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水浒系列 — 第四章 从来不冲动的林冲 现实的无奈

 第一节 无奈的选择

  高衙内第一次调戏林冲妻子,可以说是出于误会。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其实,公心而论。林冲当时的表现,并不窝囊。谁处于林冲的位置,也不会比林冲作的更好。从某种意义上,林冲当时做出的选择,就是最佳选择。

  所谓上去打高衙内一顿,那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高衙内,是能随便打的人?更主要的是,高衙内一看是林冲的妻子,马上就表示知错了。虽然高衙内没有亲自给林冲道歉,但是也马上站到一边去了。关键是,高衙内的狗腿子,都争着给林冲赔不是,也把高衙劝走了。

  从这层意义上,高衙内也算给了林冲面子。林冲对他表示一番要教训的样子“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也挽回了一些面子。从情感而言,谁也觉得应该把高衙内打一顿。问题是,高衙内是随便可以打的人吗?

  所谓林冲应该打高衙内一顿,那纯粹是事不关己,随便乱支招。因为打了高衙内,会有什么后果?那是明摆着。林冲一拳下去,高衙内只要往地一躺。林冲怎么收场呢?

  高衙内调戏你林冲的妻子,自然不对。但是,这够判刑吗?就算法官,处于绝对公正的立场,判这个案子,也不可能判高衙内坐牢吧。更何况,法官一看是高衙内,可能会公正的判案子吗?

  你林冲一拳把高衙内打成了重伤,又是什么性质的事呢?因为,林冲一拳下去,高衙内非要说自己受了很重的内伤。到时法院派去一百个法医,哪个法医敢说,高衙内没事呢?如果是这样,林冲还用到白虎节堂吗?肯定不用去了,因为官府现在就会法办林冲了。

林冲打高衙内?怎么个打法?

  如果打的轻了,人家肯定不服你!

  不为什么,就因为人家爹是高俅。现在某些坑爹的人,就因为自己爹,是个芝麻大的官,都会不知天高地厚。人家高衙内的爹是高俅,他可能知道天高地厚吗?

  如果林冲敢打高衙内,高衙内能认怂吗?到时,高衙内仗势和林冲耍横,哭天抢地和林冲玩命。林冲又应该怎么办呢?甚至高衙内拿着刀,上来捅林冲,林冲又该怎么办?如果林冲面对人家这种撒泼耍赖,再去表示退缩,岂非更没面子。岂非更会让人家得寸进尺?

  我不否认,以林冲的身手,随便拿出一只手来,就能打得高衙内满地找牙。问题是,如果人家就是一副和你不罢休的撒泼耍赖,你怎么收场?真把人家打的爬不起来了。你又怎么收场?

  到那时,人家还用费什么心思,跟你玩“误入白虎节堂”,当时就可以法办你了!到时,谁听到这件事,恐怕也会说林冲太冲动了,做事太不考虑后果了。

  不要说,高衙内把林冲告到法院,绝不会有一个法官,会公平审理这个案子。就算法官愿意公平审理这个案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林冲就把高衙内打的爬不起来了。法官会怎样判林冲?不可能,会判林冲个正当防卫吧!

  如果法官不愿意公平审理这个案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了,有人会说,大不了一走了之。问题是,这才一件多大的事?就因为自己老婆被人调戏了,就要把事弄得不可收拾,最后只能领着全家跑路。这叫什么事?

  事不关己,给别人支招时,通常就是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总而言之,为了尊严,大不了如何如之何。

  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自己遇事时,总会想着哪头大、哪头小;总是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冲动是魔鬼!

  从某种意义上,林冲的选择是最佳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类似的事,很难做出比林冲更好的选择。

关键是,从正常意义上。这件事,也应该结束了。

  如果这件事,如此结束了。林冲的选择,自然就丝毫不值得非议了。因为,无论从过程、结果,都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选择。是的,从感情上,谁处于林冲的位置,也想饱揍高衙内一顿,问题是身临其境,谁会做出这种选择呢?

  本来这件事,应该算是结束了。

  但是,林冲有两个最大的弱点(甚至按社会上的普通观点,可以说是缺点了)。那就是做人不够坏,而且遇事非常理性。

  于是,麻烦事来了!

  本来,高衙内不敢欺负林冲(因为,林冲也不是普通人),但是那些阿猫阿狗的人,却是去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

  为什么阿猫阿狗的人,敢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呢?自然是因为,他们想讨好高衙内。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林冲从来不冲动(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林冲的出牌顺序、方法。

  林冲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他从来都是按牌理出牌,而按牌理出牌,高衙内的牌面,比林冲的牌面大多了。从这层意义上,林冲一丁点赢牌的机会,也没有。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林冲是一个动不动就冲动的人。还有人敢怂恿高衙内欺负林冲吗?肯定没有了。

  因为按牌理出牌,高衙内肯定能赢。问题是,不按牌理出牌呢?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果林冲经常冲动。那谁给高衙内支招,也得掂量好后果。因为,只要林冲丧失了理性,那高衙内的牌面再好,也有可能会输的。

  比如,林冲一怒,三拳下去(根本用不着拿刀),高衙内能不能活下去,就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甚至而言,就算林冲不敢打高衙内。但林冲一怒,一拳下去,给高衙内支招的人,恐怕不死也得吐一升血。

  问题是,谁也知道,林冲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那可坏事了!

  给高衙内支招的人,就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认为林冲不会干这种傻事。不要说下重手打高衙内了,就是下重手打给高衙内办事的人,林冲也不会。因为,这样作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理性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甚至而言。从理性上分析,不要说高衙内只是非礼林冲的妻子了,就高衙内强奸了林冲的妻子。林冲又该怎能做呢?我知道,一个男人遇到这种事,应该拿刀杀了那个坏人。

  问题是,就算林冲想拿刀杀人。他的妻子,也肯定会劝阻他的;甚至他的老丈人,也肯定会劝阻他的。为什么呢?因为,理性的思考,是不应该这样做的!甚至林冲冷静下来一想,也会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太严重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血性,才会说出这种话。我不否认,我的这些话里面,没有血性。但是,我只是说一个事实罢了。

给高衙内支招的人,就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因为,林冲拿起法律的武器,肯定惩治不了侵害自己的坏人(原因很简单,这根本用不着分析);林冲用暴力,肯定能惩治了侵害自己的坏人(原因也很简单,这根本用不着分析)。只是林冲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轻则举家逃亡,重则家破人亡。

  如果林冲遇事,经常冲动(不仔细权衡利弊)。自然没有人敢给高衙内随便支招了,更没有人敢帮高衙内害林冲。因为,林冲丧失了理性,伤谁、杀谁,都是小菜一碟。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按牌理出牌(事事总是仔细权衡利弊),坏人和好人能有什么区别?

  区别的大的去了。

林冲是一个标准的好人。所以,在他的出牌策略里,肯定没有侵犯别人、伤害别人的内容(至少,这种内容会少的可怜)。而且,从他的出牌历史中,人们看到的几乎全是退让、忍让的历史记录。 一个这样的人。是不会让人害怕的。 

  如果林冲是一个坏人,那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翻开林冲的出牌历史,攻击、侵犯、伤害别人的历史记录,那是一个接一个。恃强凌弱、得理不让人,更是他出牌的一贯风格。一个这样的人,自然会让人感觉害怕。

  如果林冲是坏人(出牌策略中有着太多攻击、侵犯、伤害人的内容),又经常冲动(遇事,不仔细权衡利弊)。不要说高衙内不敢欺负林冲了,就是高衙内敢欺负林冲。高衙内的手下,也会想尽办法,劝高衙内不要这样做的。

  因为,与这样林冲玩牌,他们拿着再大的牌面,也不敢保证自己稳赢;因为,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皇帝也可以被人拉下马的。

  更主要的是,与这样的林冲玩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们平常没招惹林冲,都害怕受到林冲攻击、侵犯、伤害,现在得罪了林冲,肯定更一点幻想也不用报了。

  其实,社会上有许多人。就我的理解,他们本质并不坏,而且遇事也很理性。只是因为在社会上走着、走着,就渐渐发现,如果你不坏、不冲动,就会有人总惦记着欺负你。于是,他们渐渐变的越来越坏了,越来越冲动了。

  变坏了、变得越来越冲动了,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被人欺负?从某种意义上,是的!但从另一层意义上,不是的!因为,社会没有这样简单。

  一个人变的坏了,变得越来越冲动了,通常会带来其它恶果。如果最后变得越来越没样,恐怕学坏本身、变得习惯性冲动,就会把自己彻底毁了。

  社会本身是很复杂的。所以,他永远不存在一种简单的、优化的策略。

 第二节 小胳膊难拧大腿

  林冲知道妻子被骗到陆谦家后。马上跑到陆谦家。

  此时的林冲,依然还是按牌理出牌。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

  林冲为什么要喊话。原因很简单,他希望把高衙内惊走了。因为,冲进去与高衙内撞个正着。这事可难办了。打人家吧!可能会把事挑得越来越大。不打吧,他侮辱自己妻子,这成了什么事?所以林冲先高喊一声,高衙内跑了。

  也许有人会说,林冲这样作太窝囊了。问题是,处于当时的情形,你说应该怎么办?冲进去把高衙内打一顿,基于情感,谁也想这样做,问题是,打完之后呢?

