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是纪元写的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可能是由于作者心理学的背景,或者是源自社团的咨询培训经验,这本书很好的为当下大家所焦虑的碎片化时间如何利用和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但是这本书又不像其他时间管理的书,充满了方法论,要求强大的意志力和严格的执行力才能完成,整本书充满了作者看似随性却又充满哲理的方法。正如作者的宣言,使自律者自由。
碎片时间是一个目前很流行的词,大家都被纷繁复杂的事情给包围和诱惑了,时间被不自觉的浪费了。正如作者所言,世界已经进入了3F时代--碎片化(fragmentation)、快节奏(fast)、自由(free)。“碎片化时代综合征”是时代病,是时代变化趋势给我们的警钟,我们所感受到的焦虑是落后于未来导致的。比起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作者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了当今快节奏社会的特点,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时间,减少焦虑。
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
作者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观点。和我自己在之前一篇博文《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的理念相吻合。作者提出了指定计划、执行计划、随机之事和发呆这四个类别。
作者认为,从四象限来看,缺少任何一个部分人生都不完整。随机之事充满了不确定性,它可能是突发情况,也可能是突发奇想,但只要你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与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会有随机之事。而发呆不仅指白日梦,还包括看电视、打游戏等任何看上去无脑的休闲娱乐活动。发呆的时光流逝感会让人产生自己在浪费时间的罪恶感,但是正常健康的人生需要发呆。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只有指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这两类事情的话,那人生就变得像机器那般无趣,人不是变得麻木就是会面临精神崩溃。大家经常焦虑的有两类:一是随机之事干扰了正常的工作计划,让自己无法按事先的安排完成的失控感;二是虽然积压了一堆事情,却仍然选择拖延,让自己处于发呆中浑浑噩噩的度过好几个小时后的罪恶感。明白了自己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重新掌握自己的时间。
弹性工作体制下的时间漏斗
诺斯古德·帕金森在《帕金森定律》中指出,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时间。工作膨胀出来的复杂性会使工作显得很重要,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人并不会感到轻松;相反,人会因为工作的拖沓、膨胀而苦闷、劳累,从而精疲力竭。
我们就处在这么一个弹性工作的社会中。除了一些在生产第一线、按时上下班、工作内容固定的体力劳动者还不能做到弹性工作制,大部分的脑力工作者都可以算弹性工作。虽然有些脑力工作或者办公室人员,仍然需要上下班打卡,固定上下班时间,但是工作的内容却无法像生产车间的工人一样量化,工作效率的高低完全由自己决定。
所以,我们经常感觉到,工作中充满了琐事杂事,随时会来打扰正常的工作安排。
越是努力执行严格的时间表,我们就越有可能体会到挫败感、焦虑感,也就无法坚持。尝试按小时为单位规划,并试图执行,就会发现,一通电话、一个会议、一会儿懈怠,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整张时间表。
作者认为,职场人士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就2-3小时。状态无所谓好坏,只是有不同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该工作工作,该玩玩。不要纠结每天都完不成计划,被杂事打扰了,规划好各个时间段,根据各个时间段的特点来安排工作。
作者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尝试。以下摘抄了两段自觉可能很快能用上的。
如果这个时间段干扰较多,不适合做需要深度思考和高效产出的事情,就可以发起对自己有利的会议和讨论,并主动和领导汇报,这样可以从被打搅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使自己专注的时间比例提高。
把每个时间段彼此隔开,这个时间段的事情决不拖到下个时间段,让一天的混乱变得有层次、有秩序。不能把一个时间段安排得太满,要“八分饱”。
碎片化时间的解决之道
对于碎片化时间,作者把它比喻成拼图。一天中的每件事都是一块碎片,就像一块块拼图组成完整的一天。在整理自己的碎片时间时,先花点时间把每件事“翻”过来看看,让他们“正面朝上”,一览无余地呈现在面前。当你对一天中的每块碎片都心中有数时,效率和掌控感也就来了。
各式各样的信息、千头万绪的想法、杂乱无章的事情,这些构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我们需要构筑良好运转的碎片处理系统,否则就会失去掌控感。作者建议使用碎片清单来掌握这三种内容。
有了碎片清单后,任何任务先记下来,就可以迅速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中,不用立刻去应对它,所以不会被他们打乱工作节奏。邮件不必立刻回,信息不必立即回,电话可以当时不接……像太极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打,但总会有东西向你飞过来,不可避免,你要做的就像太极高手一样,一个动作迅速处理飞来的碎片,然后又慢悠悠地回到自己的节奏中去。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晚睡族”是这个社会的另一个典型症状。有人因为白天工作没做完,晚上熬夜加班,有人因为白天工作太辛苦,晚上看电视、玩游戏,舍不得入睡。作者认为,晚睡是对白天生活无声的抗议。晚睡族往往白天压力较大,晚上需要依靠亢奋来缓解心理疲惫。
