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喝醉了,乘着小船随波逐流,不知不觉去到了繁花深处。
不同于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忽逢桃花林”后,“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也不同于黄庭坚这样奔放的,看见“溪上桃花无数”,便“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前两者都有一份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主动地想去一探究竟。而我们敏感多愁、词风委婉的秦观,却是不随己意,施施然地随着荡漾的小舟、随着水流而行。“醉漾”和“信流”这两个词,写的正是那一刻随心与忘情。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这句有极深极深的蕴涵。他在花丛中流连,却无法在此长住久留,源于身上还有未了的尘缘。就好像我们说家里还有事,我得先走了的感觉。“无计”,究竟是无法,还是无意?即便是无法,他亦可选择不归。所以我倾向认为他是无意久留。尘世叫人痛苦,但尚有不了情、不了事难以放下。所以才说“尘缘相误”。这个“误”字,有他的矛盾和无奈,也有厌倦和留恋。
第二段开始,应该是已从“花深处”离开了。继续“醉漾轻舟”向前行进,水面烟雾缭绕,一望无垠。千里之外,一轮斜阳西下,天渐渐黑了。
这时候突然整个拍子都加快了,像是面对眼前日暮西山的景象,他开始意绪缭乱、心神不宁。眼前有重重叠叠的山,一座接一座。落花纷乱,似雨点般噼噼啪啪洒下。
他将回到尘世中去了,回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因缘际会里。是因此而心烦意乱吗?
于是他不自觉地想念起“花深处”的清净安详。但是回头再望,却寻不到来时的路了。平淡语气里,是隐隐绰绰的惋惜和怅惘。
想那一位武陵人,虽然有心做了标记,可再派人去时,亦“遂迷,不复得路”。
凡夫俗子,都被“尘缘相误”。叫他苦,叫他乐。烦恼时,只愿一去那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把什么都抛下。
然而桃源虽美,尘世亦令人难以割舍。武陵人未能遵守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咐,而那时的秦观,恐怕也还心系功名良缘。心上的尘埃未净,也再难找回那一片清宁。
也许,真正的桃花源不在那桃花深处,而在人的心里。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