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下是第十科「瑜伽師所作」分三科,第一科「問」。子十、瑜伽師所作(分三科) 丑一、問【問: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這是修止觀的人修禪的人,他做出來幾種事?「凡」者總也。總起來有多少種是他所做出來的事情?他做出幾樣事情來呢?丑二、答(分四科) 寅一、標【答:四。】 這個第二科是回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徵」。回答是有四種所作。寅二、徵【何等為四?】 這是「徵」。「一所依滅…」。這下面是「列」,列出來這四種寅三、列【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 這前面也都講過了這是「列」。下面第四科是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初二種」。這個「所依滅、所依轉」放一起解釋。寅四、釋(分二科) 卯一、初二種【所依滅及所依轉者。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所有麤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 「所依滅及所依轉者」,這兩種所作是什麼意思呢?「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就是說這位修行人他不懈怠,他精進地「修習瑜伽」的止觀,修這個「禪的作意」。 因此「所有麤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就所有的這個煩惱,煩惱是沒有堪能性、不調柔,多諸苦惱,所以稱之為「麤重」。「麤重俱行所依」就是我們的這個煩惱,在十種相上生起的煩惱,這個煩惱與所依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這個身體,身體就是五種色受想行識合起來,總名為身,就是所所依。這個煩惱和所依在一起,它不能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煩惱的,不可能是這樣子。所以它們是在一起活動,在一起活動因為你常常地修止觀來調伏它,所以這個麤重的煩惱在色受想行識上面「漸次而滅」,就是逐漸地有次第地就滅除了。不是說一下子就滅除去逐漸地由重而輕,由多而少,漸漸地就滅除了,這叫做「所依滅」。這個所依滅是這樣意思。 「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這就是「所依轉」。「所有的輕安」你有這個煩惱的活動,就使令身心是粗重的。你若滅除去煩惱的粗重呢,身體就有輕安的感覺,身輕安、心輕安,就有這個輕快的感覺。而這個輕安也是與色受想行識在一起活動的,所以叫做「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這輕安也是由微細不覺知的這種輕安,逐漸地感覺到有輕安,也是由微而著,由小而大,這樣子漸次就現起了。「轉者」起也,就現起了。「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是這樣意思。就是煩惱滅了輕安現起了。你修止觀這是兩種成績,這是兩種「瑜伽所作」。卯二、後二種(分二科) 辰一、能淨所依【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這是「後二種」一共是四種,前兩種說完了,這是說後二種。分二科,第一科是「能淨所依」。「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這也是瑜伽所作。這兩種瑜伽所作是什麼意思呢? 「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謂或有遍知所緣」這個所緣就是所緣境。所緣境就是蘊處界、或是蘊界處、或者緣起,就是這些所緣境。這個「遍知」,或者是麤,「厭下苦麤障、欣上靜妙離」有厭、有欣,這樣子「遍知」,這樣子普遍地去觀察。或者說苦、空、無常、無我,用這樣子的智慧去「遍知」,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十八界、十二處。或者止觀這個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遍知所緣」。這樣就是修止觀,叫做「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前面有解釋。就是你歡喜在所緣境上修止觀有歡喜心,有歡喜心能推動你精進地「遍知所緣」去修止觀去,就是這樣意思。「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就是「與所依滅所依轉作上首」作一個根本的引發的因緣,由於你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關係,就引發出來「所依滅、所依轉」。所以「所依滅、所依轉」是所生法,這個「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因緣。由如是因緣而有這樣地所生法,也就是一個因一個果。也就是「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能作的,「所依滅所依轉」是所作的,就成就了這樣地所作。 「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這以下就是解釋前面這一句話。「由此遍知所緣和愛樂所緣」的強大的力量故「令所依滅令所依轉」,是這樣意思。這就叫做「能淨所依」。這一段是「能淨所依」能使令你的色受想行識清淨,主要是令你心清淨把煩惱滅除去了。辰二、得善清淨【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令遍知所緣得善清淨,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這是第二科「得善清淨」。這或者是有的人,他的「遍知所緣」、他的「愛樂所緣」,用「所依清淨而為上首」。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了就是沒有粗重有輕安了。這個時候使令你的「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清淨」了,互相展轉清淨,我清淨你,你也清淨我,這個意思。 「由此所依清淨增上力故」,由於你的所依的色受想行識沒有煩惱了,有清淨的功德,這個清淨的強大的力量故「令遍知所緣」,令你這個止觀也清淨了。「遍知所緣得善清淨,及愛樂所緣」的這個願望,願意斷煩惱、願意修學聖道,這個也得清淨。因為這個愛樂所緣還是你的色受想行識,你遍知所緣也是你的色受想行識,所以「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故。 「於其所作成辦時轉」。「於其所作」的,就是「所依滅所依轉」這兩件事成辦了的時候,那個「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清淨就現起了,就是「於其所作成辦時轉」。丑三、結【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這「四種瑜伽」是修瑜伽師的人所做出來的成績。結束這一段。(201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