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立规矩,就是给孩子设定界限,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探索,这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样,建立在规则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至于立什么规矩,不同的家庭针对不同的孩子,立的规矩和界限都各不相同。 比如有家长要求孩子尊重长辈,不能和大人顶嘴,也有家长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偶尔顶撞大人也没事。
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准绳,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三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
不伤害自己,包括不有意伤害自己(不自杀不自残)、不无意伤害自己(注意自身安全);
不打扰他人,包括不打扰他人的学习、生活、情绪等,也包括不因自己的言行而给他人带来不便,更不能伤害他人。比如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不能打架斗殴等;
不破坏环境,包括不破坏有形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不破坏无形的人文环境。比如不能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满口脏话等。
当然,让孩子乖乖地遵守规矩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开始给孩子立规矩,我们就将面临孩子的各种挑战。为此,我们需要掌握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不能越界插手
什么是越界?《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那个智慧老人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天下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不属于“我的事”,你却要担心、插手,就是越界。
对此,海文颖老师在《接纳力》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极端越界的例子:
倩儿四个月的时候,因为妈妈需要上班,便请姥姥来照看倩儿。姥姥从医生那里得知倩儿的体质需要多喝水,于是上了闹钟,每个小时都喂倩儿喝水,还定量,倩儿不喝够姥姥便不断往倩儿嘴里挤水。后来,倩儿一看姥姥拿来奶瓶就条件反射似的紧闭双唇,死活不张开嘴巴。可怜的倩儿,七个月开始便秘,需要打开塞露才能拉出一些来。
有句老话叫“妈觉得你冷(渴、饿)”,如果大人总是以自己的感受出发,逼迫孩子穿衣服、喝水、吃饭,侵犯孩子的基本生存权,这就是典型的越界,孩子不反抗才怪呢?
给孩子立规矩,首先要尊重孩子,他们才会愿意配合你。
比如孩子喝水这件事,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感受,就不会主观地去设定孩子的喝水量和喝水时间,而是将水杯放在他够得着的地方,让他渴了自己拿着喝。
2、大人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制定规矩,要以身作则,大人和孩子共同遵守。
比如你要求孩子不能看手机、玩游戏,那你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整天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游戏;你要求孩子每天阅读一小时,那么你也该拿起书本看看。
不仅如此,大人也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最要不得的是由着自己或孩子的情绪来管教孩子,自己心情好时,孩子不守规矩无所谓,自己心情不好时,孩子不守规矩就重重惩罚;孩子破坏规矩时假装严厉批评,孩子一哭闹又立刻满足孩子……
要知道,孩子是很聪明的,如果大人总是言行不一,孩子就会学会钻空子,使你的规矩形同虚设。
3、根据年龄、发展特点设定适合的规矩
有人问,几岁开始要给孩子立规矩?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其发展特点和接受程度不同,那么我们设定规矩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带着两三岁的孩子看演唱会,要求孩子和大人一样安静地听,那肯定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么小的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根本坐不住。
让1岁的孩子像5岁的孩子那样乖乖坐着吃饭,还不能抓玩食物,那也不现实,但是如果6岁的孩子吃饭还到处跑、玩食物的话,那就是大人管教不严了。
又比如,让2岁的孩子分享他最喜欢的玩具,那是在破坏他的物权意识,而不是立规矩,但是如果6岁的孩子还不愿意给朋友分享他的玩具,那父母确实要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了。
4、慎用惩罚和奖励,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给孩子立规矩时,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恐怕就是惩罚和奖励吧。比如,今天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那就惩罚他不能吃晚餐;明天想让孩子好好练琴,那就奖励他多看一集动画片。
惩罚和奖励都是借助外部的约束手段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这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可能管用,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发现,惩罚好像让孩子越来越皮了, 奖励也慢慢满足不了孩子了。
要让孩子真正地遵守规矩,必须让孩子明白规矩的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准绳,最终依靠自我约束——即自律来维持这些行为。
最好是让孩子承担不守规矩带来的自然后果,比如,孩子玩了玩具之后不收拾,说了多次也不听,那么我们也不必帮他收拾(如果影响到自己就把玩具扫到一边),等下次他找不到玩具,他就知道不收拾玩具的后果了,这时你再跟他一起制定收拾玩具的规矩,他才会更乐意去听。
如果可能造成无法承担的后果,比如违反交通规则,在电梯里蹦蹦跳跳等,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观看宣传教育片、反复提醒等方法来告诫孩子。
5、不要带着情绪管教孩子
刚开始给孩子立规矩时,孩子肯定会反抗,这时,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忌带着情绪管教孩子。
比如,约定好看电视的时间,可是到时了孩子却仍不愿意关电视,这时,我们可能会很生气,甚至愤怒地打骂孩子。
此时,孩子很可能会很害怕,觉得自己不好,同时也自责,自我价值感降低。
明智的做法是,提前5分钟提醒孩子快到时间了,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到时了孩子仍不愿意关掉电视,我们先深呼吸两口气,冷静下来之后,再温和、坚定地告诉孩子:现在必须关掉电视。
尽量在平静、有爱的状态下坚持规则和界限,这样孩子就只需要调整行为,自我价值感不会受到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规矩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跟孩子不断地沟通、磨合,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孩子哭闹、反抗,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们要允许孩子哭闹,接纳他们的情绪,也要坚定信念——立规矩,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的界限,在安全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做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跟着孩子的成长步伐不断学习、前进。
时刻提醒自己:我没有权利惩罚一个和我享有同等地位的人,但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意愿,但我有义务不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