  林冲与高衙内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所以他绝不能与高衙内正面冲突。正面冲突的结果(上去把高衙内打了),肯定是林冲被官府抓起来,他的妻子更没有人保护了。现在,林冲跑过来,虽然不敢把坏人怎么样,但是一声大喊,坏人还得慌忙跑开。如果林冲让人抓起来,他的妻子由谁保护呢?

  更主要的是,既然高衙内仗势非礼林冲的妻子。为什么高衙内不去林冲家,而把林冲妻子骗到陆谦家呢?

  原因太简单了,如果高衙内到林冲家非礼林冲妻子,这端到了台面上,高衙内也不好应付;如果到陆谦家非礼林冲妻子,即使被端到了台面上,这件事就非常好应付了。总而言之,高衙内自然不对,林冲妻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林冲的妻子,没事跑到别人家,能怪谁呢?你林冲不看好自己的妻子,却怪别人挑逗你妻子。这就是你林冲不讲理了。

  当然了,林冲的妻子是被人骗到别人家的。问题是,证据呢?证据在哪里?无非是林冲一家人,空口白牙说话罢了。可是,让另一方当事人去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让人家一说,林冲妻子跑到别人家,自然是因为一些非常下作的原因了。

  既然大家都是空口白牙的说话,而且又没有确切的证据。你认为,一个没有特定的、先入为主观念的人(认定高衙内是坏人,林冲妻子是好人),会相信谁的话呢?

  其实,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性侵犯案子。总而言之,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同,一个相同的案子,得出的结论是非常不同的。

  比如,有个上司侵犯了女下属。只要当时的情景,比较存在争议、比较含糊不清。有人自然会认为,这是上司的错;有人则会认为,这是女下属的错;有人则可能认为,两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人则认为,这件事根本说不清楚。

  因为,女方的品行,谁敢保证?如果女方的品行不能保证,那这件事,就会有着非常多的可能性了。

  林冲的妻子,竟然是在陆谦家,被高衙内调戏的。这件事,如果空口白牙的说起来。那可复杂了。因为,林冲的妻子,为什么要到陆谦家呢?这如果胡说起来,空间可大的去了。更主要的是,陆谦就住在高衙内家隔壁。

  “原来陆虞候家,只在高太尉家隔壁巷内”。 书中这句话,你看似简单,玄机可大了。因为仅这一层内容,就会让林冲妻子百口莫辩的。

 当然了,谁也知道,高衙内是个流氓。

  问题是,有没有这种可能,林冲贪图高衙内家的权势,主动干这种下作的事?最后,因为双方条件没有谈拢,所以就把事弄大了?

  问题是,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林冲的妻子贪图高衙内家的权势,所以半推半就的与高衙内勾搭成奸了,最后林冲不甘戴绿帽子,所以把事弄大了。

  谁也不敢说,这种可能性不存在!而当人家可以收买(甚至控制)法官时,这种可能性就是必然的了!

  在商业化的小说、影视剧中,坏人都是单纯的,好人也是单纯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显然没有这样简单。人们习惯于用商业化小说、影视剧思考问题,所以总觉的,高衙内为什么有那样充足的时间(因为锦儿找林冲,林冲赶到事发地点,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却没有玷污了林冲妻子的清白;比如,以高衙内的权势,为什么非要选择在陆谦家非礼林冲妻子?再比如,林冲为什么不敢直接冲进陆谦家?其实呢,这是我们把社会简单化思考的结果,而社会,绝没有这样简单。

  林冲在赶往陆谦家时,自然可以考虑好各种利害关系,等他到了陆谦楼下时,自然不敢直接冲进陆谦家了。因为,在当时背景下,你打了高衙内,人家就用不着和你玩什么“误入白虎节堂”了,就这条伤人罪,就可以把你抓起来,甚至就可以让你充军了。

  更主要的是,这样的事,一旦进了法院,林冲妻子的品行,肯定会被胡说八道的一塌糊涂,还会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也认为林冲妻子就是一个滥货。因为,一切是显然的,你林冲妻子是好人家妇女,跑到高衙内家附近的房子里干什么?别人骗你去的?谁给你作证呢?谁敢给你作证呢?一旦走了法院,什么事都是要讲证据的。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够透明吧!许多非常简单的事,也会因为某种利益原因,被完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在那种年代,面对这样一件存在争议的事,如果高衙内收买、胁迫人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林冲一家跳进黄河能洗清吗?

 林冲不在家。林冲的妻子,却出现在高衙内家附近的房间里。后来,林冲把高衙内打坏了。

  这种事,是怎样出现的?

  林冲的妻子,是被人骗去了。林冲救了妻子,一时生气打坏了高衙内,这自然可以说解释通。

  林冲妻子贪图人家权势、钱财,经不住诱惑,被人家勾引了。林冲抓奸成功,把高衙内打坏了。似乎也可以解释通。

林冲为了前途,主动让妻子去。最后高衙内没有满足他的条件,所以他一时生气,把高衙内打坏了。似乎还可以解释通。 

  如果林冲真把高衙内打坏了,以高家的权势,恐怕会把后两种理由,弄的满城风雨。

  更可怕的还在于,不明真相的人,大多数都会相信这种胡说八道。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当时的民间俗语。第一句,“篱牢犬不入”。这是武二哥劝自己嫂子时说的话。意思很明显,只要女人不发骚,男人没机会。第二句,“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这是施耐庵在阎婆惜勾搭张文远时,写的话。意思还是非常明显,总而言之,女人不发骚,男人没机会。既然人们对男女关系,都总结出了这种俗语,不明真相的人,会相信林冲妻子是清白人吗?

  高衙内用的方法非常阴毒,而且显然留着可怕的后招。因为,既然是明着欺负林冲,人家为什么不直接到林冲家,干这种事?非要把林冲妻子骗到陆谦家(而且就是在高衙内家附近)。

  这件事,如果林冲不敢弄大了,没有端到桌面上,自然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林冲敢弄大了,把它弄上桌面上。不要说法办林冲了,舌头根子下面,都能把林冲一家逼死。

  我无意说,面对坏人的欺负,人应该逆来顺受。但是,你在反抗时,也必须得三思而后行。否则,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处于现实压抑中的人们,总有快意恩仇的冲动。这也就是,许多人动则把林冲,贬得一无是的主要原因。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程度上,现实中的人,都可以从林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们总觉得,林冲应该冲动,那是因为,处于现实压抑中的人们,总希望自己可以冲出所有的压抑、束缚。

  其实,平心而论。我们很难说,林冲的选择有什么错的地方。因为,一个人真正身临其境,恐怕都也未必比林冲强到哪里去。

  因为,我们是在看小说,所以我们总喜欢用“大不了”的逻辑想问题。总而言之,大不了领着全家跑路;大不了坐牢;大不了一死。问题是,在现实中,有几个人会用这种逻辑思考问题?因为,现实中有一句名言,冲动是魔鬼!

 第三节 开始冲动的林冲

  林冲的选择,虽然很无奈,但从牌理上讲,这并没有错。因为,在双方实力悬殊的背景下,这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林冲进了陆谦家,为什么一开口就问自己妻子,“不曾被这厮点污?”原因也很简单,他先得判断一下事情的性质。

  换而言之,自己妻子被人调戏、纠缠、骚扰,与自己妻子被人强奸,那是两种性质的事。

  如果只是自己妻子被调戏、纠缠、骚扰,还犯不着与高衙内正面冲突,因为与高衙内正面冲突的后果,实在太大了。

  林冲接下来的事,还是按牌理出牌。看到高衙内这样欺负自己,林冲也开始摆出一副冲动不已的样子。总而言之,你不要以为我林冲好欺负,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也不见了。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

  林冲道:“叵耐这陆谦畜生!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照管着他头面。”

  娘子苦劝,那里肯放他出门。陆虞候只躲在太尉府内,亦不敢回家。林冲一连等了三日,并不见面。府前人见林冲面色不好,谁敢问他。

  有人喜欢说,林冲不敢找高衙内,却把气撒在陆谦身上,实在太窝囊了。我以为,说这种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林冲与高衙内,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如果林冲身藏凶器,一副要杀人的样子,还围着高衙内家乱转。那人家还用玩什么“误入白虎节堂”吗?当时就可以把你抓起来!总而言之,有理没理,先抓起来再说。抓起来一审,官字两个口,你能有理吗?

