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内心的真实世界值得我们认真去看
张娜拉饰演的全职妈妈独自带娃,一个全职妈妈,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孩子,所有的情绪画面都指向这个妈妈的委屈,看到朋友发来的孩子爸爸和其他人照片时的愤怒,以及两个人关系面临崩溃。影片中所有的情绪都指向了对这个妈妈的同情、身为妈妈的无奈,生活的一地鸡毛和一个妈妈内心的脆弱,是的,在成为母亲之后,一个女人才会知道自己要经历什么。“无助感的带娃”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婚姻状态。
婚姻里的相处模式:在和爱人的关系里,你是讨好的一方吗在关系里,一个女性很容易进入到“讨好”的角色里,什么是“讨好”的模式?有了孩子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变得不再重要,习惯了照顾孩子,也习惯了忽略自己,围绕孩子转,围绕老公转、围绕生活转,唯独没有自己。一个人为什么会忽略自己的需要,忽略自己的需求?因为自己不重要,在生命的排序上,自己的位置低于其他人,低于老公、低于孩子。“没有自己”的“妈妈们”原本在自我价值感的体验上,都是稀缺的。在看到老公和其他人的照片的时候,她是崩溃的,意思是,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为这个家庭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你还会背叛我?一个人的“牺牲”是换不来另外一个人的“尊重”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忽视”也会吸引别人对自己的“忽视”。
所以即使看到蹲着马桶的妈妈抱着孩子,老公也会选择性忽略,甚至嫌弃,而这个妈妈下意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需要被照顾的,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需要去表达需要的。带孩子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婚姻的模式,而婚姻中的相处模式,则是我们的人格中的互动模式。当一个人“讨好”的时候,内心住着一个“小小”的自我,通过牺牲自我的方式,赢得孩子的成长、生活的周全、老公的关注,这种“牺牲”来自于内心的“求生存”的状态,“通过牺牲自我”来实现他人的关注、认可、肯定。
讨好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可能带给你的是焦虑与控制
“讨好”的背后,是内心的委屈、压抑、不被重视带来的自我否认,在关系中,指责对方,无法去为自己的付出给予尊重、平等的地位。“讨好”的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控制”孩子,比如“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因为孩子成为了自己自我价值的延伸,只有孩子足够好,我才足够好,在长期的压抑和封闭中,会渐渐失去平等沟通的机会,自己经常会是那个一边“委屈”一边“指责”的人,人际关系也很难“平衡”。
讨好的模式要如何破:让那个“小小”的通过无意识“讨好”来满足他人期待和自我价值的自己,慢慢长大
“讨好”只是在童年生长过程中“学会”的,并非是“天性”,“委屈”“压抑”“愤怒”这些情绪都是在提醒你自己,需要去正视自己的价值感,更新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个完善的、成熟的表达方式,是有自我、有他人、有情境的。有自我:经常去看看,自己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去看看自己需要什么帮助和支持,勇敢的表达出来,尝试去做这样的练习,慢慢的自己的需要就会被看见、被重视;有他人:因为长期的忽略自己,所以当他人辜负自己的付出的时候,“讨好”的妈妈容易“指责”、“愤怒”、“大发脾气”,“讨好”是一个人学会的相处模式,而“情绪”则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保护,带着这种“愤怒”的盾牌去沟通,往往吸引的是伤自己的剑,所以他的老公说“回去再说,离婚就离婚”,最终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沟通效果。去练习和习惯于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你这样做,我感到很愤怒”“你这么做,我感到很伤心”,真正的信任与亲密感,是在感受的层面可以去发生共鸣的。对方需要怎样去沟通,对方现在是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上,可以去澄清和核实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吗?这些都是在一个平稳的情绪状态下,需要去平衡的。好的沟通不是八面玲珑,不是讨好取悦,而是清楚自己,清楚对方,站在一个共同的立场,说出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话,并达成一致。有情境:什么是情境?彼此的状态是怎样的?外在的环境是怎样的?还有没有第三个人?有没有孩子?有没有父母?这个情景下,要如何去说话,如何去沟通?这个情境,同样是沟通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内在人格的长大“讨好”里,那些对自我价值的忽视,是“学”来的,是一个获得价值感的“方式”,当我“讨好”的时候,我才可以获得关注,当我“讨好”的时候,我免遭一顿打骂,当我“讨好”的时候,我可以获得我想要的,这样一种“学来”的反应模式,我们在一直使用,当它并不能帮助你获得幸福,并不能帮助你实现想要的人生的时候,就可以果断的换掉这种方式了。每一个妈妈都带着“天使”来到人间,每一个妈妈,都当享受爱、尊重与自由,而真正可以为此负责的,是自己,不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