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做父母需要考证,你能拿到证吗?
作者:赵志平
【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请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近日,江苏拟立法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反对“丧偶式”育儿:父母因离异或其他原因“甩锅”或虐待,孩子可求助。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多地都在出台相关办法,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究竟该拿什么来拯救家庭教育的危机?
有不少人呼吁做父母也应该考证,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们做父母的该如何自我救赎呢?
其实,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同,认知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水平差的个人反而自认为牛叉,错误的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高。这个错误认知来源于这些低水平的人不能够辨别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认识越来越固化,好比逐渐登上了“愚昧之山”。随着家庭教育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沮丧无奈,就好像跌入了“绝望之谷”。
相反,越是聪明、有知识的人越容易自我怀疑。聪明人会更容易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是会犯错误的。他们明白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他们做决定更会留有余地。更会聆听别人的想法。一个开放的思维(open-mind) 也正是聪明的标志之一,这类人好比是在“开悟之坡”上攀爬,不断的自我反省,做出改变。
几家欢乐几家愁,家庭教育的成败,正是系于这种自我认知的差异。
1“愚昧之山的困顿”
社会现实是,孩子一生下来,能享受自由成长的自然境界阶段很短,稍微懂点事,就被迫开始进入了功利境界,开始了“愚昧”之山的攀爬。
科学家庭教育的观念缺失,具体反映是“过度教育”。有一句口号误导了做父母的,甚至误导了教育界。这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造成做父母的,甚至整个教育界,在教育上“拔苗助长”,而轻视了自驱式学习的早期引导。
有些家长出于攀比或自己没有接受较好或者较高的教育,将自己的愿望统统押到了孩子的身上。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已经显现。我们不难从身边的家庭发现:胎儿学习婴儿的东西,婴儿学习幼儿的东西,幼儿学习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习中学的东西,中学学习大学的东西,大学则学习幼儿的东西。小孩子的时候,没有功夫玩,到升入大学后,再痛痛快快地玩。
教育是有阶段性的,违背教育规律是要被规律惩罚的.相当多的家长由于认知的局限,在K12阶段,家长活在“教育焦虑”和“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中,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只关注学习成绩,忽略其它。结果成绩也没有什么改变,孩子还逆反、不快乐。
2“跌至绝望之谷的苦闷”
有的家庭是孩子的兴趣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要被迫承担的责任不一致,这就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我的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孩子初三男孩,以前让他上过培训班,但到了班上依然还是人到心不到,不听讲,之后又请了一对一辅导,他倒是还上课,但一个学期,也是没有效果。她终于明白了,孩子的人格无法完善,一切努力也是枉然,她现在感觉精疲力尽,无能为力。
有的是所谓的“丧偶式育儿”家庭,夫妻有一个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只是花钱给孩子报班图个心安,孩子的成长缺乏父爱或母爱的陪伴,缺乏赞扬和批评两种力量的平衡,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
有的夫妻俩教育观念不一致,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或者导致孩子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或者导致孩子从谈恋爱中找到感情寄托,或者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使得成绩每况愈下。
有的家庭夫妻从观念不一,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名存实亡的“离异式婚姻”,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
3“如何走上开悟之坡”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孩子独立品格的养成。品德养成对家长来说,一定要及早规划,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成功的保证。
品德养成,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家长的以身作则。做父母的能够以身作则,这是在给孩子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的父母是伟大的,是值得每个孩子从内心上去尊重孩子。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
在原始的大脑中,我们常常对于未来的收益估计不足,倾向于就眼前的损益进行决策,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满足感太低。大人如此,孩子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之外的玩乐就不奇怪了,这些娱乐大多具有以下特点:能够立即带来愉悦,而又不会导致立即的损失,毕业时的危机看似遥不可及。
误区是,几年后的潜在收益与当下的好处无法相比。但实际上是,在现代社会中立即投资自我的未来而带来的收益更大。
家庭教育是自我教育,一定要明确父母的身教永远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记住:永不言弃。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家长自身素质滞后而产生的不协调,家长常常在家庭教育中会感到束手无策。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叛逆的孩子没有耐心,无法接纳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投降,有些父母则“破罐子破摔”。这是极为危险的。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学习教育的艺术,学习一些哲学、历史、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体察这一代青少年成长的时代背景。不是当了家长就与生俱来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而是必须学习,必须不断地学习。
就算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厚,教育手段还不够高明, 在孩子面前,你也要夹紧尾巴做正人君子!不要当着孩子面发牢骚,自己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不要让孩子看见。
下面我举个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我在精华第一次带文精班是在10年,当年的北京市文科复读状元就出自这个班的王可萌同学,她考入北大法语系,研究生在北大继续攻读西方艺术史,现在意大利继续深造,攻读这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我和可萌的母亲在经常的沟通过程中,成为了好朋友。
可萌妈妈回忆小时候,“我开始想让她学电子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了一年,我发现她没有兴趣,而且由于我的严厉要求,反而造成她弹琴时就紧张,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跟她商量是否还要再练下去。她说不喜欢学琴,但喜欢学画。于是停了学琴,去学画画。到现在,孩子都特喜欢绘画”
“因为要小升初,所以,在六年级的时候课外绘画班就停了。我当时说文化课重要,想以美术为专业太难了,可以做爱好。之后初中的寒假,她还让我报了绘画班。大学选择学西方艺术史就是源于儿时的兴趣。”
“ 我觉得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要自己做到。在她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报了一个计算机本科班,我说咱俩比赛,三年后我毕业,你也小学毕业。看咱俩谁的成绩好。
“之后,我下班后要去上课,晚上回到家还要做作业,有时候她半夜起来去卫生间,看我还在做数学题。曾迷迷糊糊地问我,你干嘛呢?我说在写作业”
“多年后,我收拾她抽屉看到孩子儿时的作文,说我妈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她爱学习,还经常辅导我,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好像是二三年级写的”
“孩子小时候是错别字大王,每次问我怎么写,我说要自己查字典。她懒得查,就错着。我就想让她去挨老师说,什么自己受不了,就会自己查了”
从愚昧之山跌入绝望之谷的父母,参加家长资格考试,恐怕要铩羽而归了。而能高分通过考试的家长,就像可萌妈妈这样,她们对孩子成功的教育,可以概括为:尊重、引领、加油、刹车。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处在绝望之谷的父母们,让咱们一起来重新审视对自我的认知,一步步的攀登开悟之坡吧!
主讲人赵志平老师介绍
北京精华学校教育考试研究院院长,精华学校高分组组长,国家高级翻译,精华全日制学校文理精粹班多年英语主讲老师,精华在线首席英语教师️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特约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三频道《加油吧考生》特约专家,新浪、搜狐、腾讯教育频道特约嘉宾,多次给东西海公立校实验班讲座
从教21年,独创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整体思维阅读法,高分作文词法句法库,14年高考创造班平均分140.2的记录,所教百余名学生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