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小学开始拟定计划,保持拟定计划的习惯已经有10年了。下面,和大家简单分享我拟定计划的一些心得体会。
干货:怎样拟定计划
目标导向
首先,要有目标。
你想要达成一个什么目标?这是我认为每个人在拟定计划前都应该明确的东西。计划是为了你的目标而服务的。目标可以很宏大,比如,我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也可以很小,比如,我想要减肥。
其次,你要有一个清晰的或者说可检验的目标。因为,清晰的目标才方便你接下来将其量化为具体的计划,并随时检验你是否在完成计划的同时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举例来说,我想要减肥。更清晰的目标应该是:我想要在3个月内减肥10斤。大家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拟定目标,即目标要具体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以及有时限的(time-bound)。仍然以减肥为例,“我想要在3个月内减肥10斤”就比“我想要减肥”更加贴近SMART原则。分析如下:1、前者比后者具体;2、减肥10斤显然比减肥更加可测量;3、3个月内减肥十斤比减肥更容易实现,但它是否是最适合、最容易实现的,则需要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你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减肥10斤,减肥20斤,减肥30斤也许都能实现,这与你现在的体重以及你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毅力有关)4、3个月减肥10斤比单纯地减肥多了时间限制。
系统化
笔者认为,完整的计划是有体系的,你需要考察其涉及的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其他方面)。
单纯地拟定你每天所写的计划,只是一个to do list。但你从中所得到的远不如坚持拟定系统计划的人多。仍以减肥为例,我的目标是在3个月内减肥10斤。减肥需要考虑饮食、运动这两个方面。我会将减肥计划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期限,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计划体系:3个月计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而这三个计划的详细程度一般而言是递增的。3个月计划和每月计划可算作宏观层面的计划,每周计划可算作中观层面的计划,而每日计划可算作微观层面的计划。只有每日计划越详细,后续的实践才能更方便迅速地开展。而宏观计划则不宜写得过于详细,原因有二:一是耗时较长;二是宏观层面计划过于详细不利于后期的调整。
反馈与调整
反馈与调整是拟定计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体现的是计划拟定的灵活性。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最初的计划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后期的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减肥为例,在执行计划的后期,每个人都会对减肥这件事产生新的认识:比如,新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措施,实施自己的减肥计划。比如,我最初给自己设定的每日减肥目标是跑步2km;但之后发现,游泳1h比跑步2km更适合我,效果更明显,那么我就可以将每日计划修改为游泳1h。
一些有用的工具
结合我多年的经验,仪式感和成就感是我觉得在拟定计划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件事。从某种程度而言,量化成长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让我们更好地坚持下去。因此,我十分建议大家将计划以书面或电子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有两大形式:手写和电子记录。
手写
手写计划是我进入大学之前最主要的呈现计划的方式。每次翻看我之前的计划本,都会特别有成就感。手写计划的好处就是:灵活性特别强,可简洁,可美观。文艺小清新的同学还可以把自己的计划本制作得非常精美。缺点就是:经常得带着本子。
电子记录
这是我目前采用的呈现计划的方式。原因很简单:现在时间管理类App很多,功能也比较齐全,可满足日常制定计划的需要;大学用手机比较多,方便随时修改计划。我会将自己宏观层面的计划存在电脑里,再根据宏观层面的计划,在App上制定相应的周计划、日计划等。向大家推荐几个时间管理类的App:奇妙清单(这是我一直使用的 App,效果不错)、iHour、爱今天、Now then等等。
心灵鸡汤:为什么要拟定计划
前面说了一些我拟定计划的经验,现在想要谈谈为什么要拟定计划。于我而言,计划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管理自己的生活,量化自己的成长。
我每做一件事情前,都会想要为它做一个计划。原因有二:1.促使我去落实一件事情,而不是拖到ddl才做;2.让我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目标是否可达成,以及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达成了目标的百分之几。
总而言之,希望每个人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对拟定计划这件小事有新的认识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