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你不能连一瓢饮也取不到啊。
这几天,忙着给学生指导论文开题,错过了许多有意思的新闻。偶然打开微信,惊觉朋友圈突然被讯飞语音输入法刷屏了。
后来看了视频,才明白是罗永浩在推介新手机的时候,用讯飞语音输入法做了一段展示,底下观众的喝彩声和掌声爆棚。
讯飞语音输入法的识别率很高,罗永浩说已经超过97%。可是它并不是这几天才有高识别率的。我是讯飞输入法的老用户,一直很喜欢它,曾经多次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和学生。
我的疑惑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一直没有听说过它呢?
教训
据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
确实,我们不想接收的信息天天轰炸我们。电视里的三俗礼品广告,广播里面的假酒促销,微信朋友圈……你懂的。
可是我们想找的信息依然找不到。我很想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报告和重组并购战略,我的学生可能对明天考试的题目更感兴趣。找得到吗?
你说这叫什么信息爆炸?还是和菜头说得对,这是个垃圾信息爆炸时代。
要么没人愿意发,要么没人乐意听。两种情况下信息传播不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可讯飞语音输入法的情况不是这样啊!
讯飞公司恨不得每个人都来用它的语音输入法——因为技术架构完成后,服务一个新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是0,而每一个新用户都代表了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每多出一个用户,就给产品多提供了一个训练样本,语音识别准确率就有可能再度提升。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它怎能不愿意宣传自己的产品?
用户不但不反感讯飞输入法的推介讯息,而且见到后简直就是惊喜,因为对自己有用啊。我见到好几条朋友圈都在嘚瑟“本条留言采用讯飞语音输入法录入,一字未改”。有人甚至信誓旦旦下一篇论文也要用讯飞输入法来口述。
讯飞和用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在这次锤子手机发布会之前,它的传播效果显然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落后别人N年才使用讯飞语音输入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问题很知乎体吧? :-P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奇怪现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网络效应
讯飞语音输入法为什么长期不为大众所知呢?
这里涉及到一个名词,叫做“网络效应”。定义为:
某种产品对于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
具备这种属性的产品,就被称作具有网络效应。
微软的Office最为典型。竞争产品里自由软件有LibreOffice,商业软件有WPS Office和iWork。它们虽不敢说比微软产品更强大,但也是各具特色。你看乔布斯和罗永浩做演讲幻灯,啥时候用过PowerPoint?人家一直都在用Keynote啊。
但是论用户数量,这些软件加在一起也未必能赶上微软的Office。
因为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就不只是软件功能问题了。他们还要考虑兼容性。
你做了个PPT,拿到客户那里,肯定希望他们已经装了powerpoint,否则无法正常播放。你用Word写了论文发给老师,肯定希望老师也装了Word,否则打开后格式可能会乱掉。学校给师生发表格统计数据,根本不由分说就直接发Excel文件。你没装微软Office?那还不赶紧去装一个!
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成了微软的销售。不仅领不到薪水,还需要经常绑架亲友一起用微软产品。用微软Office的人越多,你就越必须继续用。否则兼容性会给你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还有人记得中国移动的飞信吗?那东西可以用来在移动用户之间免费发送短信。要知道那时候短信一条一毛钱,每天群发短信通知许多人也是笔开支。当时的手机大多是按键式非智能的,打字多了恨不得扔在地上,而用电脑打字显然更方便。因此这东西颇受班主任、辅导员和基层领导们青睐。
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只支持移动手机号使用。许多人虽然更喜欢联通或者电信的套餐,主号码转换了阵营,却不得不保留一个移动号码,专门用来接收单位的飞信群发通知。
我参加工作几个月之后就换了联通号码,导致经常收不到重要的群发通知信息。这种苦恼直到微信普及后才算结束。
讯飞语音输入法的问题是——它没有网络效应。
你用不用语音输入法,关别人什么事?
你用哪款语音输入法,关别人什么事?
所以,讯飞增加一个用户,并不会增加其他用户的价值。用户并不会为了兼容性或者社交压力去帮助它免费推广。
这还没完,用户甚至可能故意不推广。
分享动力
好东西,就是要分享
作为标语,这话自然没问题。实际上呢?那可就未必了。
Robert Cialdini教授的大作《影响力》一书,经芒格推荐洛阳纸贵。许多人读到这本书后的心理非常阴暗——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如果真有个土豪当了这书的第一批读者,我怀疑他会买断版权,高价收购所有市售版本,然后留下一本传给子孙,其余全部烧掉。
这种事情不仅外国有,中国也一样。我怀疑明代曾经明令禁止《孙子兵法》在民间流传,否则满洲八旗的高级将领也不会一人挥舞着一本《三国演义》冲入关内。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分享某些优质信息?因为竞争。如果一个信息传播后使得自己竞争力受损,他有什么理由去传播?
