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读书有很多好处,除了生存,求学,深造,获得职业的发展之外,还能增进理解力、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兴趣使然,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既然读书有这么多益处,怎样读书才能高效产能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再选择合适的读书方式、方法。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专业的提升亦或认知的提升?...,诸如此类。
其次,要设定一定的读书目标。
比如,一个月读1本书,一年读12本书,再筛选和目的相关的书籍。
目的目标明确,再将目标拆分到每周每天,用“微习惯策略“(可参阅《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帮助目标持续达成。
阅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诸多名家都有他们特有的读书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倡向人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则是学与习相结合。
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仅20岁,就背着简单的行李,有计划地周游全国各地,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增长了见识,为后来《史记》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不求甚解是指读书要注重领会书中的精神要旨,不刻意于字句的解释。
鲁迅先生用划朱线、写摘录、反复阅读的方法帮助自己拔萃记载,巩固记忆,同时“每逢得到新书,先一瞥那构造和内容的大体,然后合上书,自行内心的实验,去散步,对新书的题目或章节自问自答,我怎么想,何所知,何所信呢?非等自己省察清楚,是不去翻开那本书的。” 这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翻开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本书内容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思考这本书要讨论什么?自己有怎样的观点,想清楚再去和书中作者的观点对照,这样你或者和书中有相近的看法,或者有相反、不同的观点,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也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的阅读法。
杨振宁先生提倡读书要“相互渗透”,也就是学一门课程或一个课题时,有意识把触角延伸到邻近的领域,把熟悉的知识链嵌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中的一环,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种方法使人开阔眼界、思路活跃,容易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我的老师高鸿鹏先生则提倡读书要学以致用,学以致改,“理解一句话、记住一句话,用好一句话”,不贪多求快,一步一个脚印,把书中的一句话作为应用和改正、改变的切入口,不断践行,修正和完善自己。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两位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则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一般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都具备,就是对字词、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检视阅读包含了基础阅读,是系统的略读和粗读,即拿到一本先看目录、前言、后记、作者介绍及大致内容的浏览,不追求细节。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看“森林”再看“树木”。
分析阅读则不但要清楚一本书的整体内容、主旨,还能把一本书拆解出来,找到篇章的结构关系,抓住重要部分的秩序和要点,确定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也清楚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说,“读书的过程,是把看到的线性文字,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梳理成树状结构,进而关联到自己的大脑知识网状结构中。”
分析式阅读帮助我们把新知和旧知关联起来,重新解构,进入到自己大脑的认知体系中去。
最后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以获取一个特定主题的深入理解为导向的阅读。在主题阅读中,不需要整本书阅读,可以找到和主题相关的书籍和章节阅读,提出问题,厘清思路,界定议题,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包含了基础阅读、检索阅读和分析阅读。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阅读的目的目标决定阅读的方式方法,阅读的效果取决于阅读的努力和技巧。
不同的读物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如果我们为了消遣阅读,我们的读物可能是报纸、简讯、故事书、小说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检索式阅读,快速浏览,获取大量的资讯和信息以及故事情节。
如果是为了文艺欣赏或者兴趣阅读,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尤其是阅读文学、戏剧作品时,需要用检索和分析式阅读结合,快速理解一个故事的同时,能找到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现故事是如何搭建的,作者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等。
如果是诗歌则要注意节奏、修辞或句法。
如果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类书大多是社科类书籍,最好是用检索加主题结合分析式方法来阅读,这样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聚焦。
用这种方法读书,我们不用逐字逐句、按书籍的篇章顺序来阅读,我们可以用检索法对书的目录、前言、后记、以及书评进行阅读,以此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和大致内容。
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读。
比如,读《人性的弱点》,全书分六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人际关系的技巧”,第二个章节“赢得他人喜爱的六个方式”,这两个章节是我需要重点学习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读书的时候就先从这两个章节开始。
如果你对“幸福家庭生活”感兴趣,可以先从第六章“幸福家庭生活的七个法则”开始阅读。
用这种打乱顺序的读书法阅读,不是要忽略掉其他的内容,用兴趣切入,能让阅读更轻松、更顺畅的进行下去,另外的好处是,我们不要被作者给出的信息所限制,吸纳新知的同时让视角更加外放。
如古典老师所说,“要在作者肩膀旁读书,甚至站在作者身后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用,要用就必须和原有的知识、经验有机结合,深入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如前文所说,把新知关联到自己的大脑知识网状结构中。这样学的东西才是有效的,才能在用的时候提取出来。打乱顺序的读书方法,是为了更高效的阅读,是为了直抵目标。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是建立在基础阅读和检索阅读法掌握的前提下的。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喜爱阅读,希望通过阅读改变提升自我,希望从书中汲取力量、技巧、方法、新知,了解以上读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勤加练习,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方法,爱上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用书籍、阅读、践行来实现自己的跃迁和升级。
“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行为”,读书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好好读书,用书本的厚度,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垫高自己人生。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收获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