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为一种保护策略的合理利用
从严格保护到合理利用,驱动因素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有严格保护现实上的困难。在面积大、自然环境复杂的保护地,监管自然资源破坏行为的执法成本很高,加上生计压力、风俗文化等各种因素的衡量,完全禁止自然资源利用在一些地方是不现实或非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可行的管理措施,将资源利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个更切实的思考方向。
当资源使用者从生态系统的长期生态价值中获益,他们就更倾向于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例如在依靠渔获、林木等自然资源生存的传统社区中,当地社区对世代生活的环境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往往形成了资源利用的乡规民约,来避免竭泽而渔的行为。又如一些地区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从中获得经济收益,自然就有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些情况下,充分理解资源使用的人群、动机,了解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恢复力,形成共赢的资源利用规定和管理方式,就能达到一种良性平衡。反之,如果一味追求严格保护,通过强制手段禁止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那么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就会偏向于利益和风险的衡量,而不再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越是严苛的监督和惩罚,越促使资源使用者关注当下的利益,促进了高风险高回报的过度攫取行为。因此,将合理利用作为一种保护策略,实现可持续地利用,在一些情况中可能比严格保护更加有效。
当地社区往往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使用者,因此将合理利用作为一种保护策略时,常常会结合“社区保护”的方法。国际保护机构TNC、WWF、CI等带来了社区保护的理念,其核心是实现保护中的“权责统一”,承认当地社区作为资源使用主体的权利,动员当地社区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借助当地社区对家乡的热爱、丰富的乡土知识和经验、社区自发的组织和创新能力、特有的民间方法和乡规民约,来实现对自然资源利用行为的有效约束。
有不少保护案例,都通过合理利用的策略,达到了比强制保护更好的资源保护效果。例如在哥伦比亚,XX村制定了采集一种叫作Piangua的贝类的规则……反之,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介入引发掠夺性资源攫取的例子……(找万苏咨询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上一节中“合理使用”是普适的保护目标,“合理利用作为一种保护策略” ,却不总是适用的。随着合理利用概念的流行,很多保护工作项目不假思索将“发展生态友好生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写入项目书。这种思维其实是基于前文提到的“破坏-保护”的假设。然而,很多时候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来自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同时,可持续利用也不总是应该追求的保护目标。例如在森林管理中,一些管理方式可以达到可持续的木材生产和收获,但从生物多样性来看,这个森林生态系统却并不健康。
综上,相对严格保护来说,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能是一种更可行、更有效的保护策略,但是这种策略的选择、实现方式依赖对具体情况的扎实分析。
从以上三种合理利用的维度可以看出,落地的保护工作中,需要对保护理念有坚实的理解(而不是站队式、人云亦云的认同),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洽的目标、方法计划,否则难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摇摆不定,或是在更长时间空间尺度上思考项目时陷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