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看的《四海》,然后发了条说说,“完全不知道韩寒想表达什么”。
虽然只有两条评论,却也代表了网上最多声音:一是春节档悲情结尾不合适;二是小镇青年的奋斗史,现实很残酷;三是韩粉们对摩托车、少年、追梦,还有金句,诸多元素,一如既往的喜欢,带着文艺青年们淡淡的忧伤;当然还有我一样蒙圈的第四种,不知所云。
评价贬多于褒。
也许那天太累了,在影片一开始小寐了一会的缘故,我才会无感?
于是开始复盘。
韩寒是上海人,是朱先生的老乡,也是我的学弟。不过,他进高中那年,我早就是一个职场打工人了。
韩寒是小镇青年,这种说法没错。他生活的亭林镇,是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地方。八景点缀,人文荟萃。韩寒为小镇文化再添了点墨。
就像前面三部影片一样,《四海》的主角还是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写小镇青年,表现出来,果然很韩寒。
故事不顺畅,是最多诟病的。此且不论,我只想说说关于小镇青年的理想照进现实。
小镇青年多指来自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拥有一份得体工作的青年群体。
南澳岛的机车青年们,也是一群小镇青年,热血、善良,有梦想,却也盲目。
也许正是因为年轻,才可以“能浪就浪起来”,才可以冲动,不顾一切。
所以飙车、在夜店狂欢、看向showta哥的眼神里都是羡慕和崇拜。
吴仁耀想要活成父亲的反面,欢颂想去大城市打工,梦想很美。
理想照进现实的光实在冰冷又惨淡。
酒后纵兴大海游泳,不想就此葬身大海;毫无防范心的小镇青年们,因为出借身份证而背上了高利贷;飙车的一时酣畅之后被警察千里追捕;不懂酒店房间的门卡开门方法而在过道过了一夜;场面上的话,不能当真......
这世界哪有那么多交情?违章了就去处理,违法了就去坐牢,过日子就给花钱,看风景就给买门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总想着靠交情。
但是,江湖虽不至于险恶,但是生活充满无奈。
所以从男女主人公到广州打工开始,在流光溢彩、繁荣热闹的大城市里,寻一份工、挣一份钱,太难了。
和许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一样,在车水马龙的钢筋水泥孑孓独行,孤独寂寞,竟难有一处能接纳自己的空间。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要坚守原则和梦想,难免要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梦想败给了生存,要固守的原则摇摇晃晃。
我们都说这个社会焦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焦虑的一份子。急于要融入这个社会,急于被接纳,生怕一个停步就会同龄人淘汰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怪圈,走不出来,累觉不爱,又舍不得转身离开。
如果家里没矿,要在北上广扎根、继续追梦,多数时候也只是个梦而已,梦想压进了日记本,隐在了柴米油盐之后。
逃离北上广的,不是被现实所伤,就是理智回笼,回到家乡重塑幸福生活。
影片最后,吴仁耀带着一声伤,闯荡之后,带着欢颂的期冀和温暖,回到了宽宏的海边,那个能包容他的地方。
欢歌那句“人生哪能全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已经预示了纵横四海的艰难残酷。
离家—大城市—回家,至少,我们还有家回,还有回忆,还有那片想和她携手的海滩。
“我们一定不要彼此搀扶哦,除非有谁摔倒的话。”
言犹在耳,却是物是人非。年轻人闯荡初时无知无畏,回来已是沉稳内敛。
也许,这就是韩寒想要表达的。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已届不惑之年,生活的积累,历练了他,也温暖了他。
“欢颂,希望你以后入住的每一个酒店,都含早”。
愿每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们,在奋斗的路上有贵人相助、有好心人指点,看见这世间有善意和感动。
如果没有,不要和自己较劲,至少,我们还能回家。
最后,还想说,踌躇满志没有错,准备充分才能打赢仗。
知识的储备,任何时候都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