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之中国古代建筑——水上粮仓》
冬冬 撰文与摄影
2023-11-19
我们一行十人因着能准时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黔东南雷山县参观2023年11月16日下午14点,在雷山县城文体中心举行的“2023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决定于2023年11月15日下午14点提前一天驱车从贵阳出发赶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城,准备第二天积极参与“苗年暨鼓藏节”庆典活动,然而活动却在16日下午两点才开始……也就是说距16日上午11点入场还有半天等待期,我们为了不至于将这半天时间浪费掉,便即时在互联网上搜索距雷山县城文体中心最近可前往参观的民族传统文化村。并寻得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直得一看,又能保证在11点前返回主会场,这就是自驾游之便利之处……
然而在团队十人中也只有4人前往该村去窥探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苗族别具一格的古建筑样式。
朋友你可曾听说过建在水上的粮仓?
常见的仓库都是建在陆地上,很少有在水面建的。而贵州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就有一个规模巨大的“水上粮仓”居全国之首,为世界上唯一建在水上的粮仓,据悉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大山深处苗族乡民随遇而安的建筑智慧。这一明代水上粮仓建筑,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
贵州雷山县是一个非常大的民族聚居地,几千年来苗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就在雷山境内。水上粮仓可以说是当地的特色,在其中一共有40多个水上仓库,排列整齐,均匀的分布在3000多平方米的水塘上方,每个粮仓中有六根柱子支撑。这六根柱子以池塘底部的青石头石鼓相连,旨在提高仓库的稳定性的同时,又使得六根木柱免于沾水。
从眼眸所及之粮仓来看,当地先古苗族乡民是否不太喜欢用铁钉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也许明代压根就没有铁钉)固执的采用木质材料和传统技艺,但也能让这些建筑屹立百年不倒。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仓库一般高1至3米。粮仓底部与水面距离1米多高,这样既可以防火,也可以防鼠防虫。甚至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都维持在储存粮食的最佳状态,各个仓库排列整齐又互不相通,每个仓库都有其各自道路相连,运输粮食非常方便。最神奇的是粮仓均处于低洼地方,这样既方便人们监管与防盗。
据考证,这一独特的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始建于明代。至今仍保存这一建筑的主要地区为黔东南州的雷山、从江、榕江等县的苗族、侗族村寨,黔南州亦有少量分布。
而雷山大唐乡新桥乡则属于苗族“水上粮仓”规模最大。该水上粮仓,为古老的干栏式木质结构,上层与木板封装,下层以青石墩石鼓为垫柱基座,六根木柱置于石墩上,使得木柱免于沾到水,留有通风口,属木质吊脚楼结构,仓顶多用杉木皮或青瓦盖。各仓间有四通八达的鹅卵石小道连接,共有40余座之多,建于水塘中央 ,故被誉为“水上粮仓”。它主要兼具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三大功能,布局错落有致,设计巧夺天工,实属世界之罕见,是苗族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
最具代表性的“水上粮仓”则是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它被当代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这一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粮仓”,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贵州古代的粮仓盖在水上,防火防盗防鼠,到目前都没有发生过火灾。
据说历史上,该新桥村经历过两次大火的洗礼,粮仓却毫发未损。水上粮仓为全木结构,底部立在露出水面的石墩上,把木质粮仓科学的修建在池塘内,别具一格,既防虫防鼠防火灾又防野害,而且通风良好,池塘中也可以养鱼养鹅养鸭,同时,兼具村里防火水池,真可谓一举多得,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流连忘返。据考证这种储存谷物的粮仓,数量之多,全国独有,而历史上雷山大塘乡新桥村寨,经过两次大火的洗礼,粮仓竟然亳发未损,这便是苗族民众智慧的彰显……
贵州省是一多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境内苗族村寨而言,多依山而建,往往比较缺水,耕地受限,加之贵州又属于客斯特地貌,其粮食的收成都靠苗族民众们辛苦在山间种的稻田收获,所以修建之粮仓密封性都很强,为了平衡粮食的干湿程度,粮仓以木结构形式来建造,通风性比较好,木头不会像砖房那么潮湿,到第二年或者下半年吃的时候,谷物吃起来不会有发霉的味道,唯有如此,苗族民众才能将一年辛劳种植的谷物得到妥善的保管。
随着参观新桥乡“水上粮仓”结束,引发了人们对苗族以水上粮仓这一古老的建筑样式用来储备粮食产生了兴趣。纯木结构建造的水上粮仓,具有极高的密封性,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虫害和霉菌的滋生,留有通风口,能够获得最佳的空气疏通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湿度,防止粮食受潮和腐烂。同时,通风可以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质量。苗族先辈在一个没有科技设备支持的时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出了如此先进的储备粮食技术。苗族古人的智慧,储备粮食技术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将其应用到现代科学技术从事借鉴。古人通风的技术和科学技术控制粮食湿度和气氛使得确保粮食的保存和质量。我们应对古人苗民的智慧给予充分的尊重!
静逸轩主笔于癸卯兔年十月初七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