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遇与初心
这是开绘啦2019年下半年与望新小学的第一次相会。2点钟,志愿者们已经齐聚望新校园外,与我们一同的,还有望新等待入校的孩子们。孩子们好奇地望着我们,门开了,他们围着我们,叽叽喳喳地发问:“你们是新老师吗?”、“啊,是开绘啦志愿者!”、“那六年级有没有?”
接下来是开会、志愿者宣誓等等。终于到上课时间了,我跟随4年1班的主讲徐思琪来到教学楼,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朋友靠在栏杆上,问“你们在找什么呀?”
我们问:“你知道4年1班在哪里吗?”
小胖的眼睛亮了,他说:“在这里!”,然后喊着:“耶耶耶!我们班的!我们班的!”
上课了,4年级五个班各有差异,主讲经验不一,风格各异,孩子们的反馈也各有不同。1班的徐思琪“起司老师”班,孩子们精力旺盛,新来了老师,爱接话反对,有过一面之缘的小胖尤为如此。但是,孩子单纯的同情心和道德关怀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讲到《垓下歌》中刘邦破坏协议,孩子接到:“怎么这么没良心啊!”老师讲到,“请你们观察这副画面,刘邦项羽的兵马是不是打得十分激烈?”孩子接到:“老师,项羽的马哭了!”在提问“你觉得谁是英雄”时,单纯的道德评判使他说:“我讨厌刘邦,项羽才是真英雄!”
距离下课还有一分钟,小胖就已经站在了教室后门,看见我,也不怕,就那么“凛然”地违背规则。又气又笑下想着,也许孩子就是天然善良和社会性缺失的矛盾体吧。
这是开绘啦2019年下半年与望新小学的第一次相会,这也是1班主讲徐思琪“起司老师”与4年级1班缘分的开始。
上课前,起司老师做好了满纸的笔记,担心出错,已经有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家教经验的她依然没有放松,甚至连课堂伊始的自我介绍、提问的语气词,也都写在课程计划表上,在学生可能的反应下,写上自己应该做的反馈,把“夸”字打上大大的红圈。
上课前一天晚上,起司老师很紧张,问我有没有什么经验,又说到自己资质不足。
第二天,我已同大家到达会议室,起司老师去帮忙领了物资才上楼,同去教学楼的路上,她依然十分紧张。上课后,她介绍了精心构想的“起司老师”的称号,孩子们立刻就喜欢上了她。
因为多媒体设备位置的原因,起司老师作出让孩子们把桌椅移向教室中间的决定。但是,她很快就后悔了,孩子们对这个新的位置非常感兴趣,毕竟从没有过那么多小朋友聚坐在一起的经历——多么适合和大家伙谈天说地啊。
《垓下歌》是有难度的绘本课程,尽管起司老师很用心地作了准备,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接触孩子们,没有经过表述调整的历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略显枯燥,但课程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在最后的提问“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孩子们非常踊跃地为自己的英雄打call,大部分分为了“虞姬队”和“项羽队”,能够提出“虞姬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在其他班没有观察到的现象。
课后会议上,起司老师又拿出了她的笔记本,在原本的课程环节旁写上红色字体的改正意见,又因为上课时认真努力的劲儿,获得了王栩老师“优秀新讲师”的认证。尽管如此,当我追上会后独自回校的起司老师时,她仍然感到心情沮丧,她说,自己的课堂从未有过被学生唱反调的情况,对于获得学生的认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完善课堂,她怀着更高的期望。
