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读书会后每个月要定期读一本约定类型的书,局限之处在于以往读书比较随意,从单一的类型逐渐向多元化转变,而且读书多在出差时进行,乘坐航班时是最佳的时机,这时候就可以彻底放下工作回到书籍的海洋中好好畅游,甚至有时不用带书,借着现在高度市场化的书店,在机场随手买一本即可。而由于读书会是限定类型的,所以还是要有选择性的读一读,由于从出站北漂了两三个月到落实工作的这段时间也确实没有能够静下来好好读一读,也没有出差,一直处于在办公室加班的状态,所以实际上读书的时间大多是每天上班途中的一两个小时,如此一个星期左右读完了这本《万历十五年》。
读这本书的背景有三,一是因为手机被窃,更换了新手机后,新手机的阅读应用中这本书是免费的;二是因为之前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的历史确实比较感兴趣;三是因为一部名为《大明王朝1566》的电视剧,十年前拍的,听说现在才火起来,所以更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了。另外,今年新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反复提到了这本书,也使我更想了解其中到底书写了什么内容,到底从既定的历史中能有多少新的内容让人们反复书写。读完之后才发现确实比较适合我,不仅仅是从研究的层面去书写历史,把科研与科普相结合,使更多的人都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这就是高手的写法。
从全书说起,一共分为7章,虽然书名是万历十五年,但是书的内容是从几个主要人物讲起的,包括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基本上可以说是史记的人物传记类型。这几个人物特色鲜明,也反映了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特点。由于作者是专业出身,所以写出的内容是基于博士论文的理解,涉及了明朝漕运、税收及制度方面的知识,当然期间也参考了很多历史材料,比如明史、明实录等。这一点上与明朝那些事儿不同的是,虽然号称当年明月从小熟读明史,写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也确实详细,基本涵盖了明朝从头到尾的细枝末节,但是作为故事读起来还可以,内涵方面就不够深,偏向于大众的喜好。而万历十五年中关于故事的书写偏于弱化,更多的是通过历史事实的梳理,对制度政策的判别和分析,深度上高于明朝那些事儿。
从内容说起,我所看到的全书实际上讲的是皇帝的新衣。中国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许受到战乱的影响,朝代更替比较频繁,每次的更替都几乎将之前的制度推翻重来,也让农业和经济受到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极大地限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朝的财税制度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书中提到的关于明史的叙述,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也可以看出,其制度的结果便是官僚的贪污导致的巨大贫富差距。对比了同期其他国家的赋税占收入的比例发现,实际上明朝的赋税并不重,约为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政策的失灵是主要原因,进一步加重了一层一层的剥削,没有让优惠的税收政策落到农民头上。另外,明朝高度的中央集权,从朱元璋开始时指定的一系列政策就严格的限制了全国的经济,但是后人并不像朱元璋一样能够管理所有事情,毕竟君主有君主的职责,君主对于事务管理的太细,一是影响了具体专业事务管理人员的职能,二是君主也并不专业,于是从朱元璋开始的一系列政策贯穿于明朝始末,虽然各界政府心知肚明但却无力改变现状,比如纳税实物,实物不入仓,对军事的限制等等。
从人物说起,书中的人物除了万历皇帝,其他都是大臣,或者说是张居正提拔起来的大臣,整部书的主角与其说是围绕万历皇帝书写的,倒不如说是围绕张居正书写的。从嘉靖年间开始,万历就登场了,那时还是个孩子,张居正作为万里的老师从小教育他,万历末期严嵩父子垮台后,到万历登基的这段时间,张居正应该说还没有成为主角,后来一是因为高拱、徐阶等人也都退到幕后,论资历和位置,张居正作为万历的老师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朝中第一人。由于万历刚上台时还比较年幼,所以基本上都是听从张居正的建议,张居正在朝中也占有了最大权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腐运动,由于反腐力度很大牵涉到的人员众多,也为张居正死后反对张居正的声音买下了伏笔。张居正在位时有几个行为对于保障明朝的政治军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提拔重用戚继光、海瑞等人;高压反腐的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不仅有效抵挡了东南倭寇,北方匈奴等外族进攻,也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但是由于这种强势的态度必然遭到更多的反对,触犯更多人的利益,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也遭到了比较多的阻挠。一方面也许确实由于他刚愎自用,但有才华,另一方面也许是人无完人,确实他可能收受了一些贿赂,但无论如何,治国理政的决策中很多都是需要独断才能定下来切实可以推行的政策,如果过于民主肯定会降低效率,下一个上位的申时行就是典型的例子,用现在的说法有些懒政的感觉,但是有时加在重甲确实很难做人;另外,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对每个人的要求太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海瑞毕竟是少数,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要求严格,在明朝还有些不现实,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做到如此。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为什么书名译为万历十五年,英文原名是“1587, the year of no significance",1587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张居正垮台,万历皇帝失去了一展宏图的志向,而转为意志消沉,比如不立太子,不上朝,对待群臣的态度转为不作为。这些都是在张居正垮台之后,万历皇帝受到大臣们更多的压力而做的表现。明朝的中央集权主要集中在文官大臣手中,皇帝虽然处于最高位置,但是主要议事还是由大臣们决定,通过内阁票拟,至皇帝批阅,皇帝可以说是只有一票否决权,即使如此皇帝批阅的这层程序里还都是基本上通过宦官的司礼监协助完成,主要是权力最大的秉笔太监,所以万历时期的矛盾主要是文官群体与宦官群体的矛盾。书中的第四章名为活着的祖宗,我想也比较复合万历十五年后不作为的态度。
从专业说起,读完书后发现虽然作者没有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面面俱到的提到每个具体细节,但是读完之后依然感觉体量绝大。首付申时行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闪光点,但是在知人善任方面却有与我专业相关的见解,就是任用了治河专家潘季驯。我要说的并非潘季驯,而是他的治河策略。作者用了一页纸的篇幅将治河策略和资金筹措。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顺流而下在下游淤积,下游河床不断抬高,遇到洪水时极容易冲毁河堤造成决口,所以黄河下游才会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潘季驯反对加宽河道,提倡河道紧缩说,在关键地段把河道收紧,把附近河流清水引入黄河,增加黄河流速,使黄河能够自浚,建堤束水,以水攻沙。同时他还建议预留缺口,构建多道河堤,在第一道河堤失守时可以发挥第二第三道河堤的作用。这在今天已经不太现实,因为原有的河堤中已经住了百姓,所以今天只有第一道河堤才有实质性的作用。
总体来看,黄仁宇这本书写的言简意赅,对于问题的把握十分到位,不拘泥于具体的细枝末节,直指问题的根源。同时也辩证的对人物进行了描述,比如张居正、海瑞等人的议论。但是正如书中所说,海瑞一生的经历,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如此在看其他几个人的性格,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们的作为。《万历十五年》提出的是大的历史观,着眼注重群众运动对社会上的长期贡献。这不是说所有的人物毫无贤愚得失,只是他们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书中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这也是应当指导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被道德绑架,注重法制建设,完善保障百姓权益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