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最简单的回答就是,我们不需要独立思考。人们无知但自以为知,是因为理解的错觉,这种错觉被知识共同体的功效掩盖了。
就此,本书核心的三个概念都出现了:无知、理解的错觉、知识共同体。
你知道你有多无知?
现代人离不开拉链,你的衣服、包包几乎都有拉链。那请问,你懂拉链吗?请自评对于拉链工作原理的知识了解多少,如果了解程度为1—7,你会给自己打几分?
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非常懂拉链,自评分数会很高。
接下来又问:拉链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请描述使用拉链的所有步骤,越详细越好。
这不是刁难,只是为了让你接下来再次自评有多懂拉链,除了拉链厂工人,大多数人会降低评分以示谦卑,给自己打1分或2分。
实验者还分别以车速表、钢琴键盘、冲水马桶、锁芯、直升机、石英表和缝纫机为题进行测试,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每一位受试者都表现出错觉:无论他们是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名校的本科生还是就读于社区公立学校的学生。
如果说对这些日常事物我们是不愿意了解,注意力常常不在这,那看一个大家都津津乐道的领域——国际政治。你随便找一个中国男人,问他对朝鲜代表团高规格参加冬奥会、特朗普准备阅兵、蔡英文频繁进行反斩首演习的看法,都能津津乐道半天。国际政治就如此浅显?当然并非如此,国际政治之所以为人喜爱,主要原因是既能彰显一个男人的大局观高逼格,又因为信息量少而难被证伪,所以,当你看到两个以上男人为了朝鲜该不该拥有核武器、中国该不该打日本这样的事争论,建议迅速离开。书中讲到一个调查,2014年,最强烈支持军事干预乌克兰的美国人正是最不可能在地图上找到乌克兰位置的那群人。
本来,人类个体就对这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一了解越来越有限。石器时代一个靠渔猎采集为生的人尚懂得如何制衣、生火、捉兔子以及狮口脱险。如今,我们自以为知识更渊博了,但就个体层面而言,我们实际上越发地无知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现在我正在滑动我的鼠标,我以为我理解鼠标,可是我说不出鼠标具体的材质、运行原理、为什么会是这个构造……当我们每天在转基因、房价、美容、养身、空气污染、食品质量、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社会不公、收入差距等等问题上高谈阔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
有段时间,我常常在一些饭桌上和人争论封建迷信风水玄学那一套不可靠的问题,对方根本不理我,总是认为我不可理喻,他们不仅对《易经》的来龙去脉不知道,对我说的科学常识也不知道,他们敢于把今生都押注在迷信风水那一套,不知勇气从何而来。
为什么我们明明不知道,还以为自己知道呢?因为理解的错觉。
理解的错觉
在搞懂这个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人类喜欢因果推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了,比如今天股市大跌、昨天撞车、前天挨了老板骂,人们一定要找一个原因,找不到就睡不着,当然很少有找不到的,因为所有的原因都可以归类到运气、命运上面。这叫由果溯因的推理,医生看病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而人类更擅长的是由因至果的推理,比如一个人有一天出门脚被崴了一下,那天整天都诸事不顺,说明脚崴了是一个强烈的不好的预兆;下次出门脚被崴了就要特别小心。当然,这只是一个调侃深信玄学之人的笑话。
恰恰是这种能力,万物只有人有。无论我们思考的是具象的物体、社会系统、其他人、我们的宠物狗,还是其他任何事物,我们的专长就是挖掘出行为及其他因素是如何引发结果的。心智不是为了获取每一个个体或情境的细节而存在的。我们从经验中学习,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以应对新的个体或情境。
想要在新环境中有行动能力,必须能举一反三。
但是,书中讲了一个研究,说人的大脑存储容量约为1GB,最多10GB。我最近看到的一个研究是1TB。尽管两者相差较大,面对世界上的海量信息,它们几乎是一个数量级的。
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有用信息,人还需要一种能力。就是必须忽略大量信息,只关注因果关系链条。比如,你今天去上班发现翠花多看了你几眼,有可能是她无意为之、有可能是今天天气很好、有可能是她正值生理周期、有可能是你处于生理周期、有可能是你眼屎没抠干净、有可能是你身上有股怪味、有可能是她刚听了一首伤感情歌、有可能是她脚心有点痒、有可能恰好一阵微风吹过……等等,但你的判断是今天穿了一件崭新靓丽的白色西服,这可能是对的。你得出一个结论:穿白色西服很受异性欢迎。于是,今后凡是追求女生,你都会穿白色西服。至于当时那些其它信息,你根本不记得了。有些时候,那些信息确实没必要知道。
不难想象,在若干新情况面前,举一反三这种因果推理很容易出错。在武侠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男猪脚为了救女猪脚中了剧毒必须疗毒修养,可云中鹤又来了,男猪脚为了防止自己即将到手的繁衍后代的权力被抢走,被迫打起精神应战,坏人是打跑了,毒也扩散全身了。这就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因果推理,我们从运动加剧血液循环中以为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际大多数情况不会这样。