(二)战争与死亡在天真的眼里
11月14日,我第二次来到望新小学,开始了对四年级二班为期三个星期的跟踪记录。我们一来到教室外,孩子们就扑上来,围着主讲刘碧玉七嘴八舌,走廊尽头来了个孩子,一眼望见,便大呼:“刘老师你终于来了!”铃响了,几个孩子在帮助教老师贴横幅,齐齐扑着一头,喊:“要帮忙的过来帮忙啊!”别的孩子们还对课间时间意犹未尽,一时聒噪。这时班主任从天而降,孩子们挨了训,一个个侧头趴在桌子上,十足可怜的样子。
课前有10分钟的眼保健操,助教与主讲或安置道具,或调整课件,我站在门口瞧着安静下来的孩子们。戴着两道杠的孩子在表上计分,一个白衣男孩在班级里视察,看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做操,然后在孩子们的桌子上贴小星星。我觉得这项规定可爱极了,觉得这像平安夜睡梦中的赠礼。助教也噙着笑,看我在做记录,小声告诉我:“这是他们的纪律委员,贴小星星。”
这节课上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导入时提问黄继光的故事。一个孩子奋力表达:“日寇打……打中国的一个地方,日寇有很多武器,中国没有。然后……然后黄继光挡住了枪口……”主讲从孩子那接过了讲清楚故事的任务,为了使故事更生动一些,她用“突突突”的声音模拟枪声,孩子们立时兴奋起来,也开始“突突突…”主讲讲完了黄继光的故事,孩子们安静了片刻,为着他不可思议的精神——孩子们是容易同情心切的生物。可是,他们也是无忧虑无概念的,在主讲说:“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战争。”时,他们又重新燃起热情来。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怎样的、死亡是什么、死亡是近还是遥远……孩子们没有概念,他们只能带着那颗满溢的同情的心,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专注投入地瞧着主讲。主讲低低地说:“无论是老人还是像你们这样的小孩,都被纳粹杀了!”孩子们便惊道:“啊!”主讲讲到:“纳粹来到了城市中,带来了坦克的噪音和气味。”孩子们便捂住耳朵和鼻子。主讲说:“集中营的孩子、房子,都不见了!”孩子们倒吸了一口气。“布兰奇被打了一枪。”孩子们惊叫:“天哪!”男孩子们则又故作轻松,有的大声问:“死了吗?”有的模拟起枪声:“嘣!”
主讲提示孩子们:“一周不见你们纪律变差了。”孩子们挨了批评,安静下来,这时一个孩子说:“因为你讲得太好了。”我听得这句话,只觉得甘拜下风。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番红花”的意义,孩子们半懂不懂地按照平日的语文答题模式理解它。但我觉得课上一个孩子的回答很有意思。那时主讲讲到布兰奇死去的地方开出了一朵番红花,那孩子立时问了一句:“复活了?”这是他的童话思维,对于孩子们来说,战争和死亡都是如此遥远的东西,这些超现实的事件从没有进入过他们的生活。这或许就是开绘啦死亡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三)坏孩子?
21日,我决定重点观察四年级二班左下角落的刘子斌(化名),上个星期,他在课上问我能不能去厕所,我点头后,他竟风风光光地跑出去,引起了主讲和孩子们的注意。他回来时,我请他回教室时轻声些,他答应着,然后秀了个跪地滑翔,又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我知道这个孩子有引起注意的期望,便将他身后作为观察课堂的根据地。
