间进行选择。
在弗兰克对“意义”的理解中,有几条是核心的:
a 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b 不该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要认清自己每时每刻是在接受生命的追问
c 面对这个追问,话语和沉思无济于事,责任、行动、作为才能回答
d 假想现在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过往,往往能够激起责任感
e 一定要让患者自己决定对谁负责,医师要客观,不要承担责任
f 意义治疗不是逻辑推理,不是伦理劝诫,要让真相呈现
g 意义必须在外界而不是在身上或内心寻找,对自己负责无意义
h 意义是要“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因为它是不可得的
i 不能把世界视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不要评价世界,不要瞧不起世界
j 可以通过工作创造(对物)、体验爱欲(对人)、受苦(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来发现意义
k 只有绝对必然的痛苦才有意义,有意义的痛苦不在成为痛苦,因为意义是不依赖偶发事件的
l 说到底,意义来源于尽最大的努力,生命的短暂给这种努力以意义
m生命在不停的询问,能答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
n 决定论会以其最广泛的必然性组织人来寻找意义,所以个人可以相信决定论,但不能以其为生活准则,说到底,因为非黑即白没有美感,但又说回来人可以自我控制也是决定论的一部分吧
随后,弗兰克用了一个绝妙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怎样帮助患者找到意义。一位患者因为挚爱妻子的死亡而无法克服沮丧,弗兰克告诉他他承受的痛苦是在为避免其妻子受到同样的痛苦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这个例子是爱与痛苦的完美结合,患者在其中自然能找到无限的意义,而痛苦由于发现了意义而不再成为痛苦。相对于其他方法,意义疗法相信人关心的并不在于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的意义(虚无主义即意义发现不足,或者说需求不足)。
6 意义治疗在心因性神经官能症的应用
针对临床中常见的“过分意愿”(预期的害怕会变成真的)、“过分注意”(过分想要的却反而得不到),意义治疗发展了“矛盾取向法”。这种方法使畏惧症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东西(害怕丢脸就刻意丢脸、失眠则努力保持清醒),并且利用人类的幽默自嘲来进行自我治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确定病因,可以直接切断疾病发展的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