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踏青的四月天,也到了祭祀的清明节,想跟大家讨论一个困扰了我十几年的问题——生死观。
死亡,在我的成长环境里是个禁忌词,小时候有长辈离世时,每当我想了解关于死亡的更多信息,大人就像我要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迅速的制止。我不再向他们了解更多,但越长大心里却疑惑“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拼命读好大学”“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从高中到现在,对于生死的理解越发深刻,看到了死亡的痛苦,也明白了活着的坚韧,不再纠结生死,而是越发敬畏生死,就像今天是我在世的最后一天。
最近陪小家伙阅读,我特别喜欢一本丹麦作家写的《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是一本讲因为爷爷离世,小孩子产生的对生死的各种思考。小家伙很早就跟我问过“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会去哪儿”“还能看到家人吗”。。。之前我也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抑郁了,认为那是个有点危险的话题,现在想想,只是因为我没想明白,也说不明白,担心对他有不好的影响。我们开放的谈了几次,氛围从一开始的谨慎到后来的平静,对生命越来越充满期待与探索。
我之前很害怕,怕默默的老去,怕痛苦的死掉,怕灵魂漂泊不定,对生死的焦虑让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十几岁的时候莫名其妙关注哪种死法不痛苦,在二十几岁就想一下子变老,哈哈,虽然人畜无害,但满身的负能量足以杀死百米以内的蚊虫了,能好好的活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现在来看,我活在太多消极的假设里,假设一生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假设死亡的过程百般折磨,痛苦不堪;假设灵魂孤苦无依,魂飞魄散;我对自己大脑的黑洞深深无语,怪不得有时看路人有种行尸走肉的感觉,不带脑子出门,我不也是行尸走肉嘛。没有脑子,只能靠小心脏感知这个世界了,理性的人都躲不开情绪的围困,何况那时感性的我,简直就是活在深深的情绪里。虽然读各种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解决焦虑的书,可治标不治本呀。后来才发现,我待大脑如路人,大脑待我如恋人啊。只是当时我不知道大脑由三部分构成,本能脑提示我避开危险,保证我的生命安全;情绪脑负责产生各种情绪,提示我生长的方向;而大脑皮层擅长整合,是理性的源泉,虽然是个好东西,但贵在主人得主动打磨。“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物本没有态度,而经过我们不同的信念加工,却有了不同的意义”,确实是,我误解了情绪的善意,更忽略了大脑的关爱。
一路走来,发现真正的年轻并不只是美好的肉体,更是有趣的灵魂;真正的死亡,并不只是肉体的衰老腐朽,更是心灵的停止生长;真正的漂泊,并不只是灵魂的居无定所,更是对自我的随意放逐。死亡,如平静的道别;活着,如有趣的追逐。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番外篇:
既然决定好好活着,你总该为自己美好的肉体和有趣的灵魂支持些什么,比如给肉体买些安全保险(身边都有做保险的朋友哈);带灵魂参与灵魂间的活动,比如好好工作、有效阅读、参加社团活动。。。总之就是多为社会做贡献啦。多用脑子最外层的大脑皮层做深度思考,想要做个智慧的老人,除了年龄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转化智慧星火的原材料得备足,多吸收,多思考,多输出,多转化。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