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渐长,越来越不愿意结识新朋友,重新交代过往是一件挺难为人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残忍,毕竟大多数人成长的路径均非一帆风顺,糗事痛楚不堪悲愤一大堆。可是偏偏,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走着走着朋友就不见了,没有一声交代,也没有任何告别。剩余的朋友面面相觑,“莫不是我们交了假朋友”。
其实,或许我们真的还不是朋友,只不过是仅限于“知道彼此”、“吃过几次饭”、“一起玩过几次”。这就很尴尬了,究竟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相识一场也不知道要靠多少缘分,而分别,却总是轻而易举。大家默默的走向自己的轨迹,互不打扰渐走渐远,想起梁文道说的:人用不着出海,阻隔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每一次重逢,也都是一次分别
周末口语班课间休息,瞟到手机有电话进来,附带着看到了最新的微信消息提醒,“我搬来这附近了,不知道是否方便帮忙呢?“想必是微信没及时回复,夏老师便只好给我电话。
回拨过去,“抱歉哦,今天一整天都在上课,所以没办法帮你忙了,下次要提前说。要不今晚我们约饭吧,我把这边的几个女生叫上,你看你那边的朋友都有谁。“
夏老师连声应好。
课程结束,直奔约定好的餐厅,见了面才知道8人队伍已缺两帅哥,一个外派成都开拓市场版图,一个被借调到澳门,三年五载无法回到广州;另外到场的两男士,也早就更换了工作,住地也有所变更。距离上次见面吃饭,也尚不足3个月,翻天巨变一般,大家都不甚了解彼此近况。
变化真是太过快,快到好像一夕之间大家都有了全新的生活,因不能互相实时更新讯息,便得在每一次见面的时候花上不少时间接续上缺失的故事。
互相共享各自故事的同时,不在场的人士便成为最大的抹黑对象,大家纷纷畅想待到他们重返广州,想必是拖家带口抑或是归宿于彼方了吧。
阻隔千山的大海,一直都在
离开的时候,尚未来得及好好道别;下次见面,却又遥遥无期缥缈无望。这个城市好大,分居两城区的情侣都得自嘲是“异地恋”。想起来,我们几个都住在同一个小区,但从来没有过任何偶遇,每一次见面都得特意约定好时间,即便如此,也经常是缺此少彼难以聚全。
大家交代完各自的境况后,沉默便开始从某个人低头刷手机的那一刻开始滋生,渐渐地弥漫开来,直到大家都安静的沉浸在各自的那方小小屏幕中。时不时的,大家共在的群里,会看到在座某位发上来的链接,附带上精简妙趣的点评,于是大家便纷纷点开快速浏览一番,遂开始热闹的议论开来。群里聊得欢快,但围坐一起的我们却安静得奇妙。好像我们都开始怠惰于开口表达,敲敲屏幕随意的打出几个字,或者仅仅是几个表情就可以完美的表达当下的情绪;又何必抬头环顾牵动嘴部肌肉发声,有时候还得附上肢体语言才能说得尽兴,想来也是挺累。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大家都达成了这种默契,所以离开的两位帅哥,也便悄悄的离开了,没有当面的道别。不知道下一次会是谁,留在印象中的最新信息是“离开”。
想起最近在看梁文道的《我执》,其中有一篇《重逢》写到:不要说住在同一个城市,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来说见不着就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
那些失联的朋友,都是“假朋友”吧
某日约着散落在这城市不同旮旯的朋友相聚,大家落座之后叽叽喳喳的说起来;各自交代完后,便默契的两三人一组进行更具深度的八卦和吐槽。话题直接而不需要铺陈,单刀直入才能省下更多时间把掖着藏着堆着的心事都掏空。
我想,往后应该很难再找到这般可以无所顾忌的朋友了吧,有足足的安全感,坦然的揭开过往的不堪和对未来不着边际的畅想。她们会死劲的嘲笑你,但也为你两肋插刀。
年纪越往上走,越珍惜一路走来的人,那些失联的朋友就当作“假朋友”吧,点缀了人生某段时光,交换了生活某段故事,彼此两不相欠淡忘于江湖。
还剩下的,是那些可以没头没脑傻里傻气浮夸幼稚的“脑残儿童”,带来各种没营养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