可口可乐公司天天花大钱做广告,让你知道它家饮料好喝。可它愿意公布自己的秘方吗?
讯飞语音输入法曾经长期被部分人当成竞争中的秘密武器。
两个人在一个编辑部里面实习,竞争同一个职位。谁如果能够输入信息又快又准又省力,显然便具备了竞争优势。某天其中一人偶然发现了这么一款高准确率的语音输入法,你觉得他会愿意推荐给邻桌的那个同事吗?
注意力
用户这一方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大部分人根本无法获得有价值信息,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你的注意力被耗散了。
注意力这东西比时间还要宝贵。可是看看你的朋友圈,里面疯传的都是什么东西?谣言、八卦、心灵鸡(du)汤(yao)、养生秘诀……
你可能很不服气——这些我一般都不点开看的!
有志气!问题是你的朋友圈里面如果有人分享高质量的信息,便会立即淹没在那一堆垃圾里面。往化粪池里面找金戒指这事儿你乐意天天干吗?
不是你的甄别能力不够高,而是你干嘛要如此折磨自己的注意力?
所以只有你的朋友圈被刷屏的时候,你才知道有个讯飞语音输入法。下次这种现象级奇观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又会错过多少对你有益的宝贵信息?
我们不可能自己直接找到所有优质信息源,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渠道。垃圾信息太多,我们就得做些必要的清理工作,例如删去那些天天给你发垃圾小广告的信息渠道;但是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注意收集和积累优质的信息渠道。
因为它们就是未来互联网的新入口。
入口
在贩卖知识的领域中,存在着一条非常清晰的鄙视链。
我们这种在学校里当老师拿死工资的,是鄙视链的最底层。不止一家培训机构的人对我说“那仨瓜俩枣有啥意思?来我这儿干吧!我们这儿首席培训师两年挣的钱,比你们学校教授一辈子的收入都高!”
可是他们并不是鄙视链的顶端。他们看不懂“知识网红”这码事儿。今年初罗辑思维获得了新的估值后,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很疑惑地问我:“他罗胖做几段视频,说的话都是别人写好的。然后顺便卖点书,怎么能值这么多钱?”
因为罗胖成了人们与知识产品连接的入口。
你现在怎么去找没看过却可能想读的书?互联网推荐引擎有许多。可是亚马逊或者豆瓣给你推荐一本,你真的就立即跑去买一本吗?除非你真是不差钱。
大部分人的可支配资源都受到约束。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你的好友向你推荐一本书,你可能都得斟酌再三才会做出购买决定。而罗辑思维绘声绘色给你把书介绍一遍,中间也许有一两句话触动了你。你的胃口可能一下子被吊了起来,毫不犹豫要买一本。为了能比别人早几个月看到书,你只能选择他们独家的版本。那可是按照定价销售,一分折扣都没有的。
这就是互联网新入口的例子。它从流量计数变成了人格化的品牌。能做入口的标准是覆盖人群的数量,和人们对其信任的程度。
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讲云计算和语音识别技术,多次举过讯飞输入法的例子。还专门录了视频给大家展示输入效果。台下的反应也是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但是那又怎么样?我的传播能力只能覆盖这几十个学生。冲击力再强的内容出了教室也惊不起一丝涟漪。
罗永浩就不一样了。许多人看发布会,根本不是冲着他的新手机去的——他们中不少人用iPhone。他们看中的是罗永浩这个人。这个年代有情怀就是个“珍惜保护动物”,不抓紧时间看,以后就怕看不到了。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大家信任他。罗永浩说的话,人们就会认真倾听。罗永浩推荐的软件,人们就会去积极尝试。许多人一起尝试、赞叹,于是就造成了病毒一般的传播效果。
看来我们的收入差别是很有道理的。
干法
分析了原因,说说该怎么办吧。
作为一个普通人,一旦发现了优质的互联网入口,一定要积累下来。订阅微信公众号、邮件列表、视频列表……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下次当你需要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信息的时候,你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直接上搜索引擎乱找信息不仅效率低,而且有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附带的好处是当这些优质信息源的更新讯息占用了你的注意力之后,那些垃圾信息甚至没有什么机会进入你的视野。
如果你确实做了个好产品,却传播不出去,尝试一下跟这些互联网的新入口建立联盟合作关系吧。效果?你已经看到了。
想要收获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红利,你最好把自己打造成入口。当然,这是不容易的。这个时代想出名(获得别人几分钟的注意力)不难,所以网红的蹿红之路各式各样。然而若是想要收获别人的信任,难度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实话实说,我真的没有见过谁轻而易举地获得这种信任。把这些互联网入口叫做“网红”真的有些委屈他们了。
祝大家看了本文后可以更有效获得优质的信息,抓住应当抓住的机会。
本文初稿采用讯飞语音输入法录入,后期在电脑编辑整理完成。电脑上用的是哪款输入法?你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