正如《帕金森定律》说的一样,晚上加班效率极差,原因就是时间太长,尤其是当工作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的时候,在早上有限的时间内做要比在漫漫长夜苦熬高效得多。自己就有亲身体会,如果我发现白天工作没有做完而把电脑带回家,平时只需要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往往花一个晚上都没法完成,效率极低。当发现了这个现象后,我就尽量避免把工作带回家里,要么在回家前提高效率,要么等第二天早起去办公室完成。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因为舍不得浪费晚上的大好时光而舍不得睡觉的晚睡族,作者建议应当像养育孩子一样,建立良好的睡前模式。要是没有睡前模式,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把能量全部耗尽,才会倒头大睡。成人也一样,只不过耗尽自己的方式不同。我在上学的时候,经常熬夜在BBS上和人灌水,或者熬夜在电脑上追剧;后来工作后,经常睡前刷微博微信,一直看到自己睡着,这就是属于作者说的能量耗尽才睡觉。后来,把睡觉时间提前了,特别是和孩子一起早睡觉后,早起就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一点都不困难。
那么,什么才是“丰富多彩”的晚间生活呢?晚间三件事,陪伴家人,放松,准备第二天。晚上的时间应该留给家人,留给最重要的人,与家人一起度过轻松快乐的时光。或者是准备一个入睡模式,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放松和促进睡眠。第三个功能是安排明天,提前安排好明天的日程和工作,不至于手忙脚乱。
培养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
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习惯培养的整个过程:无知期➡探索尝试期➡行为固化期➡稳定期。习惯培养过程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
以前大家总认为培养一个习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迫使自己行动起来。但是作者认为,务实地根据需要培养习惯就行,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他认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概率问题,不计较一天两天的得失,把自己的情况放在更长的周期内去观察。概率就是你培养习惯的成绩,长期统计下来,如果达到60%,说明你已经养成习惯了;如果达到85%,说明你非常优秀;如果达到94%,说明你一定异于常人;如果是100%,说明你可能来自外星球。
并且,作者推荐了一个培养习惯的方法--打卡,是一种最简单的调动你的能量促使你坚持的方式。当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某一种行为时,打卡通常会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改变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记录开始的。这种由于自我观察所形成的行为改变,只有在你保持记录的时候才会起作用,一旦记录停止,其效果也会停止。
对此,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去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开始也没有养成习惯,而且由于刮风下雨,冬天夏天,很多时候都会有各种借口不骑车。我没有坚持每天骑,但是,我有做打卡记录。在手机上用咕咚记录每天的骑行里程,并且在日记本中进行打卡。等到年末的时候,我完成了这个目标,并且越到后来,越觉得骑车变成了我每天出行的固定动作,而且越来越体会到它的便捷。我并没有因为自己中途夏天天热加上自行车爆胎一直拖着没去修而对自己丧失信心。久而久之,它就慢慢变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所以今年,我又给自己指定了几个其他的打卡计划。
另外,作者也指出,不做某事就要找到更积极的行为去替代。如果你要坚持的是读书,而不是坚持不看手机,因为不看手机这事你根本坚持不住。这也是培养习惯过程中的一个技巧。
用日志记录人生
碎片化吞噬了人的大部分精力,天天被迫小处着手,根本没有时间大处着眼,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写日志,记下那些值得你记忆和纪念的事情,记录下你的想法和感受、你的思考、你的进步和得到的教训。
有不同记录日志的方法,有手机app、电脑软件、手帐本等,形式也各种各样,但是目的就是通过记录来让自己得到可以回顾的东西。
从去年10月份,我尝试给儿子记录成长日记。每天记录一句话,有时候也会偷懒隔几天再补记。当时不觉得,但是现在在回过头去翻之前的记录,儿子成长的过程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记录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时间对我们记忆的侵蚀,给自己留下各种美好的回忆。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是一本论点独特的时间管理书,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思考和实践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安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