进入新课堂前,主讲刘碧玉邀请完成作业的孩子上台讲解。一个孩子把做好的手抄报背面向老师,一边挥舞一边说没做。主讲一眼看穿这孩子,坚持点他的名字,那孩子才“不情不愿”地笑着上去了。在他念着课前准备的“叙利亚内战”时,刘子斌说道:“一点都不好!”接着,主讲请另一名学生“那位女生你来”,刘子斌又大声否定:“我X陈雨馨(化名)是个女生?陈雨馨是个暴力女!”陈雨馨展示手抄报时,大家都惊叹出声,刘子斌却指向讲台说:“肯定是上百度查的!”主讲质问其他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要收怎么办?刘子斌又说:“没时间!”、“凉拌炒鸡蛋!”这个孩子持续一节课的言语行为堪称恶劣,但却一直没有引起主讲的注意。我打算课下向主讲建议多提问和关注这个孩子,料想着或许会有些微的改变。
直到刘子斌所在的小团体向前拖动桌椅,前排的孩子喊:“老师他们好吵!”主讲才注意到这边,以刘子斌为首的孩子们将战火引到另一个孩子身上,说他是五年级的,攻击他“恶心”。主讲回答:“不管他是几年级的,他和你们坐在同一个教室,你们就要尊重他。”孩子们默不作声了。
接下来主讲放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视频,委婉地给出一个悲惨结局。孩子们都沉默下来,刘子斌也咬着大拇指没有说话,但很快就开始接同桌的话。我很清楚他绝对拥有获得改变的机会,但是违抗和攻击在他的心里已经习惯成本能。而我能力不足,除了请求主讲给予他更多的积极关注,我不敢使用批评惩罚或者其他的方式使他抗拒封闭。
28日,廖湘琳是四年级二班这节课的主讲,因为这是四年级的最后一节开绘啦课程,她很珍惜这次课。我依然站在刘子斌那孩子的后面,他注意到我,知道得到了获得关注的可能,一直想要跟我搭话。我只能保持目光离开他,希望能够“消退”他的行为。
当廖湘琳提出课程的“三个问题”时,刘子斌突然说:“我找到了两个。”我立即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主讲提问时,我努力地想悄悄让她看见我指向刘子斌的手,但依然不幸地被后排的一个女孩子看见了,她注意到了我对刘子斌的特别关注。主讲获得了我的提示,她想要抓住邀请刘子斌回答问题的机会,但因为他不再举手而放弃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举手了?你刚才举手了呀。”他表现得与之前相比可谓反常,他几乎是害羞又撒娇地摇头道:“嗯~”我几乎是大喜过望地获得了这个信号,这个孩子毫无疑问地需要关注,但我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这两个男孩开始拿笔互相瞄准。我严肃道:“在干嘛呢?”他们停下了,刘子斌开始揪我的衣服,我回头时他便咬着下唇笑,接着开始旋转他的水瓶,于是我重新减少了对他的关注。这时主讲对教室里的纪律做了警告:“下节课我就不来了,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刘子斌开始鼓掌。孩子们告状:“老师他在鼓掌”又冲他反驳:“那这节课就是语文课了!”他低声说:“语文就语文。”他依然保持着通过不受支持的行为博取关注的习惯。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至少我们建立了积极的关系。
这时主讲放了李丽老师的视频,刘子斌评价:“好丑。”另一个孩子附和道:“好丑。”然后立即端正地举手回答问题——“李丽老师最重要的人是谁?”他的答案是“工作”。刘子斌嗤笑:“哼,工作。”同桌问他觉得答案是什么,他回答是朋友,却同样得到了嗤笑的回应。我很后悔当时没有肯定他的回答。
我一直沉浸在对刘子斌的那句“好丑”的震惊中,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我几乎始料未及又手足无措,真正体会到“教育机智”的重要性。我在下课后想要开启一次同那孩子的谈话,但他立即预料到了即将到来的“教育”,堵住耳朵跑了。我再次找到他时,他表现得极其反感,极力否认自己犯过的错误,拒绝交流。我茫然不知所措,课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要怎么办呢。之前获得的建立关系的喜悦烟消云散。他需要关注,可是假如这些关注再多一点,他便反感抗拒。想要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可塑性更强的孩子,竟然这样困难。
