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清明上河图》有一次“二手”邂逅。2010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是《清明上河图》的动态长卷,画面里的所有人物(这本书里给出的统计数字是810余人)都在动,当时看呆了,不知道是怎么制作的。要不是同去的还有一位同事,我想我会看上半天也不为多。
一般都认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简称《清》卷)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市井繁华。余著的主要立论则是:《清》卷确实描述的是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开封生活风俗的真实景象,但并非实景实地,画家“摒弃了描绘清明节开封城众多繁胜之景,将主要焦点聚集在表现诸多的社会败象上”(页194),更多地是呈现关乎社会安危的图景。画家欲以画为谏,向当朝者表达自己的隐忧。这一立论其实不是作者一人的独创,但是作者通过多方考证,把该立论“坐实”了。读罢全书,比立论更吸引人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和论证逻辑。
首先,最特别最新颖的,是采用了根据原画作出“模拟航拍图”,然后与真实地图进行比对,得出《清》卷所绘图景并非实景;其次,是使用电子放大技术对画面的细部进行解析,纠正了不少误判,获得了许多新发现,能够更清晰地探查当时的社会世象;第三,是对画卷中“略笔”和“未入画”的景观器物以及人物活动进行探究。
这样“看”下来,就有了新的观感,引发新的思考:非实景,说明画者的创作另有动机;细部呈现出许多非繁荣、非祥和的景象,说明画者在看似热闹图景之中“藏笔”动乱与隐忧;而对“应有之物象”的刻意忽略甚至回避,抑扬之间更加突出了画者的真正用意。笔者在世博会的动画长卷中只看到人与景的流动,丝毫没有察觉到其中暗含的社会波澜。
作者对《清》卷中反映社会危机主题的细节进行了梳理,这是全书最有意思的章节,不妨罗列如下:1疯狂的惊马,隐喻官民矛盾;2虚设的望火楼,反映军队的腐败;3惊悚的船桥险情,象征社会危机达到高潮;4严峻的商贾存粮问题,揭露官府与商贾掌控民生的黑幕;5慵懒的递铺官兵,揭露冗官、冗兵、冗费等弊政;6大字屏风当苫布,显示严酷的党争;7撤防的城门,讽喻亡国隐患;8沉重的商税,揭示民沸之源;9泛滥的酒患,暗示动荡的社会时局;10侵街的商铺和拥挤的交通,显示城市管理混乱;11各色人等的刻画,反映鲜明的贫富差异;12长卷结尾的处理,三问场景——问病、问命、问道,给全卷一个精彩而发人深省的结局。
此外,书中对《清》卷相关的历史考据非常全面,有对绘制时代、文化艺术背景、所绘地域、风格元素与绘画技巧的考辨,有对画卷收藏历程和跋文的细致考据,更有对明本(仇英)、清本(清代宫廷五位画家合绘)的《清明上河图》的比较。都不是为考据而考据,而是直接服务于本书所研究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结语“部分关于“解读”的“到位不越位、适度不过度”的相关思考,对于考释古代社会(其实不限于古代)具有方法论意义。作者认为,所谓“立体解读”,就是“将《清》卷(即研究对象)置于当时十分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去认知和考订,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
艺术史、社会史都是“讲故事”,有客观、清醒的意识,才能避免“创造”历史,进而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填补认识空白,恢复历史记忆。
附:
2016-08-09初稿,2022-09-2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