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女儿的同学到她家玩,说好喜欢他们家的氛围,真希望自己家也如此。
女儿的牛奶洒了,倒在桌上和地上到处都是,妈妈没有批评她,也没有不高兴,只说:“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的!”女儿也没有惊慌害怕,淡定地去厨房拿来抹布擦干。
大家都仍然开开心心,丝毫不受影响。
同学说:“真是不可思议!要是我们家有谁把水或牛奶打翻了,我妈妈一定会非常生气,指责我怎么又捣乱了。”常常家里的氛围会突然从开心变得紧张,妈妈的心情会突然变得不好,家里总是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味。她说:“我好想就在你们家生活。”
而这个家庭,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的。有一次,爸爸不小心放习惯到牛奶时,牛奶挤出来撒到地上,女儿马上说:“没关系,爸爸,每个人都会犯错的!”马上拿纸巾擦干。
水洒了,碗碎了,等等,都没有关系,都不必去指责。允许孩子犯错,定意饶恕孩子,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里会多一份安全感,多一份被接纳的满足感,会更多快乐,也会更多的用接纳与饶恕的心对待身边的人。
02
有一次,在经过茶几时,我的衣服扫到了女儿心爱的一件玩具,玩具砰的掉在地上了,我以为女儿第一反应会是“哎呀,我的玩具。”急忙来看玩具。没想到,三岁多的女儿马上说:“没关系,妈妈,那你下次小心点哦。”然后捡起玩具继续玩耍。
和女儿在围栏里玩耍,我不小心坐在了女儿玩具箱的盖子上,“咔嚓”一声,盖子碎了。我还没来得及说对不起,女儿说话了。不是我以为的:“妈妈,你怎么把我的盖子坐烂了?”而是:“妈妈,痛不痛?”我说:“不痛。”女儿又说:“那你下次小心点哦。”没有提一句盖子的话。
女儿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玩耍着小朋友把她的一个东西不小心撕坏了,她对我说:“妈妈,她把我的这个撕坏了。”正想安慰她。没想女儿紧接着说:“但是,没关系,妈妈,我们可以玩别的。”然后对小朋友说:“没关系,那我们玩别的吧!”
女儿总是这样大大给我感动。若是女儿的反应是大哭大闹,不依不饶,犯了错的我们该多沮丧,懊恼。原本开心地氛围又会变得多扫兴呀。
但常常,我们在不经意间就是这样地对待我们的孩子,孩子犯了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大声呵斥,“你怎么搞的?怎么又给我添麻烦?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们忘了,每个人都会犯错的,我们自己也是那个常常需要被宽恕,被安慰,被不计较的人。我们自己也会犯错,更何况孩子呢?
03
有一个故事,妈妈和爸爸在厨房洗碗。两姐弟在客厅玩耍。
突然,“砰”的一声!碗碎在了地上。瞬间家里特别安静。姐姐和弟弟也不敢说话了。
过了一两分钟后,又响起洗碗的声音。弟弟说:“碗是妈妈打碎的。”姐姐问:“你怎么知道?”“如果是爸爸打碎的,妈妈一定会骂人的。她没有骂人,说明是她自己打碎的。”
多么形象。我们喜欢指责孩子,批评孩子,有时候是一件很小的事,比如牛奶打翻了,水洒在了桌上和地上。有时候是我们觉得严重的事,比如孩子不认真写作业,老想玩,不睡午觉。可是,在我们小的时候,不就是如此吗?也会有不想写作业的时候,也会有贪玩的时候,也常常调皮不睡午觉。
即使现在,我们也会有把东西拉在家里的时候,弄坏东西的时候,不想上班的时候,拖延不想收拾房间的时候,甚至抱怨的时候。那些时候,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爱人能够体恤我们,听听我们的唠叨,安慰我们,而不是被指责,被纠住错误不放。
当我们被宽容对待的时候,我们心里会觉得很被爱,也会更愿意下一次做好。当我们被一味指责时,或者我们会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或者我们会对其他人同样的容易批评指责。
孩子也是这样,越在允许犯错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越容易有安全感,也越会以体谅人和暖人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当他们被父母怎样对待时,他们就会怎样对待别人。
04
在圣经利未记中,记载了赎愆祭的条例,就是人犯了错,祭司为他献了祭物,他的罪就得到赦免。“他必蒙赦罪。”这句话在两章中反复出现五次。上帝定意赦免我们的罪,他知道我们会犯罪,却定意为我们赐下赦罪的条例,让我们得到赦免和平安。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饶恕,渴望被无条件的接纳。都渴望我们若犯了什么错,能被不计较并且忘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放下过去和错误,有新的开始。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允许孩子犯错,不是让孩子没有规矩,随意妄为。而是从内心知道,每一个孩子其实都不愿意犯错,都愿意被爸爸妈妈喜爱,都愿意讨爸爸妈妈开心。可是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孩子也会有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就免不了犯错。每一次我们对孩子的宽恕,是给孩子的恩典,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接纳,被爱,就更愿意被引导,被管教。
其实许多的问题少年,不是因为父母给的接纳太多,反而正是父母给的接纳太少。看起来是接纳的,可是表达的却是:“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这样?如果你这样,我就喜欢你。”你没有那样,所以我没有办法喜欢你。
孩子的心是敏锐单纯的,父母是否真正喜欢他,喜欢他这个人,还是因他的行为而决定喜不喜欢他,是不是有条件,他是感觉得到的。当他因为自己犯的错而害怕被父母批评,而对自己过于懊恼时,他表现出来的反而更多是难以听指令,因为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那样,孩子从父母的眼中看自己。我们对自己内心评价如何,我们活出来的常常就是如何。
要引导和管教孩子,首先,我们还是需要接纳孩子,给孩子一个安全感,就是无论他如何,爸爸妈妈都爱他。是因为他这个人,不是因为他的行为。无论他犯了什么错,爸爸妈妈都饶恕他。当孩子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孩子就越更容易听爸爸妈妈的话,更懂事乖巧。
先接纳饶恕再管教指正,这是给孩子极大的恩典。
愿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常常对孩子说:“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