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用吗?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人都被别人提问过,或者有段时间也自问过。在如今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不然这两年的为知识付费的课程也不可能如此火热。当然,如果从经济角度来分析问题则可能会出现偏差,的确满腹学识的知识分子的收入可能未必赶上大字不识一个的卖猪肉的大叔。不过,我还是一个读书有用论的支持者,所以今天就要来谈谈如何让读书真正做到有用?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实用类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边读边做笔记,也学了几篇读书感悟。但是说实话,这本书并不好读,假如在心绪不宁或嘈杂的环境下我是读不进去的。所以,我在想有时候哪怕是一本实用类的书籍,比如指导人们阅读的书籍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轻松易读,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阅读呢?死磕到底,对我来说可能会很痛苦,丧失读书的乐趣。
直到上周四,我无意间在豆瓣同城发现《完全写作指南》的现场拆书活动,对此很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与此同时粗读了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对了》才了解不是每本书都需要从头到尾阅读,哪怕是它是一本好书。我们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还需要把书中有用的知识联系到你的旧有经验,然后进一步指导你的行动。
所以说,读书不仅有用,更要有“用”(动词)。只有你经常去用,才算是真正有用。
在昨天的现场活动中,来自杭州的三级拆书家小丫老师让我们阅读《完全写作指南》的几个片段,然后指导运用“RIA便签法”拆书。
第一步R(Read),阅读并且摘录原文。通常我们不需要通读全书,只要截取几个片段即可。
第二步 I(Interpretation),将原文用自己的话重述,写出我的理解是什么。
比如,昨天在阅读《完全写作指南》的第194页的“社交媒体更新状态”一章节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不必全部把整节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而是把自己不知道的或做的不够好的东西,也就是有用的新知描述出来。我在原文中提炼出了自己碰到的新知那就是:要在社交网站上获得好的体验必须积极更新。
第三步A(Appropriation),划分为为A1和A2,描述自己的过往经验和思考下一步怎么应用。
在A1的描述中,我的过去的做法是要么在一天中很勤快地发朋友圈,要么很久不发,朋友对你的认识不是持续性的。
发朋友圈还是一件小事,毕竟好朋友还是需要线下多联系。
在A1描述经验中,我认为简书上,博客上的写作也算是类社交媒体。我在去年的时候开始在简书中写作,但是时断时续,在刚开始阶段更新比较频繁,积攒了几个粉丝和“赞”,但是后面空置了很久,直到最近才断续更文。所以收获的粉丝数和点赞很少。
在A2阶段我认为,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要获取粉丝和点赞数量,必须持续的更文。持续更文是必须的,那么获取粉丝和点赞数量是不是更文就可以了呢,仔细想想也不是,应该是更高质量的能获得读者喜欢的文章才能吸引别人关注你,给你点赞。
搞清楚了获取别人关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持续更文,第二高质量文章。所以,接下来就要分析怎样持续更文又保证高质量的文章。
对我来说,擅长写怎样的文章,而且可以保证持续输出?近阶段恐怕最能保证两者的就是读书笔记或书评了,因此现在要保证每天有输入,也就是每天有阅读量,硬性规定不管多忙都要保证30分钟的阅读量。每天30分钟阅读时间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在现阶段写书评或读书笔记一定要注重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切忌空谈,所以宁愿抓取一个有触动的片段而写,也不能假大空。
第三步,至少保证每周一更。这是最低的要求 ,也是鞭策自己多读书,平日多思考的一种激励手段。
通过“RIA便签”拆书法,我不仅仅在阅读中获取了知识,关键是把知识用到了实际经验中,通过两个A的步奏,分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所以第三张便签纸A2的内容,就成为我的行动指导。
读书有用吗?我还是觉得有用。读书有“用”吗?以后要多“用”,只有用得到的知识才算是落袋为安,当然了,“RIA便签法”更加适用于致用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