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很耗费心力,对于很多人来说,比如我。
选择困难,很大原因是想两全或者多全。哪种选择的好都想占着,不好都想避免。明知道这不大可能,却一直幻想能有惊喜,有意想不到的选项跳出来供我选择。当然,不是没有这样的时候。偶尔,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最终皆大欢喜,至少损失最低。但大多时候,选项到最终不会多,只会更少。
选择困难,从小就有。小时候,一个苹果分两半,让小的先挑,而我总是选不出哪个更大。上学的时候,最怕模棱两可的选择题,几乎没有一次蒙对,没有经验可循。跟小伙伴玩,总也决定不下究竟玩什么。好在小伙伴比我还不会选择,一般都是我左右摇摆几次,她就跟我摇摆几次。
选择困难碰上另一个选择困难,那就是困难翻倍。大学时,跟老公当时是男友商量吃什么,总会生一肚子气。因为我们最喜欢吃的都是随便。我自己不知道要吃什么,又期待对方给我正合我心意的建议甚至惊喜。连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都不清楚,却希望外人变成自己肚子里的虫,翻出自己深藏着的想法。现在想来都可笑,可当时就固执地以为是别人的错,比人家还猜不出人家在想什么,想吃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
有了孩子,想让孩子从小就有主见,特别是有关她自己的事情。打着民主的大旗,忽悠孩子自己做决定。明明自己吃了多年的盐都不知道哪个咸哪个淡,却偏要把决定口味的重担交给孩子,美其名曰——尊重。
而孩子,不出所料地让我失望了。孩子也是个犹豫不决的小人儿。每次遇到要选择的关口,小手的几个手指头就不停地敲击着,甚至用点兵点将在儿歌帮她选择。问她想吃什么,用完排除法然后就是随便。都排除出去了,还怎么随便?
工作坊时洪伟老师的说法有点颠覆我三观。孩子要不要上感统班家长定不了,要回家问问孩子,老师直接拒绝,不用上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回家问问孩子。万一她要不想上呢,万一她不喜欢呢?孩子的事不得让孩子自己决定吗?为什么要直接拒绝?
老师说,家长都不是个能决断的人,孩子怎么可能会是果断做选择的人呢?再者,孩子掌握的信息多还是家长的信息多?谁更有做选择的权利?
这么说,当然是家长。家长当然是更应该有决断力。如果家长不果断,孩子自然就会犹豫不决喽。而且,掏钱的也是家长呀。很多家长舍不得给孩子掏钱,都会用回家跟孩子商量来做借口。
学习果断选择,从孩子开始。不,从我自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