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蚌埠8月9日电(通讯员 昌睿 杨琦)80年前,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全中国;80年后,带着一份敬仰虔诚之心,安徽财经大学“淮上之珠红色行调研小分队”来到了蚌埠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以志愿讲解员的形式,缅怀历史,致敬英雄。
图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中青网通讯员 杨琦 摄
铸就方略决胜江南大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进行战略追击的重要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创造了重要条件。
馆内的讲解员向团队成员们详细地介绍了孙家圩子,一幅幅领导人在这个小村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为了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移驻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孙家圩子,这个淮河岸边的小山村,一度成为渡江战役军事指挥中枢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
图为队员们在活动数天前接受馆内讲解员的培训和指导。中青网通讯员 昌睿 摄
志愿讲解重述革命故事
7月7日下午,实践团一行8人怀着敬仰和虔诚的心走进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寻觅小村的昨天,追寻历史的足迹。小小的馆内集聚了许多前来瞻仰烈士的人们,志愿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讲述烈士英雄的光辉事迹。
此次的讲解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将星耀珠城、淮畔定方略、决胜千里外、利剑向江南、送君过长江,每一部分都有着它独特动人的故事,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70年前,这个小村庄迎来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办事机构等工作部门,在村民的帮助下,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讲解过程中,有篇文献提到了84岁的孙本忠老人,他说解放军对村民非常好,每天早上都为他们打扫院子,张震看到我用来系裤带的绳子断了,就随手拿了根军皮带给我。
不过参观途中也发生了一幕令队员们哭笑不得的事,一位参观者疑惑问道渡江战役是不是1945年,这本来是个必须牢记的时间啊,这说明一些人对这段历史还是缺乏了解的,弘扬红色文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因而实践团的年轻志愿者们的任务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不是仅仅流于形式。也许一些人认为这些志愿者们只是为了敷衍任务,但是要知道,他们从准备到付诸行动花费了不少心血。
“大家看,这是陈毅写给妻子张茜的家书,坐在去往合肥的火车上,陈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对妻子充满深深思念的家书”,顺着志愿讲解员的目光,大家看到一封字迹清晰的书信,开头一声昵称“茜儿”是多么的显目,多么的饱含深情。“在解放全中国的重任面前,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暂时将自己的家庭放在一边,毅然奔赴战场,难道这样的英雄不值得我们去铭记吗?”一位志愿讲解员这样说道。
图为志愿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馆内历史。中青网通讯员 杨琦 摄
虽然短短十几分钟的讲解就向参观人员展示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孙家圩子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这些革命先辈们对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远远不能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来说明。讲解员是一个神圣的工作,他们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用最朴实简单的话语传播不平凡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永不凋零
团队成员都表示,这次志愿讲解员的经历,让他们收获颇丰,他们对优秀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纷纷表示,他们要做身边人的志愿讲解员,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团队成员赵伊然感慨道:“我觉得红色文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红色文化永不凋零,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馆内的讲解员张艳向调研小分队的成员说道:“我从事讲解工作五六年了,但是每一天的讲解我都觉得很有意义,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蚌埠的红色历史事迹,弘扬红色文化。”
图为淮上之珠红色行调研小分队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中青网通讯员 昌睿 摄
八十年过去了,有一种声音,穿透了历史的时空,在这个小村庄上激荡和飞扬,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在志愿讲解中,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渡江战役的指挥实施过程,对这段峥嵘岁月有了更深的感悟。英雄虽逝,精神永在,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传播和弘扬先进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或许是新时代赋予这一代青年人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