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有月亮的晚上,当你轻轻地掬起一捧水,同时被捧起的,还有月亮那澄澈的倒影。当你在百花丛中流连久了,那衣上,想必也会染上淡淡的花香。
多么美好而感人的画面呀,当你用心对待生活时,生活必将回报你以更大的惊喜。
电影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与诗词一生的不解之缘,还有她对中华诗词文化传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奉献。她的近百岁人生,就是一部传奇,一段励志而感人的故事。我们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先生1924年出生于叶赫那拉氏家族,可以说天生就是贵族。她出生于6月的第一天,那是荷花怒放的季节,因此就拥有了“小荷”这个小名。纵观她一生之品性,不也正如荷一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叶先生的祖父,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则是北大英语系的高材生。这样显赫的门第,决定了她从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小时,她就学着写诗填词,且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上大学时,她的诗词更是得到了老师顾随的击节赞叹,每次诗作完成,老师几乎不修改一字,而是与她诗词唱和。
然而,她的人生并非是平安顺遂的,反之,一生历经劫难。在她少年时,母亲因病猝然离世。在动荡的年月中,父亲也在外地,离她很远。未成年时,举家移居台湾,本以为是暂时的,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在她结婚后没多久,丈夫又因为白色恐怖而入狱。后来,她受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的邀请去授课。在刚过知天命之年,人生也逐渐安定下来时,却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因为车祸不幸离世。
生活的残酷,一次次无情地碾压着她。然而,叶先生并没有被打倒。并非是她麻木不仁,在无数个漫漫长夜,她也曾辗转反侧,泪水一次次打湿枕头。她将心中的悲痛,尽情的倾泻于笔端,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诗。是诗词,给了她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对诗词的热爱与痴迷,让叶先生自觉地担当起了中华诗词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者。她的讲课,无论是在海内外,都倍受追捧。
作家白先勇就说,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宁愿逃掉主修课,也要跑去听叶先生讲诗。而在上世纪70年代,叶先生回到母校南开大学开课授业时,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更是连窗台、走道上都挤满了人,窗外也密密麻麻的趴满了学生。最后,学校不得不印发听课证,来保证上课质量。
原先,新旧诗派的诗人是互不通气,老死不相往来的。而在叶先生的努力下,两派诗人居然能坐在一起吃粽子了,不得不说,叶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背后的付出。
叶先生在电影中提到,古代的美女是要眇宜修的。实际上,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她是爱美的。年轻时,曾定制过一批旗袍。无论面料和款式,放在现在依然十分出彩。她将它们赠予朋友。时隔几十年,穿起来依然韵味十足。
如今,已年近百岁的她,身上几乎没有太多岁月留下的痕迹。她的脸庞,光滑润泽,极少皱纹。身材是挺直的。如此高龄,给孩子们上课,依然坚持站着讲课。她认为,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她的声音,洪亮高昂,中气十足。而她的一头银发,浓密而闪亮。
我想,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这种美,是不可模拟与复制的。
先生一辈子清贫,一箪食,一瓢饮,足矣。她将自己毕生的积蓄——3600万,都捐了出去,成立了迦陵基金会。将这些钱用在文化的传承上,她觉得太值了。
观影结束,内心依然沉浸在一种难言的震撼和感动中。感谢导演陈传兴先生,他应该是懂得叶先生的。这部片子,对每一位诗词爱好者,也是意义非凡。
回到家,翻出自己的存书——那套《迦陵著作集》,我想,该静下心来,再好好品一品先生的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