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动笔写读后感,可能是读了书之后想法很芜杂,自己一时也理不清楚;可能是理论的东西总是深刻的,高高在上,自己浅薄的心还不能领悟透。总之是一托再托,迟迟没有动笔。
有句话传了很久,是这么说的,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中学生为什么怕学文言文呢?想来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可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比较陌生;二可能是语文老师把文言文阅读的课上的太枯燥乏味了,学生没有兴趣。学生怕学文言文,语文老师要负相当大的责任。我们要反思自己。
《文言文阅读教什么》这本书是真正给一线老师教文言文指路的书,是一本“值得你慢慢读的书,这是需要你用笔来读的书”。
首先这本书帮助我弄明白了以前我一直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也看清楚了自己的不足。
什么是文言文?
王荣生教授告诉我们:“文言文是以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包括先秦时期的作品,以及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书面语”,一是“先秦时期”。我们现在所看到作品是先秦时期书面语,或是模仿先秦时期书面语的。前秦距离现在已有几千年,几千年后浩瀚的古代典籍留存着祖先的语言。难怪韩军老师会感慨: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对勘所选课文的版本,参考古注。
黄灵庚教授在文章了面讲到教师备课要经历的五个步骤时说,备课的第一步是对勘课文的版本。反思我这么多年的文言文教学我真的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版本的问题。对于文言文的课下注释1从来都是不重视的。从今年河北中考开考文学常识了,才开始重视作者作品,至于文章出自哪里从来都是一看而过,没有深究的。黄教授说:“教师必须具备版本知识。”而对于版本的知识我是几无所知的。我很惭愧,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也更清楚地明白自己与优秀语文老师的差距。这个差距在于治学的严谨态度上。参考古注,也是没有想过的。对于文言词语的解释,我总是迷信书下注释和参考书的。 黄教教授说:“备课的第二步是参考古注,特别要参考最早的注释,尤其是汉、唐注疏,南宋以后的古注(清代例外)一般不作参考。”看熊芳芳老师的课例《论语十则》,这应该是她较早的课例了,我看到她对“愠”的解释的时候,还在纳闷:书下注释不是明白写着“生气、发怒”吗?为什么对这个字的解释还要大费周折呢?看了黄教授的文章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熊芳芳老师是用了“愠”字的古注。“愠,怨也。”“蕴积于内而未外泄者曰怨,又曰愠。”按照古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所不知,连心里生气一下都没有,更莫说抱怨牢骚了,足见君子为人豁达、开通。”没有对“愠”字古注的熟悉,我们就不能对君子的品德有深度的理解了。这已经影响到了对文意的把握了。曾经我以为自己很有教育的情怀,但是跟名家大师们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关乎情怀,关乎信仰。
其次, 摘录一些关键句来提纲挈领梳理一下收获,以备忘。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
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文道统一”。
文学的可以定义是因为它以种种特殊的方式运用语言。文学代表一种“对普通语言所施加的有组织的暴力”。文学系统地偏离日常言语。
古今汉语是不是非要做翻译?这个我觉得要斟酌。(童志斌教授)
注释远胜于译文。(田望生)
切忌因其“浅易”而不作深入思考、研究,再“浅易”的文言文,还是“阅读”不了。文言文的教学侧重点是常用词、常用义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敢于较“真”、求“真”。
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也是一个人的阅读的能力。教学的情怀是前提性的东西。
教学的散漫和困难就是这种细节不够注意造成的。
文言文要“因质定教”、“因学定教”、“因材定教”、“因文定教”、“因考定教”。
总之,理论是用于指导实践的。我要把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