(四)告别
第七次课,四年级的开会啦提前结束,我以全校观察的视角进入望新小学,辅助缺少助教的班级,进入课堂与孩子们互动使我得到了更深的感受,从前的观察显得非常冷漠且无效。
孩子们照例是聚做一团,在教室外远远地奶声奶气地齐声喊我们,远远地就迸发出明亮的朝气与生命力。孩子们把课上的作业——绘画种子长出来的树,一一交给我,我每收上一幅作品,就认真地看一眼,向它的作者提问和鼓励。孩子们举手喊我,这是从前课上从没有的事——我作为旁观者度过了在望新小学的四分之三的时间,却从没有到孩子们当中去过,没有和他们互动,就像一个被忽略的人类观察学家。这使得我的记录冷漠生硬,失去价值。
这一次,我在三年级多个班之间的观察,又一次使我收获颇丰。通过对每个班级课堂效果的比较分析,我更加清楚上一学年我在开会啦服务的短处所在——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教师授课的心情与信念,越是激情与热爱的主讲,越能够鼓舞孩子们。连主讲自己都感到疲于应付时,孩子们更会失去热情。哪怕没有夸张的语调,光是轻柔而专注的讲述,就足以引人入胜。
我在走廊外晃了一圈,看见四年级三班的一个孩子,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制作手工作品,但他剪了一面小红旗,在纸上写了大大的“我爱中国”,助教看见了他的作品,并邀请他为他拍了作品特写,那孩子腼腆地接受了这个赞赏。我很喜欢这个处理。
最后一次课,我在一年级两个班观察,5班的座椅都乱成了一锅粥,孩子们又笑又闹,上课时也活力四射,执行力慢得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1班的孩子截然不同,我帮助主讲为他们发黏土。他们全程安静听话。我慢慢地忧心忡忡甚至惊讶痛苦起来,这些孩子表现得就像强化过度。他们完全没有提出这样年纪的孩子必定会提出的要求——“我想要蓝色的!”或“我不想要黑色的。”他们悄悄地看我,看我会不会为他们的表现良好而把黏土发给他们,但是却竟然不敢同我对视。当我露出鼓励的微笑,他们甚至迅速地移开视线,在被拍照时把入镜的杂物迅速拿出镜头。直到小组长曾思思来协助发黏土,她同孩子们互动,向他们提问,孩子们才开始举手,用眼睛看着我们。
(一)初遇与初心
这是开绘啦2019年下半年与望新小学的第一次相会。2点钟,志愿者们已经齐聚望新校园外,与我们一同的,还有望新等待入校的孩子们。孩子们好奇地望着我们,门开了,他们围着我们,叽叽喳喳地发问:“你们是新老师吗?”、“啊,是开绘啦志愿者!”、“那六年级有没有?”
接下来是开会、志愿者宣誓等等。终于到上课时间了,我跟随4年1班的主讲徐思琪来到教学楼,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朋友靠在栏杆上,问“你们在找什么呀?”
我们问:“你知道4年1班在哪里吗?”
小胖的眼睛亮了,他说:“在这里!”,然后喊着:“耶耶耶!我们班的!我们班的!”
上课了,4年级五个班各有差异,主讲经验不一,风格各异,孩子们的反馈也各有不同。1班的徐思琪“起司老师”班,孩子们精力旺盛,新来了老师,爱接话反对,有过一面之缘的小胖尤为如此。但是,孩子单纯的同情心和道德关怀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讲到《垓下歌》中刘邦破坏协议,孩子接到:“怎么这么没良心啊!”老师讲到,“请你们观察这副画面,刘邦项羽的兵马是不是打得十分激烈?”孩子接到:“老师,项羽的马哭了!”在提问“你觉得谁是英雄”时,单纯的道德评判使他说:“我讨厌刘邦,项羽才是真英雄!”
