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我们已然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阅读,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终日陪伴,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而另一方面,却让我们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碎片式的阅读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读什么?怎么读?如何将读过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是值得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深思的问题。
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
互联网为阅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这种碎片式的阅读也饱受诟病。李笑来老师在知乎的live中说:“碎片化阅读没有实质意义,谁捡零钱能捡成富翁?”日本的斋藤孝教授在《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认为:“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互联网提供的阅读方式无法满足系统学习知识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还是得去读书。
网络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它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最短路径,它带着我们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知识“风景”。
以我本人来说,在网络上的阅读主要是查阅和获新。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工作、生活里有想不明白或解决不了的问题,上网查询常常能找到答案或者灵感;另外,偏爱在网上浏览别人的分享:看了什么书、去了什么地方、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做了什么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儿、生活里的故事和经验……这些被我称为“猎新”,通过他人的分享,我了解到更广阔的领域,对于其中感兴趣且想深入了解的,会找书来学习。
今年开始,我在网上的阅读量越来越少。一方面,想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价值的地方,对当“吃瓜群众”没有兴趣;另一方面,认识到“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也曾经报着学习的想法在网上浏览,但读到的内容,有用的很少,无用的太多,远不如读书来得高效。
读书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
吸走我精神上负能量的,最初是历史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的不甘心、痛苦、郁闷……过去就有人经历过,甚至比你尤甚。怀才不遇?李白被贬、白居易被发配、杜甫从未被朝廷任用;工作认真负责上级却不赏识?王安石被罢相、商鞅被车裂、岳飞被杀害;不理解有些人能为蝇头小利做下大恶?历史上有人仅仅为了霸占一首诗杀人……相较之下,自己的遭遇实在不值一提,心情也容易平复了。最重要的,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思考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
生活里的负能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际交往,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开始看人际沟通方面的书,避免与他人产生误会,产生误会后做好解释。至于人际冲突,以前我总是谋求双赢,但是,我也不时受挫,因为有些人并不这样想,他们即便是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要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退让。正是通过读书明白了:在决定使用哪种解决冲突的沟通方式时,要考虑关系、情境、对象和你的目标这四个方面。自此,生活里无谓的烦恼减少了很多。
今年上半年,在知乎读了不少心理学专业人士的文章,受到很大启发。也源于此,开始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感当一个人内心强大之时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再优秀的头脑,没有问题也无济于事。
带着问题去读书,是我年少时就知道的,只是在填鸭式的教育里并没有养成这个习惯。走出象牙塔,再没有老师苦口婆心一遍遍教导,才发现带着问题读书,更容易吸收书中的知识。在读书的过程中,边问边思考,再枯燥的内容也变得有趣,不存在读不下去的情况了。
如果,你觉得就是提不出问题,我建议像这样开始读一本书:
(1)在看书之前,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获取怎样的知识呢?
(2)翻看目录,了解书的脉络,看看哪些章节内容能回答前面的问题,而在看章节的标题时,你可能又有了新的问题。
(3)看前言,前言里面常常介绍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初衷,章节设置的想法,书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等。针对这些,你有哪些问题?或者你把自己当成作者,思考如果是你来写的话,会写哪些内容呢?
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在《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中,斋藤孝教授介绍了多种增强读书力的方法,其中,写书评是我最喜欢的方式。书评的写作种类划分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按写作内容的侧重分为介绍性书评、随感式书评、赏析评介式书评和论文式书评。按照斋藤孝教授建议,为增强自己的读书力,我常常写随感式书评。
随感式书评是写作者从自身出发,谈论阅读之后产生的想法、感触和情感等等,这种形式的书评不要求概括书籍的全貌,写作者将自己生活里的体验和感想与书中的内容结合,使之对于书里面的内容记忆得更加深刻和长久。
所谓随感并不是天马行空,在写作时应该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这样易于唤醒读书之后的记忆和印象,并忠实地记录下书中触发自己写作的部分。
一篇书评能涵盖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读过一本书之后,我仍然希望自己能尽量记住更多的内容。除了借助于读书笔记,我还会绘制思维导图。尽管我的绘画水平不佳,但我仍然愿意自己用彩笔画,边梳理书中的内容,边涂下色彩,一张彩色的图画让我的记忆更加深刻。
这就是我的阅读姿势——漂浮和深潜相结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带着我在知识海洋的表面漂流,见识了更多知识的美景;而深入阅读好书带我向下深潜,汲取深藏在水底的精神清流,助推我前行。
文中引用部分来自:斋藤孝,《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