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精神李笠翁那章的开头,感觉有些熟悉的身影。拿出家里带有吴冠中绘本的《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还真是。
前几年在一家做字典的网站看《肉蒲团》那本书,之后的电影《3D肉蒲团》电影说什么听不懂,老广的话难懂,光看画面了。但真没想到作者也是李渔,那真是至纯至污都是同一人。
像江湖夜雨先生说的“李渔他老少皆宜的作品更多。”举的例子里就有一熟悉的身影《闲情偶寄》。
在今天看来文化事业多栖成功发展的李渔,该是众多的读书人都想成为的那种。其实,对我这种景观学个三流水平的人对园林设计师还是有种“执念的偏见”总觉得现在的设计师们太工业化了,没什么美感可言。不像明代的计成,本书说到的清代的李渔。还有那些设计出苏州园林的匠人们。
在“纸钱心事共成灰”中江湖夜雨说的“在旧时,读书做官才是人生第一理想,写书赚钱,只是无奈之举。”确是,对当时众多的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当官。其实现在的国考热不也这样吗?挤破头要进公务员队伍。有些甚至是父母对自家孩子进个公家单位的执念。当然,老梁早就一针见血的指出,“都去当公务员分配财富,没人想去做创造财富的事,这个社会是不会进步的。”
“由于他和地方官聊得投机,一个叫瞿萱儒的官员把猎获的两只小虎送给他一只……来看老虎如何扑食。”当时的吃瓜群众们也这么喜欢凑热闹,也正如江湖夜雨先生所言的“要说李渔这么早就知道了‘眼球经济’的重要性,恐怕也是和他出身商人之家有关吧。”李渔没有凭着文章成名,而是通过写戏曲,小说之类来迎合大众。他一贯重视的科举之路,却越走越狭窄,不得己放弃这条路。但就如俗语说的“上帝为你关一扇门,一定会给你开一扇窗。”
于是文坛上出了一位奇人,也成为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