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表姐,是我眼里,最能折腾的一个人。
毕业那年,她放弃了她爸妈给她托关系找的大学里的一个行政岗位,和男朋友一起跑到北京,从一无所有开始打拼起来。
我阿姨被气得半死,说她不知道好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闯,迟早要碰一鼻子灰回来的。
没想到我表姐在北京一呆就是五年,不但没有回来,反而做到了一家外企的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后来,她所在的公司要扩张,要去她老家所在的城市开分公司。公司问她要不要回去,如果回去的话,给她当分公司的总负责人,薪水不菲。
我姨妈觉得表姐年纪快三十了,也该结束在外面漂泊的日子了,就极力劝表姐回来。
可是表姐不但没有回来,反而辞了职,决定出国去读书了。
那几天我姨妈天天又哭又闹,想不通自己怎么养了这么叛逆的一个女儿。她的其他同学朋友都开始带孙子了,我表姐和好了七年的男朋友还不想结婚。
我表姐认真地和姨妈谈了一次话,说她觉得自己还年轻,要趁这段时间多学点东西,以后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我姨妈说服不了她,只能劝她在国外的时候,好好照顾自己了。
我听得百感交集。
在我身边有很多女孩子,明明才二十多岁,就开始担心自己以后嫁不出去。所以每天把最多的心思都花在怎么打扮自己,参加各种相亲,却从来不会想办法,去再学点东西提升自己。
她们希望自己能够抓住青春的尾巴,吸引到一个还不错的男人,安安稳稳过好下半辈子。
可是很多时候,决定两个人是否能走完一生的,并不是年轻时候让人惊艳的美貌,而是你日积月累的气质和修养。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段话:“每天忧心忡忡自己能不能嫁的出去,25岁之前不嫁是否在婚姻市场上就卖不到好价钱的人,其实归根究底,都是默认自己只剩下年龄和生育优势,这些人凭什么觉得25岁脑子空空如也的自己就一定比35岁知性成熟独立自主的女生能嫁的更好呢?”
在这个时代,每个女生都能独立养活自己,我一直觉得这样的独立会给人一种底气,让她们不用匆匆忙忙地找一个人结婚生子,而是真正遇到自己喜欢的人。
只可惜,很多女生还是一贯地认为,自己30岁还嫁不出去,就很掉价。于是相亲时畏首畏尾,像等人来挑选的罐头。
殊不知,这样的心理,嫁出去的可能性才更低,而且,婚后的幸福,也难以保证。
如果气定神闲,不把年龄当回事,好好享受恋爱,获得幸福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2
最近在很多公众号的文章里,都能看到35岁的职业危机。
很多用人单位,完全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很多人觉得,自己30岁一无所成,真是个完全的loser。
可是人的际遇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兜兜转转,不停地尝试自己的兴趣所在,一直到三四十岁,甚至年纪更大,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并擅长的是什么,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相信了35岁危机这个理论,并且已经过了35岁,那是不是意味着,你一辈子都不会去尝试了,然后守着这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我朋友圈里有个姐姐,就是在35岁时,发现自己想做一个心理咨询师,所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那份稳定的职业,出来学习心理学,现在,找她做心理咨询要预约,而且是按小时来收费了。
当时她辞职的时候,也有过迷茫。如果做不好,以后怎么办?毕竟,她已经不年轻了,有家庭和孩子,跌倒了,爬起来的速度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了。
可是她说,一来,自己了解过,确实很喜欢这个职业,二来,她说,自己做过调查,随着现代人压力的增长,现在对心理咨询师这一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她觉得自己一定能做起来,所以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以前的积累,从零开始。
所以也许很多人认为的35岁终点,对某些人来说,只是他们的起点。区别在于,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反而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付出努力,最终,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六六,在前半生写了很多精彩的作品。作为一个作家,她有很多本畅销书,都是再版了很多次。作为一个编剧,她的很多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广受好评。
就在她的事业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她却突然选择离开影视圈,去学中医了。
现在去看她的博客和公众号,会有很多和中医有关的知识。据说她的亲朋好友得了什么疑难杂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找她治疗。
看她的文字,有一种大气的豁达。她觉得现在很多人生病,都是心病,整天纠结气闷,搞得身体里血气不通。
她帮人治病,很多时候顺着病人的思路一理,把病人心里那个结解开,病就好了大半。
记得有次乐嘉访谈她,说认识她的这几年,她每一天都在学习。这样的人,不但不会遭遇中年职业危机,即使在新的领域从头开始,也很快就能超越别人。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35岁职业危机,也不过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放弃了学习,运气好在一个好的公司里,温水煮青蛙,等年纪稍大,再想跳出去的时候,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最后面临被淘汰。
可是要知道,带给你危机的,真的不是你的年龄,而是你自己。
3
村上春树33岁的时候,才开始写作。
从开始写作那天起,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吃过早点以后,就开始持续写作4个小时。
写完之后,出去跑步10公里。跑完回来,做一些翻译工作。下午两点之后,做一些相对轻松的事情,比如读书,看电影。
晚上九点,他必定上床睡觉。
这样的作息时间,他保持了35年。终于,他成了日本最赚钱的小说家之一。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是和村上春树不同的是,他们的爱好都坚持不了多久。
去年我和几个同学约定,我们一起做一个公众号,我们刚好七个人,每个人只需要一周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每天都发文了。
我朋友圈里有很多一天写一篇甚至两篇文章的人,所以我觉得,一周写一篇,真的不算多。
第一个月,我们都坚持了下来。第二个月,有个小伙伴外出旅行,所以没有写文章。有个小伙伴要加班加点地赶项目,每天工作到12点,所以也没有写。
就这样,后来每个人都好像有了做不完的事情,渐渐地,除了我,没有人再写文章了。
过了不到三个月,我们的那个公众号就变成了一个死号。
时间是有复利效应的。很多人做一件事情,三个月看不到任何回报,就放弃了。
有些东西,是短期内无法立竿见影的。可是坚持下去,等到能见影的时候,回报会比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事情大很多倍。
根据10000小时定律,假设你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要成为一个领域內的专家,也需要10年的时间。
10年时间,足够让人从一个鲁莽而激情的年轻人变成一个淡定平和的中年人。但是你的经验和智慧是否因此增长了,和你这10年里的努力其实是成正比的。
其实我身边很多中年人,在他们身上,是看不到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只因为他们年轻时候的积累,让他们变成更专业和沉稳的人,去到哪里都吃香,这才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4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年龄从来不应该成为束缚一个人的借口,只有不想努力的人,没有不该努力的年龄。
摩西奶奶76岁才拿起画笔。真正想要折腾,多大年纪都不算晚,现在开始,也还来得及。
不要等到10年后,别人的树都长成了一棵苍天大树了,而你的却一直没有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