  你身藏凶器,一副要杀人的样子,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你到陆谦家转一转,估计没事。你跑到高衙内家门口这样转一转,能没事吗?高衙内没理在前(而这种没理,如果上了法庭,马上就会被各种歪理搅的有理了),你拿刀蓄意杀人,就有理了?

  如果林冲真的这样做了。那审案子的法官,就是没有私心,也会对林冲直摇头的。因为人家调戏你老婆、纠缠你老婆,你就蓄意杀人。你心里面,还有点法制观念没有?而且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到太尉府门前干这种事,你能分清个头大眼不?不是我不想救你,就是我想救你,怎么个救法?

  如果真成了这种结果,林冲就根本用不着去白虎节堂了。

 林冲不能和高衙内正面冲突,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所以林冲只能选择其它方法,阻止高衙内继续侵犯自己。

  于是,林冲就拿着刀,一副要杀陆谦的样子。总而言之,我林冲绝不是好欺负的。

  面对林冲这个样子,林冲的妻子首先吓坏了。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林冲真的把陆谦捅上一刀,如果捅死就更不用说了。林冲肯定会摊上官司,到时那可怎么办呢?

  当我们说,林冲应该如何如之何时。为什么从不站在林冲妻子的角度上,想一下?如果这种选择真的很正确,林冲的妻子,为什么会说死说活的,阻止自己丈夫这样做呢?

  我们反过来说,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一个妻子非要鼓动自己丈夫表现点男人的样子,他是一个好妻子吗?

  其实,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吓唬人罢了。因为,林冲真有杀人的勇气,肯定直接就找高衙内了。既然决心杀人,杀谁不是个杀?杀了高衙内,事情会不可收拾,杀了陆谦,事情也一样会不可收拾的。

  陆谦肯定也知道,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但是,陆谦就是躲在高衙内家不敢露面。也许有人会说了,既然陆谦知道,林冲这是在装模作样,那还怕林冲干什么?

  林冲这样装模作样,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以后欺负自己时,有所顾忌; 更主要的,也是为了找回面子。如果陆谦在这种背景下,还敢不躲着林冲,真让林冲堵住了。怎么办?因为,林冲是在装模作样!但是话赶话说僵了,事赶事弄僵了,林冲真捅了陆谦,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这种事,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有人拿着刀本身只是想吓唬人,但是对方非要激他。最后呢?捅就捅吧!结果怎样呢?这还用多说吗? 人肯定不能白捅的。

  如果没弄好,这一刀下去,捅人的人,自然被整坏了(因为捅的太重了、甚至捅死了)。如果弄好了,这一刀下去,捅人的人,就有了混社会的资本。因为这一刀,自然不会白捅,肯定得付出一定的代价。问题是,人们以后再与他发生矛盾时,肯定也会掂量一下后果,因为人家可是真敢捅人的!

  从牌理上讲,林冲这次的选择,也没有错;而且还是最佳选择。林冲这样作,等于告诉人们,我不敢惹高衙内,但是谁敢帮着高衙内欺负我,我绝不会放过他的。而且也是在告诉大家,你不要以我林冲,永远不会冲动,如果你逼急了我,我也会冲动的。

  从目前去看,林冲当时的选择,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从正常情形去看,也可以化解这次危机的。因为,以后高衙内再想指使某个人,配合他的行动,肯定没有人敢探着杆子上了,甚至打着也没有人敢上了。因为,真把林冲逼急了,以林冲的身手,卸谁一大件,也不是件难事。林冲虽然是好性格,但是你现在把人家欺负的,已是拿着刀,一副要杀人的样子。你再欺负下去,谁敢保证人家真不会干出格的事?

  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件事应该结束了。因为,高衙内没有理由,在这种背景下,还要一再纠缠林冲的妻子。

  是的,林冲绝不是敢杀人的人。问题是,你们这样欺负林冲、逼林冲,林冲已摆出了一副要杀人的样子,你们还继续欺负林冲、逼林冲,会有什么后果,谁敢保证?

  更主要的是,高衙内的爹是高太尉;但是这个社会,也并非真的没人管了。所以,高太尉也不可能一味纵容高衙内这样胡作非为。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一下原著:“且说高衙内自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因此在府中卧病。”

  这本身就证明,高太尉并不会一味纵容高衙内这样胡作非为的。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高衙内还是他的狗腿子,承担的风险都有些太大了。所以,从正常意义上。这件事,应该就会这样结束了。

 第四节 戏剧性的转折

  但是,戏剧性的事发生了。高衙内竟然为林冲的妻子,害上了相思病。而且还是要死要活的。于是,高太尉只有牺牲林冲,救自己儿子了。

  这种戏剧性的事件。按正常牌理,自然是绝对无解的。因为,现在不是简单的高太尉帮着儿子欺负人了,而是高太尉需要救自己儿子了。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得好?”

  于是林冲误入白虎堂,最后虽然经过多方打救,也需要发配充军了。

  高衙内为什么会犯相思病呢?

  大约是因为,以高家的地位,从前遇到喜欢的女人时,得手太容易了。而遇到林冲妻子,一再纠缠,却偏偏无法得手,让他不经意中陷入了情网。

  以前有人,曾这样调侃《水浒》这段内容。大意是,林冲妻子被高衙内纠缠住,使女锦儿找到林冲、林冲又跑去救妻子。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太短,这么长时间,林冲的妻子,怎么可能保住清白呢?当然了,林冲妻子被困在陆谦家里时,也是如此。

  其实,得出这种结论的人。通常都是按商业化小说、影视剧中的内容,分析《水浒》。因为,在商业化小说、影视剧中,坏人总是无法无天的样子。但在现实生活中,显然不是这样简单的。

  其实,我以前也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林冲妻子,第一次被高衙内纠缠时,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林冲的妻子。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林冲的妻子,不希望给自己丈夫留下麻烦。如果报出了自己丈夫的名字,就算摆脱了纠缠,也可能会给自己丈夫留下麻烦。

  至于林冲妻子的清白,如何保护。这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有点社会常识、经验。就会知道,社会虽然弱肉强食,但是也不会乱到毫无规则的地步。换而言之,高衙内虽然好淫人妻女,也绝不可能就是霸王硬上弓啊!你以为,这个社会真的没人管了?

从现代社会去看,喜欢淫人妻女的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手交钱,一手交易的不算。

  第一种,就是绝对的软取,关于这一点,看看王婆教西门庆的套路就可以知道。总而言之,挨光到九分九厘,差那一厘也是没有用的。换而言之,追求的就是你情我愿、水到渠成。这种事,在现代社会,已是见怪不怪了。总而言之,想办法勾引别人妻女;其间绝没有用强的痕迹。如果从冠冕堂皇的角度看,这绝对是不道德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恐怕已成为一种有本事的象征了。

  第二种,就是软硬兼施。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富安对高衙内的话中看出来。“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这段话,本身就证明,高衙内淫人妻女时,绝不是霸王硬上弓的。

  现实社会中,有点权势、有点钱的人,喜欢淫人妻女,通常都是这种套路。总而言之,见到合适对像,就先不断的纠缠她、骚扰她、调戏她,再用权势、金钱威逼、利诱她;再用甜言蜜语欺骗她。总而言之,一步步摧毁猎物的心理防线,最后半推半就达到目的。

  其实,严格的说。这样把女人搞上床,也是强奸。只是,这种强奸无论从法理、情理上,都很难定性的,甚至是无法定性的。

  高衙内的套路,也是如此的。因为他信奉的逻辑,也是,“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着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

  我们总觉得,高衙内是一个非常坏的人。但是,我们只要看看现实社会,就会发现,高衙内自然是坏人,但是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坏。因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像高衙内那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太常见了。

 第三种,那就是所谓的霸王硬上弓了。这样做的人,其实也是剪指甲,拿切菜刀的人。这种人的心智,实际上都有毛病。尤其在一手交钱,一手交易,半公开、甚至公开化的社会中,这种人的心智,就更有问题了。

  在商业化的小说、影视作品,高衙内之类的人,都会选择第三种方法。其实,处于高衙内的位置,通常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承担的道德风险比较低、法律风险也比较低,更容易把事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如果高衙内真如人们想象中那样,见到妇女就随便霸王硬上弓,谁家的妻女有几分姿色,还敢随便上街呢?如果成了这个样子,高太尉也兜不住了。