距离下课还有一分钟,小胖就已经站在了教室后门,看见我,也不怕,就那么“凛然”地违背规则。又气又笑下想着,也许孩子就是天然善良和社会性缺失的矛盾体吧。
这是开绘啦2019年下半年与望新小学的第一次相会,这也是1班主讲徐思琪“起司老师”与4年级1班缘分的开始。
上课前,起司老师做好了满纸的笔记,担心出错,已经有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家教经验的她依然没有放松,甚至连课堂伊始的自我介绍、提问的语气词,也都写在课程计划表上,在学生可能的反应下,写上自己应该做的反馈,把“夸”字打上大大的红圈。
上课前一天晚上,起司老师很紧张,问我有没有什么经验,又说到自己资质不足。
第二天,我已同大家到达会议室,起司老师去帮忙领了物资才上楼,同去教学楼的路上,她依然十分紧张。上课后,她介绍了精心构想的“起司老师”的称号,孩子们立刻就喜欢上了她。
因为多媒体设备位置的原因,起司老师作出让孩子们把桌椅移向教室中间的决定。但是,她很快就后悔了,孩子们对这个新的位置非常感兴趣,毕竟从没有过那么多小朋友聚坐在一起的经历——多么适合和大家伙谈天说地啊。
《垓下歌》是有难度的绘本课程,尽管起司老师很用心地作了准备,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接触孩子们,没有经过表述调整的历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略显枯燥,但课程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在最后的提问“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孩子们非常踊跃地为自己的英雄打call,大部分分为了“虞姬队”和“项羽队”,能够提出“虞姬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在其他班没有观察到的现象。
课后会议上,起司老师又拿出了她的笔记本,在原本的课程环节旁写上红色字体的改正意见,又因为上课时认真努力的劲儿,获得了王栩老师“优秀新讲师”的认证。尽管如此,当我追上会后独自回校的起司老师时,她仍然感到心情沮丧,她说,自己的课堂从未有过被学生唱反调的情况,对于获得学生的认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完善课堂,她怀着更高的期望。
(二)战争与死亡在天真的眼里
11月14日,我第二次来到望新小学,开始了对四年级二班为期三个星期的跟踪记录。我们一来到教室外,孩子们就扑上来,围着主讲刘碧玉七嘴八舌,走廊尽头来了个孩子,一眼望见,便大呼:“刘老师你终于来了!”铃响了,几个孩子在帮助教老师贴横幅,齐齐扑着一头,喊:“要帮忙的过来帮忙啊!”别的孩子们还对课间时间意犹未尽,一时聒噪。这时班主任从天而降,孩子们挨了训,一个个侧头趴在桌子上,十足可怜的样子。
课前有10分钟的眼保健操,助教与主讲或安置道具,或调整课件,我站在门口瞧着安静下来的孩子们。戴着两道杠的孩子在表上计分,一个白衣男孩在班级里视察,看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做操,然后在孩子们的桌子上贴小星星。我觉得这项规定可爱极了,觉得这像平安夜睡梦中的赠礼。助教也噙着笑,看我在做记录,小声告诉我:“这是他们的纪律委员,贴小星星。”
这节课上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导入时提问黄继光的故事。一个孩子奋力表达:“日寇打……打中国的一个地方,日寇有很多武器,中国没有。然后……然后黄继光挡住了枪口……”主讲从孩子那接过了讲清楚故事的任务,为了使故事更生动一些,她用“突突突”的声音模拟枪声,孩子们立时兴奋起来,也开始“突突突…”主讲讲完了黄继光的故事,孩子们安静了片刻,为着他不可思议的精神——孩子们是容易同情心切的生物。可是,他们也是无忧虑无概念的,在主讲说:“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战争。”时,他们又重新燃起热情来。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怎样的、死亡是什么、死亡是近还是遥远……孩子们没有概念,他们只能带着那颗满溢的同情的心,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专注投入地瞧着主讲。主讲低低地说:“无论是老人还是像你们这样的小孩,都被纳粹杀了!”孩子们便惊道:“啊!”主讲讲到:“纳粹来到了城市中,带来了坦克的噪音和气味。”孩子们便捂住耳朵和鼻子。主讲说:“集中营的孩子、房子,都不见了!”孩子们倒吸了一口气。“布兰奇被打了一枪。”孩子们惊叫:“天哪!”男孩子们则又故作轻松,有的大声问:“死了吗?”有的模拟起枪声:“嘣!”
