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门技术活,如同其他技能一样,本身就需要被学习,没有人天生就会阅读。
一
穿衣要合体,读书也一样。
在说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之前,必须提到一部经典著作,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仿佛是道跨不过去的坎,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太经典。
但是,经典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此刻的你阅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喜好,但就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初级选手建议先读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无论是排版、字数,还是实用性、操作性,都更加容易上手、容易读完,学到的技能更加容易马上用起来。
一本书再经典,每每拿起来翻两页又放下,如此循环,终究无法找到“读完”的感觉。
找不到这种阅读快感,读书便永远会在半途而废中打转。
鞋大鞋小,只有穿鞋的人知道。读书也是如此。
二
“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
“是本好书,可是读完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读完后的遗忘很正常,书中的精髓会在我需要的时候自动跳出来。”
……
这些都是在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想法。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人类是健忘的生物,就连昨天吃过的饭都需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
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的精髓呢?
如果读一本书只能记住1%~2%的内容,那还不如用20分钟时间去听本书。
现在关于听书的资源很多,这样,至少从时间层面来说,划算很多。
如果过段时间,连剩下的1%~2%都消耗殆尽,那读过和没读过又有何区别?这样的读书,读的再多也毫无意义。
叔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借用作者在前言中的话来总结第一部分,“我们应该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尽量让自己不忘记书的内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
三
通过笔记才能把读过的东西变成你的。
笔记是读书的助手,更是大脑的外挂,虽然很原始,但却很管用。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者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简而言之:
1.书,不一定要读完。
2.只要读过,就一定要留下点什么。
3.坚持坚持再坚持。
其实,有了兴趣,何来的被动坚持呢?
读书,不应止于“读完就好”,而应变成“写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的重心也自然随之变化。
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至于,如何记读书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记录笔记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但不变的原则是及时。因为这一刻不记,下一刻记录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
四
始终寻着心中的“为什么”去选书。
购书清单是一份无形的财富。当前,网络上充斥着这种各样的书单,寻找一份像模像样的书单不是难事。
但是,别人的书单可作为参考,对你而言用处不大。
原因很简单,别人不知道你的“为什么”是什么,别人的书单只是别人的“为什么”。
推荐几种个人认为特别靠谱的选书标准:
1、牛逼的出版社。
2、自己跟踪了解了很久的作者。
3、版次、印次、印数越大越好。
4、从牛人牛作的注释中寻找。
5、靠谱报刊杂志的书评。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第二章,介绍如何制作使用书单,可做参考。
总结一下,就是紧随心中的“为什么”,按照通识的标准选择书籍。
再进一步,好书本身有无标准?
借用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文教授的话,“回答为什么的书就是好书”。
五
阅读的目的是“用”。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但,这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用”。不用,读再多的书,意义也不大。
打个比方,你所学到的东西如同一个个小灯泡,孤立的分布在你的大脑中,“用”就如同联通点亮它们的那根电线。
只有“用”,才能让不同的知识在自己脑中实现交汇,从而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从大脑的“缓存区”搬进“硬盘”,实现永久储存。
正如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这不,我就正在践行着“用”。套改一句伟大真理:
不“用”,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新手上道,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