  我写上述内容,无意教人学坏。我只是说一个事实罢了。如果反过来说,也希望人们明白,坏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林冲在进陆谦家时,也听到高衙内说:“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这本身更证明,高衙内对林冲妻子,一直是软硬兼施,苦苦哀求。绝不是霸王硬上弓的。

  而高衙内大约就是在这纠缠之中,渐渐陷入了情网。

林冲在发配充军前,竟然说死说活的,要与妻子离婚。

书中原著是这样写的。

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你在沧州牢城,我自频频寄书并衣服与你。休得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舍亦说行不得。林冲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张教头道:“既然恁地时,权且由你写下,我只不把女儿嫁人便了。”

当时叫酒保寻个写文书的人来,买了一张纸来。那人写,林冲说,道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林冲当下看人写了,借过笔来,去年月下押个花字,打个手模。

正在阁里写了,欲付与泰山收时,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张教头便道:“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那妇人听得说,心中哽咽,又见了这封书,一时哭倒声绝在地。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肢不动。

林冲与泰山张教头救得起来,半晌方才苏醒,兀自哭不住。林冲把休书与教头收了。众邻舍亦有妇人来劝林冲娘子,搀扶回去。张教头嘱付林冲道:“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挂念。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林冲起身谢了,拜辞泰山并众邻舍,背了包裹,随着公人去了。

这段摘抄的比较长。我这样摘抄这一段文字,只是因为,这段文字,写的非常感人,所以我曾反复看过许多次。

因为,我总情不自禁的想,假如我处于林冲的位置,我会如何去做?也许怎样作,都是个错。林冲这样作时,也许是出于自私,也许是出于无奈,更多的恐怕还是出于浓浓的爱。

 林冲一心要与自己妻子离婚,也许是为了与自己妻子划清界限。因为,这样一来,他与高太尉的矛盾就可以化解了。如果单纯这样理解,林冲自然是自私的,也是可耻的。

  问题是,翻过来说。如果林冲不与妻子离婚,妻子可能会更不幸。因为,林冲在的时候,林冲的妻子,都无法躲避高衙内的威逼,林冲走了,就更不用说了。

  对林冲的妻子而言,甚至对林冲的老丈人而言,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与高太尉誓不低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个就是向高太尉低头,找点宽心的想法活下去。

  因为此时,高衙内并不是简单的想霸占林冲妻子,而是为林冲妻子得了相思病,要死要活的。所以,高家希望能明媒正娶林冲的妻子,虽然手段不地道,但依然是想明媒正娶。书中说的是,威逼亲事。

  哪种选择好呢?如果站着说话不腰疼,自然是第一种选择好。问题是,身临其境,谁会愿意做出第一种选择呢?

  基于林冲的想法,他或许是希望自己妻子做出第二种选择。这种选择,也许没有血性,却有人性。而那种动则就说,大不了一死,动则就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表面上很有骨气。但实际上,事情真落到他的头上,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总而言之,事不关己,他们总是大不了一死,大不了一身剐;一旦事情关己,马上就蝇营狗苟,不要说让他们舍命了,就是让他们舍点钱,也会哭天抢地的。

  林冲选择与妻子离婚,大约是想表明,恶人让我来当!总而言之,是我不义在前(无力尽一个丈夫的责任,也不想承担一个丈夫的责任);妻子背弃我在后。换而言之,如果你们感觉撑不下去时,可以选择屈服的。我不会怪你们的背叛。要怪,就怪你嫁了一个无能的、窝囊的丈夫吧!

  公心的说,当时的林冲并不自私。自私的男人,不会这样做事的。自私的男人,通常都是这样做事的。那就是拿脏水泼自己的妻子。总而言之,他无力保护自己妻子,却把所有的邪火都发泻在自己妻子身上,更败坏自己妻子的名声。

  换一个自私的男人,没准在陆谦家里,就已开始这样糟蹋自己妻子了。总而言之,我不在家,你跑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干什么来了?!不要跟我解释,解释我也不听,因为全是谎话!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我的脸全让你给丢光了。

  总而言之,为了他自己的面子,他才不管自己妻子的感受与死活。这样一来二去,把自己妻子逼得上吊了,他也没事了;这样一来二去,把妻子逼得不想和自己过日子了,他也没事了。

  更绝的事还在于,如果妻子不想死,明天跟他离婚了,自然只能屈服于高衙内。于是人们更会相信他那些谎话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因为他妻子不是正经人,绝不是因为他窝囊!总而言之,他休了妻子,再找一个女人重新过日子。于是面子有了,事也解决了。

 我不否认,林冲在选择与妻子离婚时,肯定有一种自私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彻底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但是,我相信,林冲当时更多想到的,还是一种出于对妻子的爱。

  否则,他肯定会选择我前面说的方法。其实,遇到类似的事,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作的。总而言之,他一点错也没有,错的都是他妻子;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全是她妻子的责任;如果他有错,就是瞎了眼,娶了一个不正经的女人,现在他就和她离婚,重新换一个正经的妻子。

  当林冲不顾惜自己尊严,愿意当众承认自己无力保护妻子时。本身就是让人感动的。

  换而言之,林冲愿意为自己妻子牺牲男人的尊严。总而言之,如果有一天你堕落了,如果有一天你向恶人屈服了,我绝不会怪你,别人也不应该怪你。怪只能怪你,嫁了一个无能的丈夫,嫁了一个窝囊的丈夫。

  我相信,他的妻子、老丈人,都能理解林冲的良苦用心。所以,无论林冲表现的怎样绝情,他们对林冲都是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处于林冲的位置,一个真正自私的男人,早在进入白虎节堂前,就会用脏水把妻子泼的连形状也没有了。如果是这样,肯定也用不着进白虎节堂了。

  更可悲的还在于,面对一个真正自私的男人,人们反而不会觉的他自私了,反而觉的他不窝囊了。因为这种人,遇事总会想着把事推给别人;因为这种人,总能从更弱的人身上,找回男子汉的尊严。

  林冲这样作的动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外人的发言,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别人并不会了解具体情形。

  从这层意义上,林冲的妻子、老丈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他们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林冲这样作,绝不是出于自私的念头(至少这种念头,并不是主要的),相反,林冲这样作,是愿意承担名誉上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妻子、老丈人的声誉。

  如果林冲的妻子、老丈人,觉得林冲是出于自私的念头。他们会那样对林冲吗?绝不会的!

  要知道,林冲的妻子、林冲的老丈人,都对一副誓死不背叛林冲的样子。总而言之,不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死等林冲的。从这层意义上,林冲的妻子、老丈人,都觉的林冲对他们太好了,事事都在为他们着想,所以才会誓死不背叛林冲的。

  面对此情此景,局外人如果非要说林冲自私。其实,都是一种毫无来由的猜测。

  林冲的窝囊、林冲的没有血性。其实都是因为,林冲有着太多的责任感。

  此时的林冲,内心恐怕充满了痛苦、迷茫、无奈、纠结。林冲永远也不会像鲁智深那样洒脱,因为他有着太多的牵挂;林冲永远也不会像武松、李逵那样洒脱,因为他太习惯为别人着想了。

  我们看看武松、李逵的亲人是怎样说武松、李逵的。

  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

  李达道:“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

  我们无法想象,林冲也会这样做事。

 第五节 孤立的林冲

  林冲陷入危机时,好像没有一个朋友出面帮他(只有鲁智深是个例外)。从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林冲做人失败。

  但实际上,更深的原因,还是因为林冲是一个标准的好人。

  从交友之道上。

  好人信奉的是,朋友是互相帮助的。

普通人信奉的是,朋友是相互利用的。 

  坏人信奉的是,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

  极品坏人信奉的是,朋友就是用来两肋插刀的。

  在说林冲前,我们先看看宋江是信奉哪种交友之道。自然是,朋友就是用来两肋插刀的。当然了,刀要插在朋友的两肋上,永远不可能插在自己的两肋上。

  不知道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没有。那就是,一个人有幸与宋江成了朋友,通常结局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有一份好工作,那肯定就得丢掉工作;如果你有房、有地、有产业,那你肯定得烧了房子、扔了地、丢了产业,跟着宋江去混;如果你有自己的理想,那你肯定的得丢掉自己的理想,然后把头撇在裤腰带上,帮宋江实现他的理想。

  当然了,绝大多数例子,我们可以把它归于客观原因,因为,似乎不是宋江主动策划出来的。但是,有的例子,傻子也可以看出来,那完全是宋江一手策划出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宋江和朱仝是朋友,但是朱仝却和宋江比较疏远。因为宋江当强盗,朱仝当官。所以宋江就本着,是朋友就得为我两肋插刀的信念,帮了朱仝一把。

