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将明白,生命中很多看似重要的事件,比如高考,都只不过是你人生之旅上的里程碑。它可以影响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但决定不了你的终点在哪里。这正是人生最无奈却又最有趣的地方。
我曾以为,高考是我人生的一道坎。想当年,自己败在了引以为豪的语文上,物理也发挥失常,最终与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
尽管自己大学的专业在全国排名并不差,如今单位里也有不少同事都是我的校友,但遇到西交、上交、武大这样的名校生,心中的名校情节依然会作祟,不自觉地就会为他们默默加分。要是当初自己发挥正常,或许就能认识更多优质人脉,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抱负,把理想过成现实。
这种妄念纠缠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在那期间,我会不自觉地把一切现有的不如意归因于那次高考,归因于那个我以为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的高考。进而让这根刺越扎越深,深到无法拔除的地步。
你看不见它,却知道它在哪里,一碰就痛。我的一位同学也正因为如此,在读了大学两年后,毅然回到高中复读,重新参加了高考。
那有没有什么破解之法呢?有,很简单也很残酷——以毒攻毒。困扰了我那么多年的高考诅咒,最终在我参加工作之后,被一个接一个的打击给彻底KO了。而且每一个挑战的变态程度都远超于上一个,活生生把我的人生调成了终极困难模式。
灰头土脸的我这才明白,高考失败算个毛线,人生永远会给你惊喜和惊吓,分分钟把你整成神经病不可。高考失败,你至少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在往后的很多困难中,你是没有“存档-读档”这一选项的。
是呀,我不得不承认,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前,我的人生还算是顺风顺水的。家人安康,无病无灾,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或许正是太过顺利,才会无限放大高考失败这一事实,最终把自己给囚禁。其实很多人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一蹶不振也在于此,看不见未来还有台风海啸火山爆发,只着眼于当下自己因下雨而取消了计划就郁郁不得志,进而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如果你能熬得过去,你一定能在将来的某一时刻顿悟,那些曾经让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大事,不过是人生这场游戏中一个小小的boss。它们只是你练级的工具,增强你的反脆弱能力,帮助你一步步走向更难却又更精彩的关卡,而不是一瞬间解锁全部的地图,还没等你回过神来仔细欣赏,就被大boss放了个绝招给秒杀。
高考,不过是高考。高考以前,你可以是个孩子,是个学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不用懂得察言观色、人情世故,可以很任性说走就走。可高考以后进入了大学,你就是个成年人,是半个社会人了。“考试”不再是你生活的全部,父母也不能时刻保护你,你得学会怎么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不让自己迷失;你得去学会怎么处理舍友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不让自己四年的美好时光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蒙上阴影甚至消失。假如你来自一个不怎么发达的地方,你可能还得学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怎么乘坐地铁,怎么使用共享单车等等。而当你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要面对的挑战就更多更难了,你会为了一份好工作找人情托关系或是自己跑遍所有招聘会,会为了老板交代的一项任务加班加点甚至发高烧还苦苦坚持,会为了高昂的房价焦头烂额,会被家人花式催婚,最终在生活的琐碎和现实中感受到梦想的脆弱,金钱的重要。
或许有人说,既然人生有那么多困难,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一场游戏。一个成功的游戏,一个能让你上瘾到茶饭不思夜深难寐的游戏,其设计一定能唤起你的成就感。除了视觉和听觉效果外,它会有一套奖励系统,立即对你在游戏中的行为做出即时反馈。或是给你提升等级,或是给你更好的装备,或是给你一大笔虚拟财富,有的甚至就只是给了你一个小徽章。也正是这些设计,会让你有了不断玩下去的欲望,甚至可能成为疯狂的人民币玩家,把现实生活中辛苦赚来的钱,不断投入到游戏世界中,只为了那个世界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我没有玩过时下大热的王者荣耀,却也曾有过不吃饭不睡觉只玩游戏的经历。不过不管多么好玩的游戏,只要用上了作弊器,我都不会再沉迷下去。输入代码,开启上帝模式,金钱无限,血量无限,原本几天都通不了的关卡,现在一分钟就通关了。可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成就感转瞬即逝,随即而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空虚。
人生这场游戏也正是如此。对于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自小衣食无忧,一帆风顺,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全三星通关。在别人需要为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而不断研究打法、走位、战术时,他们已经在终点线了。当别人还在苦逼地租房、成为房奴车奴时,他们的父母早早地就为他们准备好了几套房,当别人还在苦逼地研究职场攻略、人际关系时,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储备经理。羡慕吗?我曾羡慕过,可当我的一位富二代朋友得了抑郁症,告诉我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可追求的事物时,我迟疑了,当我的一位官二代朋友因为被男朋友甩,自杀了好几次未遂后,我才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脆弱与悲哀。
王东岳先生在《物演通论》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递弱代偿”,核心便是人类社会越发展下去,自由度将越高,感应度将越强,同时反脆弱能力将越差。为了弥补那些文化、政治、经济上的焦虑,我们就会用“代偿”的方式,依赖外部工具来满足内心的安全感,至此恶性循环开始。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在智能手机未出现以前,大家坐在同一张饭桌上,可以谈天说地,聊聊彼此的近况。可当手机成为了我们身体外扩的“器官”后,我们很难像以前一样愉快地聊天了。这其中有自愿,也有不得已而为之。在“玩手机无聊”和“不玩手机更无聊”这两者之间,只好选择了前者。
我相信,很多高考结束后的考生,都会有这种“做xx无聊,不做xx更无聊”的感觉。在高压之后,突然给了你大把时间挥霍,给了你最高的自由度。一开始肯定是兴奋的,可渐渐就会感到空虚,就会利用“代偿”的方式,寻找新的刺激。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懂得珍惜。这就是你无需羡慕人民币玩家的理由,也是我理解的人生的意义。有波峰,也有波谷,有险象环生,也有平淡如水,这样的剧本才能吸引观众呀。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不会因为某个你认为的“暴击”而患得患失,以退化的方式像细菌而不是恐龙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等哪天小行星撞了地球,你反而就活下来了。
“高考”一词被赋予了太多太沉重的意义,压垮了很多学子。他们以为高考就是人生的终点,考了好学校就意味着这辈子都过得比别人好,他们以为高考就是学习的终点,撕掉课本扔掉考卷,从此再也无法拿起书本好好阅读。其实高考只是一个筛子,以一种固定却不精确的模式暂时地把不同层级的人分类。即使你因为发挥失常去了本二甚至专科院校,你依旧可以在网上观看清华北大哈佛等名校教授的课程,你依然可以在书店在图书馆浏览最顶尖的学问;即使你因为超常发挥进了985重点高校,你依旧可以沉迷游戏荒废学业,门门挂科年年补考。美国经济学家就对那些有能力去名校而没去名校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日后的收入水平和名校毕业生别无二致。要知道,巴菲特当年一开始上的是沃顿商学院,却因为学费太贵而转学去了内布达斯加·林肯大学。命运女神唯一不能控制的,就是你的行为。
无论你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无论你是未曾经历高考还是结束了高考,无论你以何种心情在人生的何种阶段,请你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你终将明白,生命中很多看似重要的事件,都只不过是你人生之旅上的里程碑。它可以影响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但决定不了你的终点在哪里。这正是人生最无奈却又最有趣的地方。
最后,假如你是一名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不要在意成绩的好坏,认真填报专业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身边没有可咨询的人士,不妨到网上找专业机构或专业老师,而不是凭着一时兴起或微博上某某分析,否则你今后流的汗,就是今天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记住一句话:听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