所以,简单类比的因果推理不如数学上的逻辑推理严密,因为因果推理是粗线条的类比,逻辑推理是以前一步的硬数据为支撑,一步一步计算推演出来的。
我们都在自欺欺人。我们高估对事物运行规则的理解能力,即使一窍不通也笃信自己无所不能,对复杂性视而不见。我们说服自己相信一切尽在掌握,哪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用所谓的知识和信条将观点和行为合理化,把它们包装得冠冕堂皇。我们否认复杂性,聊以慰藉。这正是理解的错觉。
没办法,不严密也有不严密的好处,你看那些称得上伟大的人,恰是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些常人不敢想象的人,是这种错觉给了他们坚持的信心。
而,更关键的是,不严密的问题会被弥补。
知识共同体
作为人类早期建筑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一大批采石匠、泥水匠、砂浆工和泥瓦工,以及资助人、建筑师合作建成的。没有哪一个人知道金字塔该怎么建,如同我们没有哪一个人知道飞机、汽车的构建,甚至一个人制造一支铅笔也无能为力。
关于人类智力爆炸的成因,不管是生态假说还是社会脑假说,最终都指向人类具备一项其他机器或动物的认知系统均不可企及的能力:与他人共享对某事的注意力,进而共享彼此的观点。比如我知道怎么打野猪你知道如何猎野兔,我们一组合就又有猪肉又有兔肉吃;我知道如何设陷进你知道如何驱赶猎物,我们就能合作捕到更多猎物……
于是乎,作为个体的人,根本不需要知道太多。
正是如此,人类鲜有独立思考的时候。相反地,我们会采取群体思考的方式。正如族人共同养育后代,发明工具、化解纷争、治愈疾病也都需要群策群力。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盖出一座教堂、造出一颗原子弹或一艘航母。让智人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地球的并非我们的个人理性,而是那无与伦比的群体思考力,也就是知识共同体。
但是,由于我们混淆了内化的知识和可获取的外在知识,我们远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知何其浅薄。在生活中,我们笃信自己了解得比事实上要多。
我们只是知识共同体中的一员,却常常以为自己代表了整个知识共同体。
那怎样既享受知识共同体的福利,又尽可能做到避免错误决策呢?
作者最后讲到了《助推》里的一些观点,这本书我讲到过,感兴趣的可以去前面看看。
他讲到四个帮助决策的启示,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1.降低复杂度——还是得靠类比,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篇术语没人能理解,你必须用通俗易懂最好是人们常见的比喻来讲清楚,比如,什么叫劣质资产证券化产品?就像一个苹果,烂一块切掉还能吃,如果烂一半,这个苹果就很难吃下去了。但有不良的商家,把这个烂苹果打成果酱,做成苹果汁,再用各种精美的包装把它包装起来,说它是有机的新产品,口感一流,到处做广告。市场上铺天盖地都是这种腐烂变质的烂苹果做成的产品,那就要闹出大规模的食物中毒案件了。如果不断打包卖,就像俄罗斯套娃,不断地套套套套套,而最核心的那个东西其实是个烂苹果。
2.简单的决策法则——前面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决策的长文,如果你不想去看记住两个,一是基础概率,任何时候相信基础概率,尽可能避免自己去做超过基础概率的事,比如炒股如果80%的散户亏损,你不要妄想成为那20%;二是决策树,简单易上手,小学三年级数学就能胜任。
3.即时教育——这没什么说的,不懂就问不懂就学,这倒是能引申出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最好的投资是不是买房不是炒股,而是不断自学。
4.核对你的理解力——看看上周的《原则》吧,放肆地拥抱现实,猛烈地开放头脑,相信自己,你什么都不知道。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仿佛与书的主题无关,又好像有牵连。这句话还可能很多人不喜欢。我想到,对于人类来说,很多人是种冗余。
为什么会想到这点,源于我对人的改变有些悲观。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要改变习性,太难了,他的基因、他的经历、他的环境,几乎把他锁死在原地,要想突破和超越,实在太难。当然有例外,一种是确实无以伦比的自律,一种则是突然的巨大打击后重新爬起。
这段话换个意思就是,大多数人,就这样了,我无知,我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冗余并非一个贬义词,冗余是为了有备无患,这个世界有一些牛人猛人折腾推动历史向前就够了,大家省心。而一旦这些人功败垂成,绝大多数冗余的人中,又会有人站出来。
这就是冗余的意义,你我身上的基因表达也是这个道理。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扮演的尼奥(Neo)所面临的选择:服下红色药丸并活在现实世界,或者吞下蓝色药丸,继续待在安逸的幻觉里。如果他选了红色药丸,他必须面对一个与机器霸主相伴,充满悲痛的真实世界。如果他选了蓝色药丸,他将回到人类现存的集体幻觉之中。
你是愿意做一个冗余的人,还是一个直面悲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