  朱仝上梁山前,阴差阳错成了知府的亲信;知府信任朱仝、器重朱仝;更关键的是,知府的独生爱子,把朱仝当成最亲近的人看待,朱仝也非常喜欢知府这个独生爱子。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朱仝肯定觉的自己前途一片光明、有奔头,因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宋江一看,你朱仝太有种了,是我的朋友,竟然一心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一点也没有为我两肋插刀的义气。你他妈的太不仗义了。于是,就叫自己的马仔,超度一下朱仝。有一次,朱仝领着知府的独生爱子上街,宋江的马仔,就把这个小孩子拐走了,朱仝追来追去,却发现这个小孩子的头,已被宋江的马仔砍成两半了。现在的朱仝,是没法回去和知府交差了,而宋江又用朋友之道,把朱仝劝的跟着他混了。

  我们可以想象,林冲会干这种事吗?永远无法想象。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宋江想和卢俊义交朋友。但是,卢俊义是一个大财主,人家才不屑于和宋江交朋友。宋江一看,卢俊义你有种,我想和你交朋友,你竟然自命清高。可是,我太欣赏你了,所以,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

  于是,在宋江一帮人的设计下。卢俊义自然是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跟宋江当朋友去了。

  当然了,从前的秦明,跟卢俊义,那是一模子托出来。总而言之,宋江非常想和他交朋友,秦明自然得两肋插刀了,如果秦明自己下不去手,宋江自然会帮他的。

  我们常常奇怪,梁山好汉为什么都愿意听宋江的话?

  问题是,我们也不想一想,遇到宋江那种邪恶、恐怖的黑道大哥,有谁敢和他说不呢?

  现实社会,有时候,什么“人情”,永远比不上一个“怕情”。比如,你的朋友有了点权力,有一件事非常为难,你去找他办,他还真未必给你办。对此,谁也能理解,因为这事的确非常难办。可是,当一个能制住他的人,去找他办时,他通常总会给办成的。对此,谁也能理解,因为办不成,麻烦更大。

  宋江能让大家听话,通常靠的绝不是什么朋友之情,而是那种让人发自心底的恐惧感。宋江平常不出手,一出手,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毒、阴邪,这种恶毒、阴邪,不要说普通人了,就是杀人放火的强盗,也会腿肚子抽筋的。比如,我前面说的交友之道,那已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力。

  宋江那是坏人中的战斗机。从这层意义上,林冲与宋江,绝无可比之处。

  但是,在交朋友方面上,林冲真的与宋江有可比之处。

  第一、他们的交友方法,从表面上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钢。总而言之,对谁都是一副谦恭之极的样子,时刻本着忍让、谦让的态度,让谁也感觉,他们可以结交、值的结交。但是,从骨子里,那差别可大的去了。

  第二、他们交朋友的能力,都是一流的。他们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人心,很快与人建立非同一般的关系。宋江自然不用多说了。林冲与鲁智深只见过几面,马上就如同莫逆;林冲进入柴进庄上,只作了一件事,就让柴进发自心底的尊重;林冲到了劳改营,也是玩了点小花招,马上劳改营的人,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关于这两件事,我后面会详叙,这里只是提一下);至于李小二那种小人物,多年不见林冲,依然把林冲当成亲人看待。

  但是,交朋友的动机上。他们可差别大的去了。林冲总是本着,朋友应该互相帮助,所以,遇事绝不会给朋友找麻烦,而宋江则本着,你是我的朋友,就应该为我两肋插刀。在交友时所下的辛苦、套路、手法,自然就有本质的不同了。

  林冲在与高衙内结下梁子后,未必没有朋友可供他利用。但是,林冲从来没有试图找过哪个朋友帮他。最简单的例子,他从来没有试图找过鲁智深(鲁智深后来帮他,那完全是自愿的、不请自来的,绝没有林冲设计他的迹象)。

  因为,林冲遇到的这件事,往小了说,那是小事,只要林冲做的妥当一些,自己就可以处理好了。但是,往大了说,那绝对是一件大事,谁卷入这件事,随时可能会把自己整的家破人亡。因为,办好了什么也不用说了,万一办砸了,可能就会与高太尉结下梁子。

  遇到这种事,林冲哪会主动去拉朋友下水呢?如果是宋江,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们从前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宋江并没有紧急的事情,那都是不择手段的拉朋友下水,有了紧急事,人家要是还懂的跟朋友客气,那可真是有鬼了。

  更主要的是,林冲不够坏、遇事永远理性。所以,人应该帮林冲时(大家是朋友),却不帮林冲、甚至害林冲,都不会感到害怕。但是,遇到宋江那种极品恶人时,如果你应该帮他(大家是朋友),却你没有帮他,那肯定是你不讲义气在前,宋江收拾你在后了。

  你应该帮宋江,而你没有帮助宋江,会有什么后果?那是明摆着的!所以宋江有事,还真没有人敢不帮他(只要大家是朋友)。因为,谁也知道,宋江表面带有三分窝囊样,实际上那是坏人中的战斗机,你应该帮人家,而不帮人家,你肯定会哭也哭不出来的。因为你没得罪他(甚至是帮过他),他还往坏了整你,你得罪了他,你只有求上帝保佑吧!

 高太尉不会放过林冲的。因为,林冲的妻子一直为林冲苦苦等待,因为,高太尉的儿子为林冲的妻子相思成疾,一天比一天病重。(这是标准戏剧性的桥段)所以,高太尉继续追杀林冲。野猪林失手后,大军草料场又继续。

  在野猪林中,鲁智深及时出现,于是林冲得救了。

  但是,林冲对鲁智深的行为,却显然透露着不地道。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两个公人道:“不敢拜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 奈何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困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董超道:“说得也是。”两个暗暗商量了不题。 

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鲁智深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董超薛霸,最初也只是猜测,救助林冲出人是鲁智深。而林冲一句话,就坐实了董超薛霸的猜想。

  林冲为什么要说出那样的话呢?

  以林冲那样的智慧,肯定知道,这一句话,就可以把鲁智深的真实身份彻底坐实。林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想,还是因为林冲遇事习惯按牌理出牌。从某种意义上,这还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从情感上看,林冲说这句话,的确不够意思。但是,如果仔细去思考,林冲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

  因为,林冲不说这句话,这两个差人一看鲁智深走了,自然会软硬兼施的强迫林冲,说出鲁智深的身份。到时林冲不说,只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如果林冲说了,岂非更显的他没有义气。而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这种麻烦消失于无形了。从林冲的利益分析,自然是最佳的。

  我们再从鲁智深的角度去看,鲁智深的身份,是个秘密吗?根本就不是秘密。因为董超薛霸随便一猜,都可以猜到;太尉府的人,肯定也是随便一猜,就能猜到。在这种背景下,林冲暴露鲁智深的身份,恐怕就如白胜暴露晁盖的身份一样,因为已没有隐藏的价值了。

  而且林冲坐实鲁智深身份时,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鲁智深可以倒拔垂杨柳。仅这一层信息,就足以保证鲁智深没事的;虽然这一层信息,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如果你是捕头,接到高太尉的命令,让你去抓鲁智深。你会如何作?肯定是通过第三方,把这个消息告诉鲁智深,总而言之,大哥,你抓紧跑路吧!高太尉要抓你了!

  为什么呢?一个能倒拔垂杨柳的人,一个敢得罪高太尉的人。公差想把他抓回来。怎么个抓法?如果你不计划死上二三十个公差,你想也别想?死二三十个公差,恐怕也是没有结果的事。

  问题是,哪个公差有这种奉献精神呢?更何况,抓鲁智深,那是帮着高太尉害人,公差们也都是有良心的人,绝不会干这种为虎作伥的事。因为,为虎作伥的结果,就是可能无法活着回家。

  林冲这种人,想的太多、想的太深,所以,已没有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气,相反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市侩气。而这种性格,显然不符合江湖好汉的审美情趣。

  比如,林冲休妻的内容,恐怕只有他妻子、他老丈人,那种极度了解林冲的人,那种非常细腻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蕴藏的真情。江湖人是永远体会不出来的。

 林冲交友的目的,就是希望走到哪里都是平平安安、和和气气;而结果呢?就是混了一个好人缘,换而言之,谁也认为林冲是个好人,是个值的相交的朋友。但是,更深的内容,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因为,林冲从来也没有计划为朋友承担太大的风险、代价,所以他也不敢、不会奢望别人回报他更多;当然了,别人也不会这样对他的。就是偶然这样对他了,恐怕也会感觉有些后悔。因为,林冲实在不是一个值得人为他这样做的人。比如,不经意中坐实鲁智深的身份,从理性上说,这不是什么事,但是从情感上,这绝对是一件大事。

