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香蕉小酒窝
读到小孩子的课文里有一句“but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窗外的新绿涌入眼前,老家的那一片绿是否更鲜艳欲滴呢?
城市是一直喧闹的,但走在路上的一个个村庄都极其类似,安静得只剩下燕子呢喃,蜘蛛结网。年轻人需要求学、工作、生活不得不外出,外面的诱惑也足够花哨。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让多少人掩面。
又是梅雨时节,缠缠绵绵的雨打湿了挂在墙上的腊肉,春笋冒着尖儿,农人忙着春耕,枇杷怕是也探出了小个头吧?
你的老家是什么样子呢?
老房子
大山里多的是柴火,入冬烤火闲聊是冬天最温暖的记忆。村里的男人女人们围着篝火,扯着嗓子拉家常,谈天说地。那个时候我总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只记得屋子里都是烟熏的味道,腊肉在火上烤焦得冒油,火堆上的搪瓷茶缸里烫着番薯粉,还有等着等着就烤焦的芋头、小笋、花生、橘子。
老墙角总是会长起青苔、小草,刚好是过家家的美味菜肴。还有的会有白白的墙灰,刮下来用洋火可以点着。
黄昏坐在门口的青石板上,有时候看山雨阵阵,有时候等天黑,想着山那边是个什么地方,爷爷驼着背教我唱“月亮公公,跌了鼻公(鼻子)···”
老人家会给自己准备寿材放在楼上,小时候不懂得害怕生死,常常和小伙伴躺在还未刷漆的棺材里躲迷藏。我常常在想,那些摇摇欲坠的房子里的柱子,楼板是不是会和棺材一样发霉腐烂。
大山
我常在寒假躲在家里大半个月并不觉得无聊,没有电视网络的打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常见的姿态。你可以爬到山顶头,看片片梯田;也可以仰头等竹林风穿过发迹;还可以还可以吓吓啄木鸟听听泉水叮咚。
春天里红艳艳的杜鹃、蜂蝶缠绕的山花,掐得出水的蕨草,一茬又一茬的野草莓,燕子歌唱,虫儿呢喃,都在大山里。
井
村里有大大小小的井,出门劳作的人们不用带水,因为到处都有泉眼。小泉眼用石头一堆砌,旁边再放上竹筒便成了公共饮水间。如果闻习惯了自来水的氯气味儿、消毒水味儿,你是不知道畅饮山泉的欢乐,而与水为伴的豆腐、水酒自然就也会有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