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起源于吟诵和歌唱,最早应该是也显然是依附于口头语言的,后来又依附于书面语言。乐器的出现为音乐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当然这是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们甚至可以说,直到中世纪末期或近代开启之后,当乐器的种类变得丰富了,当乐器的功能变得完善了,当乐器的演奏变得更为熟练了,音乐也就逐渐摆脱了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依附,而开始独立地表达作曲者的思想和情感了。
直到19世纪,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艺术品经常是委约品——有人(皇帝、王公、主教、教堂、行会、市政、富人等等)出资,委托艺术家为其制作一样艺术品,并对艺术品提出要求。这种情形下,艺术品所表达的不一定是或不一定全部是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但是,这种基于封建体制的赞助制随着封建体制的逐渐瓦解,其重要性也渐渐减弱并最终归于消亡。艺术市场日渐成熟与完善了。艺术家们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艺术语言也由此获得了解放,特别是音乐语言,在这个时代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音乐既然称之为语言,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一样,包括词汇、语句、表达手法、文体体裁等等。这些,在包括我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人看来,就如天书一般了。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那就是,既然音乐脱离了文字,那么,它的表现能力就获得了无限的空间或者说无限的可能,我很早以前就困惑于并感慨于音乐语言的无限组合。无论人类的思想有多么丰富和深刻,无论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和细腻,语言难以表达的地方,音乐可以。是的,唯有音乐。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后天的创造,声音是人类天然的禀赋;人声受限于生理,借助乐器得以扩展开来。音乐是另一种人声。
音乐是人的思绪之声,是人的心灵之声;它汇入自然之声,汇入宇宙之声。只要万物存在,只要存在存在,音乐之声就不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