主讲提示孩子们:“一周不见你们纪律变差了。”孩子们挨了批评,安静下来,这时一个孩子说:“因为你讲得太好了。”我听得这句话,只觉得甘拜下风。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番红花”的意义,孩子们半懂不懂地按照平日的语文答题模式理解它。但我觉得课上一个孩子的回答很有意思。那时主讲讲到布兰奇死去的地方开出了一朵番红花,那孩子立时问了一句:“复活了?”这是他的童话思维,对于孩子们来说,战争和死亡都是如此遥远的东西,这些超现实的事件从没有进入过他们的生活。这或许就是开绘啦死亡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三)坏孩子?
21日,我决定重点观察四年级二班左下角落的刘子斌(化名),上个星期,他在课上问我能不能去厕所,我点头后,他竟风风光光地跑出去,引起了主讲和孩子们的注意。他回来时,我请他回教室时轻声些,他答应着,然后秀了个跪地滑翔,又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我知道这个孩子有引起注意的期望,便将他身后作为观察课堂的根据地。
进入新课堂前,主讲刘碧玉邀请完成作业的孩子上台讲解。一个孩子把做好的手抄报背面向老师,一边挥舞一边说没做。主讲一眼看穿这孩子,坚持点他的名字,那孩子才“不情不愿”地笑着上去了。在他念着课前准备的“叙利亚内战”时,刘子斌说道:“一点都不好!”接着,主讲请另一名学生“那位女生你来”,刘子斌又大声否定:“我X陈雨馨(化名)是个女生?陈雨馨是个暴力女!”陈雨馨展示手抄报时,大家都惊叹出声,刘子斌却指向讲台说:“肯定是上百度查的!”主讲质问其他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要收怎么办?刘子斌又说:“没时间!”、“凉拌炒鸡蛋!”这个孩子持续一节课的言语行为堪称恶劣,但却一直没有引起主讲的注意。我打算课下向主讲建议多提问和关注这个孩子,料想着或许会有些微的改变。
直到刘子斌所在的小团体向前拖动桌椅,前排的孩子喊:“老师他们好吵!”主讲才注意到这边,以刘子斌为首的孩子们将战火引到另一个孩子身上,说他是五年级的,攻击他“恶心”。主讲回答:“不管他是几年级的,他和你们坐在同一个教室,你们就要尊重他。”孩子们默不作声了。
接下来主讲放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视频,委婉地给出一个悲惨结局。孩子们都沉默下来,刘子斌也咬着大拇指没有说话,但很快就开始接同桌的话。我很清楚他绝对拥有获得改变的机会,但是违抗和攻击在他的心里已经习惯成本能。而我能力不足,除了请求主讲给予他更多的积极关注,我不敢使用批评惩罚或者其他的方式使他抗拒封闭。
28日,廖湘琳是四年级二班这节课的主讲,因为这是四年级的最后一节开绘啦课程,她很珍惜这次课。我依然站在刘子斌那孩子的后面,他注意到我,知道得到了获得关注的可能,一直想要跟我搭话。我只能保持目光离开他,希望能够“消退”他的行为。
当廖湘琳提出课程的“三个问题”时,刘子斌突然说:“我找到了两个。”我立即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主讲提问时,我努力地想悄悄让她看见我指向刘子斌的手,但依然不幸地被后排的一个女孩子看见了,她注意到了我对刘子斌的特别关注。主讲获得了我的提示,她想要抓住邀请刘子斌回答问题的机会,但因为他不再举手而放弃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举手了?你刚才举手了呀。”他表现得与之前相比可谓反常,他几乎是害羞又撒娇地摇头道:“嗯~”我几乎是大喜过望地获得了这个信号,这个孩子毫无疑问地需要关注,但我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这两个男孩开始拿笔互相瞄准。我严肃道:“在干嘛呢?”他们停下了,刘子斌开始揪我的衣服,我回头时他便咬着下唇笑,接着开始旋转他的水瓶,于是我重新减少了对他的关注。这时主讲对教室里的纪律做了警告:“下节课我就不来了,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刘子斌开始鼓掌。孩子们告状:“老师他在鼓掌”又冲他反驳:“那这节课就是语文课了!”他低声说:“语文就语文。”他依然保持着通过不受支持的行为博取关注的习惯。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至少我们建立了积极的关系。
