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为大家带来的是经典电影《美国丽人》,一部让你窥见比海更深的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电影。
1
记得那些海报上说过,"每一天都是你一生的开始?"是呀,只有一天不是,你死的那一天。
大多数人看过这部影片以及封面图之后,都会将它纳入洛丽塔系列里,然后弃之不理。但我认为,没有好好剖析一部影片就对其下定论,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极大损失。
大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往往只局限于中年危机以及大叔爱上萝莉的洛丽塔,并且认为这是一部悲剧。大众会这么定义它,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影片中许多情节无不在呈现这些标签。从开头VCR里男主的女儿想让男友杀死父亲、男主的旁白自述即将到来不知情的死亡、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主与妻子的性冷淡生活以及男主爱上女儿的好朋友到一见钟情、为其改变的地步……
但是《美国丽人》想要呈现给我们的难道仅仅只是这些吗?我认为绝对不是。
2
片中男主的家庭处于濒临绝望的边缘,女儿讨厌父亲,认为他不是一位模范父亲,见到年轻漂亮的女同学便一直盯着看,让女儿难堪;妻子讨厌丈夫一副成天死气沉沉、无精打采的模样,两人也早已没有夫妻之实。家中晚餐争吵过后,母亲与女儿的谈话破口大骂“瞧瞧你住的房子,我以前可没住这么好的房子”,扇耳光也让人触目惊心。一个只要有星星之火便有燎原之势的家庭,已让家中每个人都痛苦不堪。
而新搬来的邻居家中环境更是可怕,一家之主是一名中校,待人冷漠,邻居带上心意串门表达欢迎却被他怀疑推销;认为儿子犯错误而对儿子暴力地拳打脚踢,之后对儿子说“我这是为你好”。对儿子的不信任也让人惊讶,每过半年便要求儿子留下小便样本,检查有无吸毒,还曾将儿子送入疯人院,使儿子被他人叫做怪胎。值得一提的是,家中妻子神情抑郁呆滞、偶尔幻听、连声道歉,明明家里干净整洁却认为家里一团糟需要打扫。可以猜想母亲是被长期霸权控制下造成的精神压力。
一个是面临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是霸权控制下精神压力巨大的家庭,片中从生活日常的迷雾之中弥漫迂回缭绕的悲情交响曲,给观众带来另类的体验。
我只能借用204朋友圈发的言论来表达我的想法:世上大量父母都是生了不养,或养了不管,或管了不教,或错了不认,仗着自己在家中的绝对权力不把孩子当人看,长大后还拿着孝道的道德制高点对孩子进行降维打击。
父母的错要是需要孩子来指正多数不现实,因为你活得比我还少为什么我要听你的,这就是成年人的思维。父母有错,但是孩子说你你会听吗?这只是普通大众的缩影,不能一概而论。希望各位生孩子之前不是脑子一热,没有那份觉悟就停止把悲剧带到下一代。
3
当然,如果只从家庭解读这部影片也是片面的,影片的精神领域远在于家庭之上。影片中多次运用玫瑰暗喻,有人说是暗喻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有人说是导演想要让我们领悟的美。
男主在工作上受到新来的年轻上司不公平对待,生活中受尽女儿与妻子的看不起眼神,而对于他自己,早已觉得自己是心已死去的人。强颜欢笑、逢场作戏的他已经受够了这个社会,内心其实颓废不已、郁郁不得欢。
女儿不满意自己的胸部,从许久便一直暗自着手存钱准备隆胸,在知道别人偷拍她后却暗自内心欢喜;看似坚强的妻子沉迷于物质、追名逐利,可心里难受则拉上窗帘暗自哭泣以后扇打自己耳光,骂自己到停止哭泣。与房地产大亨私通后被丈夫发现,开始对自己进行鸡汤洗脑,试图杀害丈夫。
而女儿的好朋友安吉拉追逐游走于危险的性爱边缘,诱惑中年男主,吹嘘自己的恋爱史与性交史。编造谎言并且在同学朋友面前吹嘘自己,不惜让自己被骂婊子也沾沾自喜。
和男主的女儿珍妮成为好朋友也只是为了利用她来衬托自己的虚荣心。但当快要与男主性爱时,她才坦言自己是第一次,使得男主及时刹车。自卑的她明白自己害怕平凡无奇,所以才不断的追逐着那些梦幻泡影,但是自己却不愿承认。
中校平日鄙夷一对同性恋的邻居,怀疑儿子和男主是同志时,不惜将儿子赶出家门;却走在暴雨中来男主家找男主,试图告诉男主隐藏在他心里许久的秘密,湿哒哒的身体与男主拥抱时,试图去吻男主的情节,也让剧情有了惊艳的伏笔。
