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四十五):明者因时而变。
北洋王朝十七年风雨历程,西南军阀一直是卧榻之侧酣睡的劲敌,但是无奈即使在袁世凯时期,也仅是名义上拥护北洋,貌合神离的西南群雄,自然有他们骄狂的资本。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广西四省,地势上易守难攻,道阻且长有利于偏安一隅,士卒本身强悍好斗,用能征善战来形容绝不为过,但是要说西南军阀滇、黔、川、桂四大派系,要数滇系军阀风头最盛,毕竟最先扛起反袁的大纛,在天下群雄面前也属于最拉风的角色,滇西军阀中名号最响亮的当属一代人杰蔡锷。蔡锷的名号在西南军阀中绝对是挂得住面子,因为一个滇系新军管带,可以在蔡锷的面子下,出了一趟差,摇身一变就成为一省都督。
这个管带不是别人,就是蔡锷麾下一员滇军骁将唐继尧。此时正值武昌起义大潮席卷南北,云南因为有蔡锷这样的志士坐镇,自然成功地脱离清廷,一切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但是临近的川、黔两省可就不是那般闲庭信步。四川特色的袍哥文化,在这种改朝换代历史时机下自然处心积虑地给自己增加戏份,将天府之地搅和地乌烟瘴气,蔡锷一看这剧本的节奏不对,毕竟吃喝还要仰靠四川的输出,所以派遣两团滇军驰援赴川,匡扶四川乱局。而贵州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一群激昂的志士虽说变幻了城头的大王旗,但是外强中干,又被晚清遗老们给赶下台。
作为骨干的戴戡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蔡锷,同窗情谊摆在这里,蔡锷只好再次作为消防员,派遣一位能统摄全局的人物赴黔摆平这个烂摊子。但是也该唐继尧发达,这个自带蔡锷光环的滇军营长,此时云南的诸多大佬在前途叵测的乱象之下,都在劝蔡锷不要多管闲事,也就是没有必要插手贵州,以免惹火烧身,蔡锷确实也心生怯意,准备派遣唐继尧赴武汉联络,但是自带主角光环的唐继尧当仁不让地抓住机会,死活也要去贵州闯一闯,否则就真的在北洋大时代草率地领了盒饭。
最终,唐继尧率领滇军大踏步进入贵州,刷自己的脸肯定不管用,但是刷蔡锷的脸面,那就是实打实的礼遇了。贵州毕竟是一个小省、穷省,北洋时期对于云南这个老大哥一直马首是瞻,挂着蔡锷面子前来的唐继尧自然不敢亏待,所以入主贵州的唐继尧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还真的稳坐了贵州的头把交椅,成为一省都督,坐拥贵州地盘,接着更是接任蔡锷任职云南都督,谁也不会想到,区区一个营长,出差去了趟邻省,回来成就了一名足以乱世的枭雄军阀,这玩意就叫做机遇,当然也离不开自身的敢打敢拼,那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成就了太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