这时主讲放了李丽老师的视频,刘子斌评价:“好丑。”另一个孩子附和道:“好丑。”然后立即端正地举手回答问题——“李丽老师最重要的人是谁?”他的答案是“工作”。刘子斌嗤笑:“哼,工作。”同桌问他觉得答案是什么,他回答是朋友,却同样得到了嗤笑的回应。我很后悔当时没有肯定他的回答。
我一直沉浸在对刘子斌的那句“好丑”的震惊中,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我几乎始料未及又手足无措,真正体会到“教育机智”的重要性。我在下课后想要开启一次同那孩子的谈话,但他立即预料到了即将到来的“教育”,堵住耳朵跑了。我再次找到他时,他表现得极其反感,极力否认自己犯过的错误,拒绝交流。我茫然不知所措,课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要怎么办呢。之前获得的建立关系的喜悦烟消云散。他需要关注,可是假如这些关注再多一点,他便反感抗拒。想要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可塑性更强的孩子,竟然这样困难。
(四)告别
第七次课,四年级的开会啦提前结束,我以全校观察的视角进入望新小学,辅助缺少助教的班级,进入课堂与孩子们互动使我得到了更深的感受,从前的观察显得非常冷漠且无效。
孩子们照例是聚做一团,在教室外远远地奶声奶气地齐声喊我们,远远地就迸发出明亮的朝气与生命力。孩子们把课上的作业——绘画种子长出来的树,一一交给我,我每收上一幅作品,就认真地看一眼,向它的作者提问和鼓励。孩子们举手喊我,这是从前课上从没有的事——我作为旁观者度过了在望新小学的四分之三的时间,却从没有到孩子们当中去过,没有和他们互动,就像一个被忽略的人类观察学家。这使得我的记录冷漠生硬,失去价值。
这一次,我在三年级多个班之间的观察,又一次使我收获颇丰。通过对每个班级课堂效果的比较分析,我更加清楚上一学年我在开会啦服务的短处所在——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教师授课的心情与信念,越是激情与热爱的主讲,越能够鼓舞孩子们。连主讲自己都感到疲于应付时,孩子们更会失去热情。哪怕没有夸张的语调,光是轻柔而专注的讲述,就足以引人入胜。
我在走廊外晃了一圈,看见四年级三班的一个孩子,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制作手工作品,但他剪了一面小红旗,在纸上写了大大的“我爱中国”,助教看见了他的作品,并邀请他为他拍了作品特写,那孩子腼腆地接受了这个赞赏。我很喜欢这个处理。
最后一次课,我在一年级两个班观察,5班的座椅都乱成了一锅粥,孩子们又笑又闹,上课时也活力四射,执行力慢得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1班的孩子截然不同,我帮助主讲为他们发黏土。他们全程安静听话。我慢慢地忧心忡忡甚至惊讶痛苦起来,这些孩子表现得就像强化过度。他们完全没有提出这样年纪的孩子必定会提出的要求——“我想要蓝色的!”或“我不想要黑色的。”他们悄悄地看我,看我会不会为他们的表现良好而把黏土发给他们,但是却竟然不敢同我对视。当我露出鼓励的微笑,他们甚至迅速地移开视线,在被拍照时把入镜的杂物迅速拿出镜头。直到小组长曾思思来协助发黏土,她同孩子们互动,向他们提问,孩子们才开始举手,用眼睛看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