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在书里提到,剑桥的一个中文教授赫伯特.吉利斯说孔子可能只是一个“好吹牛、平凡、陈腐的三家村老学究”。这可能是因为外国汉学家对儒家经典糟糕的翻译。
那在被奉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本土,在我们这些生活在他身后两千多年,却每年都会在语文课本中读到他言论的后代眼中,孔子真的展现出他思想伟大的一面吗?
《论语》开篇第一句:
学而时学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课本告诉我们,孔子说:
“学习过的东西时常复习,不是很令人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让人开心吗?面对不了解自己的人,心不急躁,这不才是君子的作风吗?”
不知道你以前读到这一句时,有没有跟我一样忍不住翻白眼——这不废话吗?说起来,这也是那些年翻译和语文老师误过我们的事。
理解这句话,有几个关键的词要重解:
“时”:指“适时,机遇”,不是“时常”;
“习”:指“践行”,不是“复习”
“朋”:指“同类,志同道合”,不是“朋友”
所以开篇第一句,孔子想跟我们说的是:
当有志于学,又得遇时机来践行你的所学,不是人生一大快事情吗?如果有一腔学问和志向却没有机遇施展,但身边有志同道合得的人,不也足以让人开心吗?如果连这样也没有啊,那至少可以做个君子,不愤不嫉。”
想理解这句话,我们得看看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实在不算成功,甚至蛮让人心酸。
15岁立志做学问,30岁时因为博学在鲁国已经小有名气,齐景公访问鲁国时特地召见了他。35岁前先耕田后畜牧,但是一生渴望从政,渴望将治世学问践行于世。然而,在列国和本国间游荡了40多年,除了50岁到55岁的短短5年在鲁国从地方司法官员做到国家司法部长外,都被闲置在一边,“敬而不用”。
孔子活了73年。漫长一生的渴望都得不到实现,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愤世嫉俗。
在有生之年已经被称为“圣人”,60岁仍游历各国谋求从政,在郑国城门口被嘲笑看起来像“丧家之犬”,他自嘲道“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像啊”;65岁带着弟子在陈国蔡国间被围困绝粮,仍心气平和地弹琴唱歌;问各位弟子的理想,叹道,愿颜回天下太平的理想实现,然后自己追随颜回……
纵观孔子的一生,再来读读开篇第一句,你才能体会到这句话它所体现的胸怀。
可惜在当今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仍不注重对人物背景的讲解。我们只被塞一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却得不到引导去理解他们因何伟大,再加上带有过于低幼化的翻译,孔子就这么被祭成了庙里的一尊毫无生命的神像。后来之人看到了,挑挑眉说:哦,被神化了嘛。
用一生践行了关于“君子”、关于“仁”思想的孔子,就是这样变成了一个“好吹牛、平凡、陈腐”的老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