  鲁智深对林冲,实在可以称得上两肋插刀了。但是,如果鲁智深有事,林冲会用同样的方法回报鲁智深吗?估计是不会的!因为,林冲的性格中,根本没有这种激情澎湃的内容。因为他的性格中,写满了谨小慎微几个字。

  林冲会为别人着想,从来没有侵害别人的念头,但是他永远也不可能会产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念头。甚至为朋友冒些没必要的险、付出些不必要的代价,林冲都不会做的。比如,随便一句话坐实鲁智深的身份,从情感上,这已是出卖鲁智深了。鲁智深刚刚为他两肋插刀(为了救林冲,不惜得罪高太尉,甚至愿意为他杀人),这种事如果让鲁智深知道了,肯定心里会感觉拔凉拔凉的。

  林冲的这种性格的人,肯定会在路上,也通过别的事显现出来。我们可以想象,鲁智深这样对待林冲时,虽然未必会报着市侩的念头(总而言之,希望林冲如何回报自己)。但是,想到自己激情如火,而朋友却是时时刻刻打着小算盘,肯定也会伤心失望的。

  如果说,林冲前面的选择,还有着合理的解释。那在野猪林后,所有的选择,就是靠幻想支撑了,虽然从细节上,依然非常值得圈点,但整体思路上,已越来越失败了。因为,高太尉的意思已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杀了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林冲的妻子,愿意与林冲离婚。林冲在野猪林中,会如何做呢?谁也不知道了!

  妻子一副誓死等自己回家的样子,老丈人一再鼓励自己,熬过这个坎,继续回家好好过日子。而自己安慰自己,又觉得妻子、老丈人的希望,会变成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以林冲那种性格,肯定更是一点激情也不会有了!更可怕的是,他开始闭着眼睛乱出牌了,而且还是沿着从前的套路,只是走的更回保守了!

  高太尉一心要害死你,你活下去的机率还有多大?而且你还一直在人家手掌心里活着,你活下去的机率有多大?

  这一切,林冲想也不敢多想了。

  林冲与鲁智深分手时,是这样说的,“防护之恩,不死当以厚报。”或许,此时的林冲,也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只能越走越窄,甚至看不到出路了。但是,他依然还是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

 第六节 棒打洪教头

  我小时候看林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对打那一段。总觉得,施耐庵写的前言不搭后语,一点也不符合情理。

  我们看看原著中的内容。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

  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这两段内容,写的有毛病吗?自然有毛病了!

  林冲戴着枷,和洪教头比武。这叫什么事?柴进不是傻子吧,为什么会让他们这样比武?

  林冲与洪教头,比了四五个回合后。林冲不比武了,柴进还一副傻乎乎的样子。直到林冲说自己戴着枷,太不公平了!柴进才反应过来。就是让我小时候写书,我也不可能写出这种内容,因为身临其境的想一下,这种比武也未免太滑稽了。

  至于后面说,柴进为了让林冲把真本事使出来,故意把银子丢在地下。更是狗屁不通的内容呀。把银子丢在地下,林冲就会使出真本事,放在盘在子里,林冲就会掖着藏着。这是哪跟哪的事啊?

  更主要的是,林冲因此马上就明白了,柴进的意思。

  原著中接着写道。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二十五两银子,扔在地上,林冲就能判断出柴进的真实想法。这是哪跟哪的事,这里面真有逻辑联系吗?

  为什么我小时候,总看不进《水浒》原著呢?因为,我觉的不符合常理的内容太多,而且狗屁不通的内容也实在太多了。但是,我长大后,却发现,书中绝大多数不符合常理的内容,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所以才会觉的他不符合常理,等我们社会阅历丰富后,自然就会觉的,人家那才叫符合常理。

  而且这样一小段内容,就把林冲那种复杂的性格,展示淋漓尽致了。总而言之,遇事想的太深、太多,而且总想找到一种最佳的选择。

 我们先解释,柴进为什么让林冲,与洪教头戴着枷比武。原因太简单了,那就是柴进想灭灭洪教头的嘴。总而言之,天天跟我装大尾巴狼,今天我到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你看,人家就是戴着枷,都比你强!

  最初的林冲,大约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林冲优点就是,遇事想的太多、也想的太深。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最大缺点。所以,林冲很快觉得,事情也许并没有这样简单。因为,柴进是什么人?林冲并不了解,更主要的是,这种富二代的品行有多高?林冲实在没有信心。

  再回想洪教头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让林冲更摸不清路数了。所以,林冲戴着枷与洪教头打了几个回合,就不敢再打了。

  如果换一个普通人,看到当时的情景(洪教头傲慢无礼,柴进一脸不满意),当时就会把洪教头打趴在地。这样,一方面可以给柴进出出气,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武功,因为戴着枷,也可以打败一个所谓的高手。但是,林冲不是普通人。所以,林冲马上就想到,事情可能没有这样简单。

  如果柴林官人,只是想让林冲灭灭洪教头的嘴,这好办,洪教头虽然功夫也不错,但是以林冲的身手,戴着枷,也肯定能打败他。

  问题是,如果你翻过一想,事情就复杂了。这个洪教头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是不是因为,人家跟柴大官人,有着非常不一般的关系。而柴大官人为了给洪教头提高江湖名气,所以就故意设局,让洪教头傲慢无礼,故意寻碴与林冲比武,然后柴进促成这样一场,绝对不公平的比武,最后,好让洪教头拥有打败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大名。那林冲戴着枷就把人家打败了,这可把柴大官人得罪死了。以林冲的性格,哪敢干这种事呢?

  柴进到底是什么意思?林冲摸不着了。所以他说,我身上有枷,这种武没法比。

  当柴进把林冲的枷打开后。

  林冲肯定是计划,三条大道走中央。总而言之,陪洪教头好好玩一场,打它个漂漂亮亮、有姿有色。换而言之,我先陪他花里胡哨的打他百十个回合,然后一棍把他打翻。到时,无论柴大官人什么意思,都可以交待下去了。

  柴大官人,让我灭洪教头的嘴,我把他打败了。

  柴大官人,让给洪教头提升江湖名气。他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打了百十来个回合,最后虽然被打败了。传出去,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就算柴大官人,想看看戏。这样一场花里胡哨的表演赛,也足以让他看的目眩神迷。而且普通人一看,更会敬佩林教头的高超武功,因为打的太漂亮了。

  林冲不敢戴着枷与洪教头比武。那是因为,戴着枷,不会有这种进退自如的选择。

  林冲的性格,就是想的太深,想的太多。而林冲闪烁不定的表情,肯定会让柴进发现,林冲绝不会出全力打这场架的。而且柴进成天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没准都能猜出林冲想要干什么?

  于是,柴进就把二十五两银子扔在了地上,总而言之,谁胜谁拿去!

 柴进为什么要把这二十五两银子扔在地上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明着告诉林冲。“我柴进一再跟你说,洪教头与我关系非常一般。你林教头就是不相信,现在我给你用事实证明,我与这个洪教头,真的没有太深的关系。”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洪教头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柴进敢拿把这二十五两银子扔在地上吗?肯定不敢。因为,这样作,洪教头当时就会翻脸走人了。有身份的人,都会这样作的。

  因为,你柴进有两个臭钱,就这样糟践人?拿二十五两银扔在上,让我们打架争着二十五两银子!老子不缺那两个钱,就算缺那两个钱,老子也没贱到,为了这二十五两银子,就给你柴大官人当猴耍!

  如果说拿二十五两银子当个利钱,这没有什么侮辱人的意思。因为,钱只是意思性的东西。但是,你把这二十五两银子扔在地上,这就是明着羞侮人了。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再去比武争胜负,好像就是冲着这二十五两银子去了。

  在这种背景下,林冲一看洪教头,还是跃跃欲试想比武的样子,自然可以确定了,这个洪教头,绝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一个人,和柴大官有着不一般的交情,值得柴大官人组织这种绝对不公平的比武,就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一副跃跃欲试要比武的样子。更主要的是,柴大官人,也绝不会这样不给他面子。

  只要可以确定这件事,林冲自然就好办了。洪教头一点也不给林冲面子,林冲本身就非常不高兴。现在柴大官人,又让林冲好好灭灭洪教头的嘴。林冲一出手,自然就是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总而言之,就如王进打史进、武松打蒋门神、燕青打高俅一样。换而言之,一点也不给对手面子留,怎样干净利索怎样来,怎样让他没面子,就怎样打。

  按理说,洪教头虽然不是一流高手。但是,他敢出手挑战林冲,多少也应该有两把刷子。否则,那不是没事找着出丑吗?

