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出现的所有人名,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比较常见的取名方式当属“谐音梗”,比如: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假语存”,钱华谐音“钱花”,吴新登谐音“无星戥”,单聘仁谐音“善骗人”,詹光谐音“沾光”等等。
以上是最简单、最浅显的命名方式,然而还有一部分人的名字,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需要我们慢慢的去挖掘。
本篇文章我们要讨论的人物,就是贾瑞。
01
贾瑞这个名字,乍一看非常的普通,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然而,第十二回回目为《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说明贾瑞的表字为“天祥”二字,这两个字我们可就再熟悉也不过了。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他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我们都学过,那么,“天祥”这两个字是不是取自文天祥呢?
巧的是,查阅资料得知,文天祥字宋瑞,恰好就带有一个“瑞”字。
以《红楼梦》作者的博学,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贾瑞这个名字,确实是取自南宋的爱国诗人文天祥。
而且,我们知道,文天祥最著名的诗,并不是我们熟知的《过零丁洋》,而是那首大名鼎鼎表示气节的《正气歌》。
当头两句是: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如果我们还有印象的话,小说第二回,贾雨村有一段“正邪两气论”,和这两句诗所持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越加可以肯定,贾瑞的名字取自文天祥。
那么,这不免就让我们有些疑惑,小说中的贾瑞是个非常不堪的角色,这样一个角色,作者为什么要用他来影射文天祥呢?
贾瑞这个角色,虽然形象十分的不堪,但是在小说当中的意义却是很重要的。
《风月宝鉴》这个故事,是整部小说的一个完整的缩影,所以必然蕴藏着作者最为重要的寓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作者借用文天祥给他命名是能理解的。
那么,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需要从文天祥的人生轨迹中来寻找答案。
02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生活在南宋末年。
他二十一岁高中状元,却因为得罪了宦官贾似道,被屡屡贬黜,宦海沉浮,有志难舒。
直到蒙古大军南下,朝廷告急,文天祥毁家纾难、带兵勤王,和蒙古兵周旋于东南之地。最后不幸兵败被俘,文天祥多次拒绝元军招降,最后慷慨赴死。
文天祥的一生,以抗击元兵而著名,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气节”二字的代名词。
而《红楼梦》作者所处的家族,同样是处于明清之交,是经历过改朝换代的家族。
从时代背景上来说,二者是非常相似的。
文天祥抗击蒙古兵,在古代,蒙古人被汉人称为“鞑子”。“鞑”字从革,跟马有关,所以成为了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
而明朝末期的满族人,虽然不属于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同处于北方边陲之地,汉人往往对他们不加以分辨,也称之为“鞑子”,或者“满鞑子”。
比如,清朝末期,太平天国发布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就有“鞑靼”、“鞑子”、“满鞑子”等字样。
小说第四十九回,林黛玉打趣史湘云,说她“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第六十三回,芳官穿了一身男装,贾宝玉说要给她取一个“番名”,就叫作“耶律雄奴”,又点出“雄奴”二字与“匈奴”音同。
不管是“小骚达子”,还是“匈奴”,都可以代指蒙古人,也可以代指满人。
03
所以,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是这样的:
《红楼梦》或许并非“悼明”,但绝对是存在“排满”思想的。
小说第五十八回,晴雯骂芳官道:
“都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么也不是,会两出戏,倒像杀了贼王,勤了反叛来的。”
明清之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反叛,岂不是就是满人?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贾宝玉给芳官取名“耶律雄奴(匈奴)”,晴雯偏又说“贼王”、“反叛”,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匈奴”即贼王、反叛,匈奴在这里代指“鞑子”。
“反叛”这个词,在小说中出现还不止一次。
第二十六回,宝玉骂焙茗道:
“反叛肏的,还跪着作什么?”
第四十五回,李纨要王熙凤出诗社的经费,凤姐道:
“这是什么话,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
第六十三回,宝玉说起了“匈奴”、“犬戎”之患,芳官笑道:
“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尽忠效力了。”
这里,芳官的话,已经把“反叛”的对象直指“匈奴”、“犬戎”了。
在一部写风花雪月的小说当中,频频出现“反叛”这种扎眼的词,而且是在那种特殊的创作背景下,这不由得不让我们生疑,作者必然是另有所指。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匈奴”、“鞑子”、“犬戎”、“反叛”等词,指的都是满人。
所以,《红楼梦》是有明显的崇汉排满倾向的。而作者之所以化用文天祥来给贾瑞命名,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
最后
基于以上的结论,许多有关《红楼梦》的研究推测,就显得十分不合理了。
比如,有人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满清皇室成员,这解释不了书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排满”思想。
再比如,有人说贾瑞的名字取自康熙的十三子允祥,“风月宝鉴”这个故事就是对允祥的恶搞,这个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