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老师讲的木头的故事,一直萦绕心头。留意每日形形色色的人们,“铤而走险”在生活这把杀猪刀的刀刃上,无奈地竭力为自己树立着个性的、独尊的样子。
不禁同情起那块一木二用的木头来了。本是同一块木头,一部分被雕刻成佛像,万人瞩目,另一部分却被做成了地板,受尽众人的踩踏,地板木失衡的质疑,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我们本出自同一块木头,为什么我被踩在众人脚下,而你却高高在上?”非佛像叹惜,恐怕谁也不会去悟那“第四季”的艰难:“你怎么只看到你我现在的样子呢?难道你不明白我曾受尽了千刀万剐的折磨,才成得这佛像身,才换得来今天人们敬仰的目光吗?”
是啊,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在《易经的奥秘》中讲到的《三季人》的故事,不正可以对此诠释一二吗——夏虫是不知道有寒冷的冬天的,它的生命只局限在春夏秋三季之中,根本见不到刺骨的冬天就终亡了生命,它怎会理解得了雪霜之中傲立的梅花,绽放出的除了绚烂还有勇气、倔犟和坚韧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只有经历过冬天的洗礼,“来春”才会格外的美好。佛饱受了雕刻刀无情地雕器,才挺得起光芒四射的尊严。而木板从未经历雕刻刀的锋芒,怎懂得佛的尊贵呢?!
“人啊,认识你自己!”
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盘整不清的问题“我是谁”,狠狠地砸了过来,不是我多么哲学,我仅想不落俗套,却百般挣脱不得——比海明威笔下那位渔夫似乎还要疲倦上百倍千倍……
苏格拉底的“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仅仅是个谦虚吗?
那句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认识你自己”也该不会说说而已吧?
不然怎会有那么多喜欢深思的哲人对此的追随呢?还有那无数如你我般市井的俗人对此的好奇呢?
有生之年,如何去得掉三季人的俗套,不要再家长里短的混沌?当初苏东坡见佛印旭日下打坐热气腾腾地像坨屎,而佛印却说东坡兄像一尊佛。为什么?因为佛印心中有佛,他以佛眼观世界,所见之处,处处是佛。连东坡兄都赢他不得,我们争的个什么劲啊?修为够了,一切都看清了,还何愁不尊呢?
【作 者】许彩凤
【导 师】王玉印
【分 舵】图腾阁
【总舵主】焦 杨
【分舵主】牛长城
【导图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