  但是,因为林冲拿出了压箱底的东西,洪教头就和一个不会练武的人一样了。总而言之,连个造型都没有摆出来,就让打的栽倒在地了。

 林冲用实际行动表明,戴枷打败他,自然可以灭他的嘴。不戴枷打他,也一样可以灭他的嘴。

  当洪教头被人们,笑着扶起来时后,顿时没脸在柴进家里混吃混喝了。因为,这次可栽到家了。如果洪教头,能摆出几个造型来,就算被打败了,也可以说几句交待场面的话,混过去。因为一个人,被八十万禁军教头打败,并不丢人。问题是,洪教头连个造型都没有摆出来,总而言之,洪教头表现出的样子,跟一个不会练武的人没有区别,稀里糊涂的就让打倒在地了。洪教头,哪还有脸在柴进家装大尾巴狼呢?

  柴进面对林冲的表现,那是非常高兴。

  原著中是这要写的。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柴进携住林冲的手,再入后堂饮酒、、、、”

  柴进非常好客。但是来的客人,恐怕是七长八短,什么样的人也有。许多人,面对柴进的尊重,难免会是一副给脸不要脸的样子。

  洪教头就是最典型的人;总而言之,到柴进家混吃混喝,并没有什么惊人的艺业,还成天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

  但是,林冲就是林冲。所以他花了很长时间,一直在揣摸柴进的真实想法,并且彻底猜透了。于是就替柴进,把这件事办的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柴进相信林冲能打败洪教头,但是绝不敢相信,林冲能把洪教头打得这样狼狈。所以,看以看到这种结果,自然是非常高兴。

 我们可以想象,柴进想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面对那些毫不知趣的客人,肯定是又气、又恼,却不能发作,因为一发作,就会损伤他礼贤下士的形象。可以,不发作,就有许多人,给脸不要脸,而且越作越来劲。

  林冲的表现,自然会让柴进发自心底的喜欢。因为,林冲等于替柴进家,树了两个规矩。

  第一个规矩就是,有惊人艺业的人,面对柴进的尊重,从来都是谦恭有礼的样子。你看人家林教头,随手一棍子,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了。但是,人家哪里表现出大尾巴狼的样子?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低调的,一个人装大尾巴狼,本身就证明他什么本事也没有。洪教头,就是最好的例子。

  柴进尊重、抬高林冲,就等于给所有的客人,都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总而言之,这种客人,才是我最欢迎的;这种客人,才是我真正欢迎的。

  第二个规矩就是,没有什么惊人艺业,就不要在柴进家装大尾巴狼,装下去,会很没面子的!洪教头武功也不错,但是因为林冲干得太漂亮,所以输的狼狈极了。

  柴进想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许多人就抓住他这个弱点,把柴进当个败家子玩。总而言之,白吃白喝白拿,见到柴进还是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柴进对此,那是有苦说不出来,林冲的表现,显然等于帮了柴进一个大忙。

  所以,柴进对林冲的好,那是发自心底的。

  我们看原著中的内容。

  林冲到了劳改营后,“柴大官人又使人来送冬衣并人事与他。那满营内囚徒,亦得林冲救济。”

  这一句话,自然是为了表现出,林冲是个标准的好人,更是为了表现出,柴进送给林冲的东西,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满营的囚徒,亦得林冲救济”)。

  施恩对武松极尽收买之能,武松什么时候,曾把这种恩惠分给满营的囚徒一块享用?施恩给武松的好处,哪能让满营囚徒都能沾点光呢?

 第七节 林冲在劳改营

  林冲到劳改营时,依然还是按套路出牌,只是这种套路,相信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因为这个套路是带有一定技巧性的,虽然原理非常简单,而且许多人也会用,但是真正能看明白这种技巧的人,相信不会很多。

  我们看一下原著。

  在柴进庄上。

  柴进又置席面相待送行;又写两封书,分付林冲道:“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

  到了劳改营。

  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 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 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 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

  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

  许多人,看到这段话。

  总会觉的林冲太不会来事了。因为,手里拿着柴进的书信,又计划接受潜规则,怎么还会让人骂的狗血喷头?更主要的是,后来还不明不白的,多花了五两银子。

  许多人,看到这段话,总会觉得,官差的脸也未免变的太快了。一会把人骂人要死要活,一转眼就又把人夸的跟朵花一样。

  表面上,这是因为林冲不会来事;表面上,这是因为差拨的脸变化太快。实际上,这是林冲在调动差拨的情绪。而差拨也在林冲的调动下,情绪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

 我们可以想象,差拨当时的心情。最初,极度失望(林冲竟然这样不上道,竟然不懂的潜规则);后来失望(林冲虽然上道,但还是上的不够,明码十两,他却拿出五两),最后喜悦(林冲不但上道,还非常上道,因为林冲比明码标的价,还多拿出五两),再后来就是敬佩(林冲实在太上道了,因为林冲手上还有柴进的书信,直接拿书信就可以说话的)。再后来,就会觉的自己有点小人了(因为他自己,偷偷违反了潜规则,林冲给管营的银子,他黑了一半)。

  林冲的选择,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迅速的就拉近了自己与差拨的感情,而且差拨黑了管营的银子,更会在管营面前,替林冲极力说好话,因为他做贼心虚。在这件事里,表面上林冲不通人情世故,实际上林冲比别人更通人情世故。表面上,林冲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实际上,林冲一直处于主动之中。

  许多时候,人们都怕被别人误会,但是,真正的交际高手,是不怕被别人误会的。相反,有时总会有意无意设些小局,故意让别人误会自己。

  我们可以处于自己的角度,思考一下。

  你误会了一个人,并无端责备、漫骂了对方,并一直给对方脸色看。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误会对方,你会是什么心情?

  如果你后来又发现,对方不但没有作错事,相反还作的非常正确。甚至基于正常的情理,你都应该感谢人家,你却责备、漫骂人家,更给人家脸色看。此时,你又会是什么心情?

  如果,对方还一直是一副宽容理解你的样子,你又会是什么心情?

  我敢说,你肯定会觉的羞愧万分。更有一种,赶紧弥补自己过错的冲动;总而言之,我刚才做的太不对了、太不应该了。更会觉得,对方实在太够朋友、太够意思了,所以自然而然有一种与他亲近的感觉。[注]

 如果你的这种心理变化,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这只能说是误会中的误会。如果你的这种心理变化,是对方有意操控出来的,那就是对方在操控你的心理了。因为你的心理变化,一直在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那个差拨的心理变化,显然是林冲有意操控出来。

  一个人想操控对方的心理,总是玩一点小手段,就把对方的心情调整到自己需要的状态。而让人误会自己,再一层一层揭开真相,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罢了。

  差拨一个劲的夸林冲,绝不是简单的因为见钱眼开。而是因为,他的心情一直被林冲调动着,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罢了。

  宋江可以让江湖人,一见就着迷,就是因为,人家有着极强的,操控人心的技巧。

  我小时候看《水浒》,总觉得,江湖人一见宋江,就迅速围在宋江身边。实在有点太符合情理、常理了。因为,我怎么也看不出,宋江有何德何能,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感染力。

  我们看现代武侠、穿越小说,看到里面的主人公,表现出强大的感染力,通常一点奇怪的感觉也没有。因为,怎么看也符合情理、常理。实际上,我还是前面的话,现代武侠小说,都是供人意淫的。他表面上符合情理、常理,实际上都是天马行空的、远离生活的想象。

  宋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表面上不符合情理、常理。但细分析下去,那才是真正的符合常理、情理。

  世上绝没有一个真实的江湖大哥,一个人能打一二百人,甚至你让他出去单挑,他都不行。当然了,世上也没有一个真实江湖大哥,有着凡人无法想象的伟大人格。当然了,一个人,如果和康熙皇帝是最亲密的好朋友,和成吉思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还混什么社会呢?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都混到了那种地方,还出去混社会,他脑子没发烧吧!

