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产品都在追求“爆款”,不管是卖衣服、搞餐饮还是互联网应用,都想产品一投放到市场,就能立马引爆。
《引爆点》这本号称互联网营销必读宝典,介绍了三个引爆法则。
1.个别人物法则
产品推广过程中,专业销售人员只是负责初期刺激市场,真正关键的是投入市场后用户自发推广的效果。先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么几类人:
社交狂,经常是各种聚会活动的发起者,微信好友几千,而且你的很多朋友都来自于他的圈子。
分享狂,乐忠于分享他的消费行为和使用感受,然后成功增大你跟随消费的概率。
发烧狂,比如车、数码产品、美食等。他的建议在你心里非常权威。
书里把这三类人定义了三种角色:
“联络员”:负责传播。
“推销员”:负责决策引导。
“内行”:提供专业性。
分析一下手机产品的引爆共性:
高大上的产品发布会+极具个人色彩的创始人+死忠粉丝,这是最好的联络员和推销员。
各类数码垂直网站、发烧友的开箱测评,通过高清照片和测试参数,承担了内行角色。
各类媒体报道、微博大V转发和知名自媒体图文推送,典型的联络员。
所以引爆一个产品首先还是通过人,并且要覆盖到具有这三个角色属性的人。
2.环境法则
引爆的第二个关键条件: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用户环境。
雷布斯的名言:“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其实也是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
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例子:
一个专为高血压人群做智能手表(可随时监测健康)的公司,技术非常牛,花费大量资金把防水性能做到业界第一——可以水深20米防水。
这是典型的忽视了用户环境——高血压人群根本不可能潜水这么深,他们为什么要买一块潜水20米的手表?
再往大了说,如果没有智能手机、4G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拿什么颠覆用户的消费习惯、支付习惯和社交习惯。
3.附着力法则
引爆的第三个关键条件: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有没有附着力。
在娱乐圈这一招用的最熟练,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八卦新闻:
XX电影明星爆出绯闻、XX节目爆出XX明星耍大牌等。
实际上这些新闻不过是为即将上映的电影或者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增加传播的话题性。
再看几个互联网餐饮的例子:
黄太吉煎饼:美女老板娘开宝马送外卖;
雕爷牛腩:500万买配方、不准家长带12岁以下的孩子入内;
叫个鸭子:本身名字就很有话题;
这些话题就是产品传播的附着力。
除此之外,产品还有一个强大的附着力---产品的代言人。
这里的代言人不是指明星代言,而是乔帮主之于苹果、雷军之于小米、老罗之于锤子、董明珠之于格力。
现在格力产品广告已经用董小姐取代了之前的成龙,因为她在公众的形象就是敢说敢言,雷厉风行,无形中给格力的产品增加了可靠的附着力。
当然她和雷军的十亿赌局,以及做手机吹的牛逼也为格力增加了话题性的附着力。
现在终于理解聚美优品为什么要自家的帅哥老板“为自己代言”了。
在产品投入市场前,先创造一个合适的附着力吧。
《引爆点》这本书买了一年了,最近才一口气读完,书里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性比较强,推荐!
(后续我会按照这些方法,并结合自身的产品进行推广,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