而里奇(中校的儿子)在父亲的压迫下学会了附和和隐藏,在外以打工的名义隐瞒着父亲自己吸毒的事实,拍摄自己认为美的事物,例如偷拍珍妮,鸟的尸体,随风飞舞的塑料袋,冻僵的女尸……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电影借用美国中产阶层家庭反射社会的种种不堪,刻画90年代的美国里活着不满缺陷的人们,描绘充满着金钱、性爱、压力、虚荣的腐烂社会。
人们追求于超我的境界,而不愿面对真正的本我,无法看到本我的丑陋,从而产生出自我的矛盾,压抑着每一位平凡人。
让我想起《巴黎圣母院》里说,“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瓦匠。”每一个看似美丽的生命却被无形的时间漩涡之中揭露得丑陋肮脏,或许这才是最孤独的人。
倾诉游走在这个社会之中形单影只、残灯败影的形形色色的人,已经难以用道德标准去评判电影里的每个人。我们没办法评判片中人物正与邪,只可以说任何一位平常人总会有自己的阴暗面。
在旁人看来,安吉拉十分的不堪入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让男主在颓废的生活中找回了自尊,燃起了作为男人的荷尔蒙,唤醒了男主已失望的一生,也悄然地改变了男主的人生轨迹。
里奇也是让男主思想有所觉悟的一名重要人物,里奇邀请男主一起吸毒的时候,被老板发现,老板问是不是要被炒鱿鱼,里奇却爽快的说不干了,让男主惊讶不已。相比之下,男主为公司辛勤工作了十几年,一直唯唯诺诺地苟活,只敢在背后咒骂上司,也不敢忤逆。
也正是他们让男主开始有了新的向往,做出了从前从未有过的决定,对生活对自己有了崭新的认识,在我看来,这多少算是他们引领着他慢慢顿悟。安吉拉在影片最后明白了自己无知和愚蠢的行为,也得益于男主的呵护。
4
电影里的里奇像是导演,而导演拍这部片的灵感源于空中乱舞的塑料袋,是导演在整一部片里想要传达的根源,也是最高境界。
“那一天很奇妙,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雪。空气中充满能量。几乎听得到,对吗?这个塑料胶袋就和我跳起舞来,像一个小孩求我陪他玩。整整十五分钟。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事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必怕。影片比不上亲眼目睹,不过它让我牢记这事。我需要牢记,有时候这个世界拥有太多的美,我好像没法承受。我的心差一点就要崩溃。”
我们都像随风飘舞的塑料袋,随社会的欲望而飘舞、拉扯,在无尽的涌流之中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最终失去了自我,却忘了万事万物之中被赋予的美,一切都好似苟活。
里奇所觉悟的美,教给了珍妮,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珍妮在电影前半部分的哥特式妆容也随着里奇的介入而消失。也传达给了男主“美的意义”,让男主有了生活的改变和死前的感慨。大多数观众们觉得里奇是里面唯一正常的人物,我不是很赞同,但看法都是因人而异的。
“听说人在死前的一秒钟,他的一生会闪过眼前。首先,其实不是一秒钟,而是延伸成无止境的时间,就像时间的海洋。对我来说,我的一生是躺在草地上看着流星雨,还有街道上枯黄的枫叶,或是奶奶手上纸一样的皮肤,还有我第一次看到托尼表哥那辆全新的火鸟跑车,还有珍妮,还有卡洛琳。我猜我死了应该生气才对,但世界这么美,不该一直生气。有时候一直看完会无法承受,我的心像涨满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紧抓着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着我,让我对我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感激。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影片中还有许多值得让我们探讨的地方,例如导演所说的美,杀死男主的凶手以及导演为何会宣判男主角死亡,中校与儿子每一次谈话中欲言又止暗藏着什么,里奇给珍妮看法西斯的碟子后珍妮的反应,场记中的采光效果、灯光照射和摆放位置以及男主从片头到片尾地位改变的的设计也是很赞的地方……
那么不说那么多,就留下悬念给各位鉴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