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思维导图对“你”人生的重要性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前行,吸取经验和新的知识会让我们的路越走越远,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学无止境!

大家好,我是宇宙公民杨轶森,大家也可以叫我㵘宝,今天是我在高效阅读的第三天,之所以写了这样一段话作为开场语是因为今天的两个小时课程又让我吸收到了新的启发和新的知识!那么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分享一下什么是思维导图,他的所用与意义,其实我接受思维导图是在2019年初的时候,有次给我的学校拟定框架,非常容易操作;之后在同年10月我第一次见到了乔乔本人,之前在印象里的乔乔是个严厉理性果断的男人,见到本人后真的是有落差感,因为觉得乔乔那么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女孩儿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和气场,也是在那次的运营中心的讨论上第一次见到手绘板的思维导图!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归本质主题,什么是思维导图,他的意义和作用又是什么。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思维导图,中国应用思维导图也有20多年时间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历经52年的发展,也没在学校广泛应用,后经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把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

今天读到了一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那么用思维导图来快速高效的阅读它。

1、世界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人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没有人与任何人共有同一个世界,就像井水,常年18摄氏度,夏天喝觉得冰凉;冬天喝却感到温润。水没变,变的是你的感觉,“你如何看待”这个主观。

你勇敢摘掉墨镜,即使刺眼也努力正视这个世界,拥有直面一切的勇气,改变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2、人是否会被感情和过去所支配:

并不是所有受过伤的人都产生了心理障碍、不良反应。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不能完全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原因论”进而得到“决定论”,一般指出你之前受了哪些痛苦,进而安慰错不在你,是心理创伤导致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把过去心灵所受的伤害当成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

阿德勒的思想不是“原因论”而是“目的论”,坚决否定心理创伤。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这个人先有了“不想出门”这个目的,才会出现生理和情感的排斥。这个目的可能是不出门亲人会将关注度集于他一身,踏出门去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与人站在同一平台发现自己是平庸之辈...是闭居者自己选择了不出门这个目的。即使他心有不满,而且也并不幸福。但是他的确是按照“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你的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人不受感情支配,人不受过去支配。人不改变的本质是,自己选择不改变,我们生活中的行为我们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3、“不幸”是否是自己选择的;

一味执着“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并不会改变,我们不是机械,我们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你活的痛苦,不是因为生来不幸,而是选择了不幸。

“无人想作恶”:行为之恶很多,但没有因为纯粹想作恶而去做坏事的,所有犯罪者其犯罪都有内在“相应理由”。(除了精神疾病)希腊语中“善”,仅有好处的含义,无关道德;“恶”也有无好处的意义。纯粹意义上想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你在某个阶段中选择“不幸”,既不是你生在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而是你认为“不幸”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善”。

4、改变自己不是变成他人

你为什么想变成别人?因为你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你无法悦纳自己,你不喜欢自己。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别人一样的人。

首先,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别人,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其次,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如果有人说:我的性格是悲观的,那么意思应该是“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性格或许有无法改变的感觉,世界观有改变的可能性。

再次,自己的人生状态,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尽管一开始你不是有意的选择了“这样的我”,最初的选择是无意识行为。甚至有很多外部因素影响,但选择“这样的我”的还是你自己。因为发现当前的自己不是自己有意选择的,是可以重新选择的。现在你了解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行为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最后,很多人对自己不满意,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原因有:

1)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2)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想改变又害怕改变,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举例:比如有的人心怀写作梦想,但总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写小说、没报名参加任何比赛。实际上是通过不参加比赛来保留“我如果去做我也可以”的可能性,他不愿意被人评价,不愿去面对作品拙劣自己没天赋的事实。

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其实是很痛苦的生活方式,但是很多人都这么选择,世界的复杂、无奈往往由这样矛盾的思想造成。

而事实是,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但你需要有做出改变、获取幸福的勇气。

5、有缺点不是自我讨厌的理由

自己认为的缺点,不过是自己为了自我逃避编出来欺骗自己的。

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

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

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就可以用“我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所以首先需要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这种方法叫作“鼓励”。

6、主观的臆想是自卑感的来源

由于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大家都多多少少地受到自卑感的困扰。

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我们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有问题的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自卑情结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这种“外部因果律”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自卑情结本质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即: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越自卑的人越喜欢放大自己的不幸

还有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

身高不够,不漂亮,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

对于无法改变,又不是客观上“劣等性”的事实,应该改变自己的主观,克服自卑感;对于可以改变,又希望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应该鼓起勇气努力争取。

7、自己的人生应与自己做对比

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是和“理性中的自己”比,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当一个人总想着和别人比,他人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会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

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8、他人的一反常态,做出回应的利与弊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应该考虑那个人隐藏的“目的”。

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

就像不良青少年,正是知道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才会出现问题行为。

通过情感刺激对方,只不过想演化成权力之争,最后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所以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同样的,在争论中发现自己观点错误,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9、人际关系的烦恼,根源在自己

人在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首先,在工作中遇到种种不顺心,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其次,在交友(友情\爱情)中,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再者,对于爱情。“相处后发现不爱对方了,想要离开”,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

因为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才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才会有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所以,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烦恼的根源在于你自己。

10、需求他人的认可是否是正确的

最后还是要完全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追求别人认可,根源来自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正是为了克服无神世界的虚无主义才更有必要否定他人的认可。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非常推荐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值得你去看,而且每看一遍应该会有不同的解读,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看了感受也会不一样。

再次感恩,感恩我们的校长、宇宙公民高效阅读发起人Mei,其次感谢今天带来精彩演讲的Sunny,更要感恩带我来到这里的乔乔,最后感恩今天又学到了新的知识的自己!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009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808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8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83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85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09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7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80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99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4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6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15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7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2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83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5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中会不断出现许多的新事物和新工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年轻人...
    漂泊客阅读 1,313评论 0 0
  • 2019年10月16日阎良区来校参观交流学校信息化 需要展示的内容: 1、党员政治生活馆: 大屏,阅读机,翻书机,...
    隐之_de1d阅读 79评论 0 0
  • 不管遇到什么 都一定要让自己快乐, 不是自私 因为我知道你一定 会去快乐别人, 因为你是快乐的。
    杨小同阅读 228评论 0 1
  • 1.印象深刻的三个部分 (1)今天我们组做ppt报告,要衰的是我们小组四个人把要做的章节忘记了导致做成了其他小组的...
    小太阳zxcv阅读 26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