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修改论文中有了一点新的感受,论文写作与修改其实是自我肯定与否定的循环过程。当然,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社科论文来谈的感受。
曾经参加论坛、听讲座,不少自然科学的老师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确定的理论与方向,很多决定都是自我的选择而已,所谓“自圆其说”便是如此。“公婆皆有理”的情况比较多,于是也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针对同一问题,这个观点有道理,相反的观点似乎也不是全然无道理,就这样会陷入一个自我肯定、否定、肯定之否定、否定之肯定的循环中。
一开始写论文,有一个想法,是肯定的;看了一些资料之后,觉得另一种观点也有道理,对原有观点产生了否定;再看一些资料,似乎之前的还是有道理一些,有了否定之肯定;再看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解决呢?
我想还是基于社科的特点,社会科学,拿知识产权法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利益平衡,何为利益平衡?就是在权利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平衡三者之间的利益,但“平衡”一词就有意思了,怎样叫平衡?总不能拿一个天平,两边站一站、比一比吧。这种主观衡量的因素一多,于是考虑的侧重不同,就产生了偏差。但其实怎样的考量都有道理,只不过看哪种最优。关于最优一词,人与人之间的看法与评价也是不同的,所以又会进入最初的矛盾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肯定与否定的循环吧。
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还没有想到很好的方式,或者我自己也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我知道,在论文写作中,多看,看别人观点是否准确,是否有纰漏呢?如果不足,便是可以拿来作为自己论点的“教训”;若是可取,便可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理解,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拿来对比、评判,看是否能立得住脚。这样不断循环思考,总会有一个于自己而言,相对可靠的结论。
都说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深以为然。
每次再看之前论文,都会有新的想法,且跟进新的资料过程中,也会有新的理解,由是论文观点便能稍微比之前再立得住一些。多次之后,是不是就真的立得住了?
我也不知,只是知道多看、多写、多改罢。
写作之路尚远,吾愿倾心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