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执行——查理芒格
继上一篇“成为你自己”的文章后,今天再以这个主题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从上文的个人“小产品”说起。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要完成的工作或者事情,我们无从下手,或者做做停停,效率低下,或者挠挠头皮,思来想去,然后去楼下点了杯星巴克再找灵感,结果未完成的事情还是晾在那里。直面我们的小产品,我们需要怎么去看它,怎么动手呢?查老说,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执行。
从工作核心开始
我相信,我们面对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系统,一般而言,完成它需要一个时间段,我们在其中担任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小任务,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工作内容中切换我们的精力,我们以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三心两意,多面兼顾,这往往导致每个小工作内容都无法很好完成。说到这里,大部分人不知道,大脑是个认真的小孩,它有一个很郑重的心态,在任何的瞬间,人只能拥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引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而这个,正是我们完成一件事情的基础原材料资源。
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先给自己不受干扰的、能保持专注的、达到心流状态的时间段(20分钟、30分钟……),直面核心思考区间,处理最核心的工作,然后接下来就是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的工作。所谓擒贼先擒王,有它的道理。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你的上司叫你今天之内完成一个活动策划的ppt方案,距离下班还有四个小时,正好下班后你需要跟你的朋友约会,这时候你会怎么去有效率的完成这个任务呢?很多人这个时候第一反应会很抓狂,天啊,就要下班才吩咐任务,这怎么搞?我相信这是很多的人的真实写照,我们的大脑,正确来说我们的左脑很喜欢给我们发出声音,去扰乱我们右脑的效率,从而让我们焦虑起来,错失了时间,无碍于我们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理性看待我们的任务,它需要我们要完成哪些内容才能完成拼接?它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给自己安静的半个小时,直面策划方案的核心思考区间,它可能是你要表达的主旨,你的观点,你的形式等等之类。当你思考区间已经完成,方案的核心思考区间已经有了框架,现在的你大可以去泡杯咖啡才回来工作,因为你整个方案现在只剩下,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的工作内容了,这两个内容包括有哪些呢,它可能是用来支持你观点,主旨的文字,图片,还有排版的形式等等,而这些需要浪费我们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少,而且方便我们随时调控。面对我们的小产品,我们第一个原则应该是,直面我们的工作核心,把核心解决了,我们的效率也就高了。可能很多人会疑问,你一次性出来的方案就能通过你上司的审核吗?这个肯定不是的,但凡好的作品都是需要修改出来,所以我们更加重视修改与反馈的步骤,产出初始作品是我们重要的第一步。
不要害怕中断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恐怕就是被突然中断,因为这会引发我们莫名的焦虑,甚至些许烦躁,这确实让人抓狂。我们第二个原则是不要害怕中断,我们不能保证“中断”的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做到减少“中断”对工作的损耗程度。现在我们来客观看待“中断”这个事情,我们可能引发的中断状况跟我们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上面说到,我们的产品内容大概是核心思考区间,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连接而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就像一个三层彩虹堂,三层的内容之间还存在边界,这样应该清楚,我们如果要做到减少“中断”对工作的损耗程度,我们应该在吃掉中间核心思考区间的时候保持不被“中断”,同时要尽量让“中断”发生在内容的边界,就是在完成一个工作内容之后,准备下一个工作内容这个时间区间我们可以接受中断。我们不用害怕“中断”,当我们知道“中断”有时会避免不了,那我们就去接受它,反而,有时我们善于地利用“中断”,会让我们的思绪更加清晰,更加完美地完成我们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同步进行工作
工作的时候,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效果,第三个原则我们觉得可以采用的是,相同类型的工作内容,我们可以同步进行。在实现这个原则之前,我们具备的条件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不要被“概念”套死,善于归纳同种类型的工作内容。比如,从区间的角度考虑,上面我们一直把工作的内容分为核心思考区间,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但我们换个工作内容类型角度去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个区间里面,有很多相同类型的内容材料,比如活动方案里面,需要采用的表达主旨的文字风格,图片素材,样式排版等,当我们切换不同角度,对内容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你会发现,我们的任务会完成得事半功倍,重要的是,你会很身心愉快去完成,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总结一下,直面我们的小产品,我们需要三个原则:1、善用我们的认知加工资源,保持焦点,从工作核心去开展;2、不要害怕“中断”,善用“中断”,减少认知损耗;3、多从不同角度切换,同步进行相同类型的工作内容。还是套用查老的话,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执行。
愿你我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