  所以,现代武侠小说、穿越小说,塑造出来的江湖大哥,都是只在天上有,现实中绝对不会出现的。所以,大家看那种小说,爽一下就行了,如果非要认为那种小说有生活,那就是想的有点太深了。

  而施耐庵塑造出来的江湖大哥,表面上看一点也不真实,实际上那才是真正活灵活现的江湖大哥。相反,如果施耐庵把宋江写得,一个人能打好几百个人,有着义薄云天的伟大胸怀,一开始就有着能通天的人脉,这个全书的领衔主角,才变得一点也不真实了。

  是不是说的有点远了,咱们书归正传。林冲后来能一直在梁山前排就坐,绝不是简单的因为,林冲有着一流的单挑能力。而是因为,林冲本身就有着过人的交际能力,更能把社会的人情世故,分析的非常透彻。

  总的来说,林冲在劳改营中的生活,是比较不错的。

  我们看一下原著中的内容。

  “那管营、差拨得了贿赂,日久情熟,由他自在,亦不来拘管他。柴大官人又使人来送冬衣并人事与他。那满营内囚徒,亦得林冲救济。”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银。

  如果没有强大的恶势力威逼,我们可以想象,林冲走到哪里,都可以混的很不错。

  但是,林冲始终缺乏一种坏劲、而且遇事太理性,所以他虽然可以拥有一副好人缘,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受到坏人的轻视。因为,林冲的出牌策略里,没有攻击性,也没有打破常规的记录;所以对方只要牌面足够大,就会有意无意的感觉,侵犯林冲不会有后果。

  [注]:这种操控人心的技巧,有一个学术名词叫反撇。

  反撇的主要原理,就是首先先降低对方的心理预期,让对方原本的期望降低,原本的情绪降低,为撇出来的包袱作铺垫!

  林冲玩的套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撇。因为,通常的反撇,只是做好铺垫,然后抖出一个包袱。而林冲却是在丝毫不露痕迹的情况下,接二连三的抛出包袱,还让人觉得丝毫不做作。

  宋江惯用的手法,基本原理也是反撇,但是宋江玩的反撇,比林冲玩的更复杂、更夸张、更神奇。我们总觉得,宋江成为一代江湖大哥,那是因为江湖好汉脑子进水了,因为,我们实在看不出宋江有什么值得大家崇拜的地方。

  其实呢?我们普通人连林冲操控人心的套路,都看不明白,自然更不可能看懂宋江操控人心的套路了。

  宋江玩反撇时,那是玩的夸张到了极点,但是却偏偏丝毫不露痕迹,也不让人觉得有什么做作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宋江退缩时,可以退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一副比普通人还无能的样子);宋江进逼时,同样可以进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所干的事情,常常都是让人毛骨悚然恶行)。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常常会对方的内心彻底征服。因为,这个长篇的主角就是宋江,所以相关内容,我在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

 第八节 百忍成精 脱胎换骨的林冲

  林冲在雪夜中,终于大开杀戒了!林冲为什么要大开杀戒?因为以前,林冲觉得,用自己固有的出牌策略,是可以看到希望(虽然这希望越来越渺茫,后来,甚至带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了)。但是,在那个雪夜中,林冲终于清晰的发现,忍让已毫无意义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杀了三个害自己的人。

  有句话说。哈姆雷特,永远也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下一千次决心,他还是哈姆雷特!

  林冲呢?也许永远是林冲。

  但在那个雪夜,林冲终于不再是林冲了。而且,我相信,当时的林冲,肯定也对自己,说了一千遍,我再也不做那个逆来顺受的林冲了。

  但林冲,还是林冲!

  在那个雪夜,林冲杀了三个人。而且,开始蛮不讲理了。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林冲闻得酒香,越要吃,说道:“没奈何,回些罢!”众庄客道:“好意着你烘衣裳向火,便来要酒吃!去便去,不去时,将来吊在这里。”

  林冲怒道:“这厮们好无道理!”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林冲道:“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

  但是,此时的林冲,还是原来的林冲。因为他这样做,实际上,只是一时的放纵,于是林冲很快喝醉了,并且醉卧于风雪之中。

  “提了枪,出门便走。一步高,一步低,浪浪跄跄,捉脚不住。走不过一里路,被朔风一掉,随着那山涧边倒了,那里挣得起来。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醉倒在雪地上。”

  后来,那些被他打走的庄家,把林冲捉走了。如果没有捉走他,会是什么结果?大约就是冻死在风雪之中了!

  如果林冲这样死了,大约就是带着无尽的憋怯,在一次彻底放纵后,无声无息的冻死在了风雪夜里。

  捉走林冲的庄家,是柴进府上的人。于是林冲在柴进的介绍下,终于上了梁山。在梁山上,那个雪夜中彻底放纵的林冲,终于再也看不到了。换而言之,林冲还是一个习惯逆来顺受的林冲。

  林冲成了强盗,他已开始杀人越货了。但是,成为强盗的林冲,还是一个习惯逆来顺受的强盗。

  王伦欺压他、排挤他,杜千、宋万也站在他们前面,丝毫没有尊重他的意思。林冲却只有忍受。甚至林冲一直挂念自己的妻子,希望把自己妻子接来。但是,林冲终于不敢,因为他害怕妻子到了这里,他依然无力保护自己的妻子。

  在林冲的字典里,他总认为,你对别人好,你对别人忍让,别人就会对你好,别人就会尊重你。这种认识自然没有错,但是许多时候、许多人,根本不吃你这一套!

  许多时候、与许多人相处,你必须得学会还击,否则,他总认为你是傻子,你是好欺负的。

  现在的林冲,已完全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林冲却无法改变多年养成的出牌习惯、出牌策略。

  哈姆雷特下一千次决心,也是哈姆雷特。林冲呢?也许,也是如此!

  也许在晁盖上山前,林冲就一再对自己说,我不能再作这样的林冲了,我必须得学会改变自己了。

  我相信,林冲肯定会这样对说过一千遍、一万遍。不要说为他自己了,就是为他的妻子,他也会这样说的。林冲一直想接自己妻子团聚,却一直不敢、不能,这种痛苦,就足以让林冲,无法接受现实的一切。

  但是,哈姆雷特下一千次决心,他还是哈姆雷特。林冲呢?大约也是如此。

  晁盖上梁山后,林冲已开始不像从前的林冲了。吴用一眼就看出,林冲已有火并王伦的意思了。但是王伦却丝毫没有感觉出来,因为王伦对林冲太了解了,因为王伦知道,林冲永远也是林冲。

  于是,王伦死了!也许他临死前,都无法相信,林冲竟然还会以这种形象出现。

  以后的林冲,依稀还是从前的林冲,

  但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却完全不同了

其实,我总觉得,林冲的悲剧,只是小说情节的需要。因为,一个人拥有林冲这种能力,应该是可以在这个社会混的很不错。甚至施耐庵也承认这一点,所以他在塑造林冲的悲剧时,一方面把它归于社会原因,另一方面更把它,归于了戏剧化的原因。因为,高衙内的相思病,也来得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勉强可以解释,却总是有些勉强。

许多人在改编《水浒》时,常常会抽掉高衙内得相思病,病的要死要活的情节。于是,高俅为了帮儿子欺负人,就往死逼林冲。这种改编,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仔细想下去,就荒唐了。高俅再坏,也是一个官居太尉的人,他怎么可能为了帮儿子欺负人,就干这种事呢?

从故事情节去看,施耐庵大约也发现,以林冲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被逼上绝路的。但是,施耐庵也不愿意,为了情节需要,就随便破坏自己笔下的人物的形象,于是就只能一个戏剧性的内容,推动情节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高衙内突然病得要死要活,林冲前面的一系列应对,已把这件事解决好了。但是,高衙内突然病的要死要活,林冲自然陷入了死局之中,至少以林冲的出牌套路,绝对是无解的。

施耐庵自然可以用写杨志那样的笔法,把林冲写的比较不堪些,让他犯一些绝不应该犯的错误(比如非常无能、非常自私),让他一步步走向失败。但是这样一处理,就会让林冲的艺术感染力变得没有了。

悲剧的主角,通常都是那种带有完美倾向的人物。如果悲剧的主角,能力、或道德十分不堪了,也就没有悲剧感染力。换而言之,主人公的道德、能力,如果十分不堪,那他受苦、受难,人们不会发自心底的产生共鸣(如果他太无能,人们看到他的不幸,就会想到,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他太自私,人们看到他的不幸,更会想到,那是他自找的),从而悲剧的感染力就会丧失。悲剧中的主人公,通常都有着过人的道德、能力,只是受制于命运、社会、性格,他极力想挣脱这种悲剧的命运,却只能一步步走向沉沦。

《水浒》的改编作品中,通常也总会认可林冲的能力、道德,因为,破坏了这种内容,这段内容的悲剧感就会降低。只是,他们在认可林冲的能力、道德时,都把林冲简单化了,而原著中的林冲,则显然是一个非常丰满、复杂、立体、真实的人物。

许多评论文章中,则显然把林冲的能力、道德贬低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真按这种思路去看小说,这段内容的悲剧感就会完全丧失,从而艺术感染力等于没有了。

更主要的是,这样一来,林冲这个人物也不真实了。因为,林冲如果是小人,那他的妻子、老丈人、鲁智深、柴进对他的喜欢、尊重,就无从谈起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