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本书,杨本芬老人写的《我本芬芳》,书里面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书中的男主角吕医生待人时的原则——对别人要好,对自己人随便一些。
我听我父亲说,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人。在我父亲小的时候,遇上有远房亲戚来家里作客,奶奶会为每位客人煮三个鸡蛋来表示热情的招待。在上世纪60-70年代,物资匮乏,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处于贫穷中,鸡蛋是比较好的营养品,一般不会吃。对比之下,我奶奶一次性招待每位客人三个鸡蛋就显得比较奢华。好像是做客礼仪的缘故,客人一般只会吃两个鸡蛋,剩下的一个鸡蛋让我父亲幸运地获得了一次打牙祭的机会。
我的祖父母与《我本芬芳》里的吕医生是一代人,他们这一代人的普遍想法就是——对别人要好,对自己人随便一些。我之前排斥这样的想法,我认为这种想法就是通过勉强自己,委屈自己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心理学里的“讨好”。
现在我对这样的想法有了新的认识。
想帮助别人是人的天性,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是一种善良,这是人类很宝贵的品质。如果粗暴地定义为“讨好”,这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看待问题比较片面。
“讨好”与“善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分不开的。是“讨好”还是“善良”取决于给予方的感受。当你是“给”的人,你是不是感到真正的、纯粹的喜悦和开心,是不是没有功利意图的给予?如果是,那就是善良;如果不是,那就是讨好。
所以,你的感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