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了一本书叫做《好的教育》,鲍鹏山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元典“元”有源头、原来的意思,某种文化的源头,或者某一种开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我们今天所有的价值观,以及思维、逻辑的出发点,都是从那些典籍里来的,所以我把它们称为元典。
所以,如果你从源头入手,再看别的书就很容易理解。比如你把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读完以后,你再读汉朝董仲舒的著作,就会觉得很容易理解,他的每一句话你都知道从哪里来的。
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听《终身成长》这边书里,我问自己什么是“成长”,我思考并追溯到一两岁小孩学走路的“元”点。
一个正常的孩子学走路经常是要摔跤的,甚至有些摔得哇哇大哭,受伤的也有,这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来说算是很大的挫折了,可是他们最终却都学会了。
对于一个一两岁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发育不完全的孩子,要从类猿式动作到智人动物,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人类在离开母体后,依靠自身力量成长的初始状态。
是什么让孩子们跌跌撞撞地学会了走路?甚至从说话到流利对话只需要三四年?
"小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摔跤很正常啊。"
"来,跟我读,MAMA~"
"小孩子会长成大孩子的,我们给他一点时间。"
孩子们不害怕失败,摔跤了也会继续学走路,他们不怕丢脸,牙牙学语时模糊的音节也不会让他们害羞不再开口说话。他们的父母知道,成长需要过程,而他们必然会成长,他们有着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长大。
孩子的成长在儿童时期进步非常快。
读完《终身成长》,我理解了孩子学走路说话里面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体现——认为人是在发展状态的,要向前看。
反观成年人随着外形的成长表现更加缓慢,学习新技能或者说做出一点改变似乎也越来越不容易。
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并且不停地在证明,不愿意表现出孩子最初学习的那一面,那个学走路的小孩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学霸朋友聊天。他讲自己有一个朋友小A从小天赋很高,接受能力很强,一直都是被大人们夸奖是个聪明的孩子,轻轻松松能考上个好大学。在赞誉声中,这种学霸人设却成为了他的负担,他不愿意呈现出努力的样子,在人前依然是那种轻轻松松的样子,特别是对于有挑战的可能会失败的事情,他不愿意去尝试,后来在大学里也泯然众人。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大人和小孩,就像论语说的君子和小人不是指的某一种人,而是一种状态,有时“大人”状态会在我们脑海里喧嚣说:“你是一个XX的人,你已经定型了!”,有时“小孩”状态会说:“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可以去试试看”。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提高“孩子”的成分,减少“大人”的成分,多拥有一些成长心态,减少一些固定思维。
《终身成长》这本书更像是《刻意练习》的动员篇,给人种下一颗觉知的种子,而后开始有所作为。觉察是行动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觉得也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我自己很多朋友们都觉得我平时都很“端庄”,甚至很多时候比较严肃,老杨说我就是人设感太强,太希望大家肯定我,以至于我不敢犯错,生怕暴露出自己缺点。在2020年江西省翻转师认证中我认识了很多特别优秀的老师,看到他们在台上神采飞扬地完成了自己的课堂作业,特别是看到几个和我年龄相当的老师表现得特别自如,我变得特别胆怯,甚至有一点畏惧参加后面的训练。
这些可能大家都看不出来,因为我给大家看到了我“大人”的那一面,我努力地维持着我的固定形象,关起了那个不害怕犯错,不害怕失败的小孩。
关于我不会太会开玩笑这件事,也和我怕说不好,大家感到尴尬有关系。
承认笨鸟先飞的“笨鸟”一点也不笨,这件事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正如樊登老师说的,从固定思维到成长思维最难的是放下自我,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会放下自我,像佛陀那样说的无我,有什么丢人不丢脸的;像孔子那样说“行所当所”,做自己该做的事。
《终身成长》是一本让我们更加勇敢的一本书,让我们去寻找、唤醒那个曾经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自己,让我们意识到心里的“大人”马上要冒出来阻止你往前走时,那个“小孩”能活泼、快速地跳出来说:没事,我们还是一个还在长大的小孩子,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