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件我自己的经历:就是今年10月下旬,我决定参加一场11月下旬的考试,但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后,我却一边告诉自己要努力,一边又在行动上纵容自己,特别是在临近考试的那几天,虽然特地请了年假在家,但不仅上午几乎整个睡过去,还时不时刷起微博看起视频,让无聊的消遣占据有限的复习时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你们是否也有过在大考前疯狂刷剧、在求职面试前通宵狂欢等“作死”行为?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自我妨碍”,书中的解释是“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而其本质其实是人们对于自尊的一种自我保护。
当有的人面对一项挑战时,就会想万一自己用尽全力仍然失败了,那别人肯定觉得是自己能力(内因)不行,这样就会严重有损自尊,倒不如在事先给自己设置一些客观阻碍(外因),这样即便真的失败了,也能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借口,让自己不至于那么难堪。简单的说,就是认为“全力争取而失败”不如“因耽误而失败”。
回到我的这次考试,其实当时的心理确实如此,首先,这是一次竞争大且有难度的考试,其次,我满打满算只有35天的时间复习,所以我一开始对结果就并不抱有乐观心态,认为失败的几率大于成功,因此为了避免失败情况下的自尊心受挫,便采取了一系列“自我妨碍”。
可是,“自我妨碍”绝非一个好方法,无论是在事情的完成上还是在自尊的稳固建立上。
首先,“自我妨碍”由于在行动上给自己设置了阻碍,而影响了正常进度,比如该复习的没复习,反而会使失败几率增大,而一个人在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渴望成功的,这就形成了矛盾。其实不妨反过来想,虽然“自我妨碍”减少了付出,但我们始终还是有所付出,那么为了让付出不至于更大几率被浪费,不如想办法稳住成功率。
其次,“自我妨碍”短期内可以通过找借口维护自尊,但如果一个人长期“自我妨碍”,那么他的借口便会成为笑话,别人只会说他“干啥啥不行,就知道找借口”,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对于自尊心强的人,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自我妨碍”却会导致事与愿违,无疑是给自己挖坑,同时,不成功的次数多了,你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自尊心本没有错,但要懂得如何去正确地有效地维护它。“自我妨碍”作为一种逃避的方式,在我们面对挑战和竞争时,最多只能使人获得“一时之快”,但要想取得进步、获得更大的成功,还是需要直面我们能力的不足、性格的弱点,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愿我们在今后少一些“自我妨碍”,多一些“全力以赴”,相信结果不会辜负努力,相信肯定与尊重都会随着努力一同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