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少君
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事上练。致良知。
这几个短语近年来又火了。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标志性口号,我初识这些口号好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在沪上余氏的文章里,那时谈起这些,身边不会有几个人理我。
现在,读王阳明的人如过江之鲫,谈起心学趋之若鹜。为了拨开遮蔽望眼的浮云,我也未能免俗,去书店买了一本王学读物。既然随众随俗,就买最火的版本吧,挑了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人民币68元。这本书设计朴素大方,纸张精良,配图精致,阳明先生工笔画像形神毕肖,风度翩翩。利用半个月时间读完全本,感觉郦波先生不愧是大名家,思路清晰,行文自信,生动活泼,见字如面。作者追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环环紧系,浅入浅出(不是深入浅出)。重点讲述王阳明一生的主要事迹功业,阐释王氏心学的缘起以及形成完善过程。书中写得最有趣的是王阳明的人生故事。说他格竹玩大了,影响了一生的健康;说他最爱讲课,行军打仗讲课,抓住夜贼也给小偷讲课。说他最爱写信,写给政敌,对方买账;写给敌军,对方投降。
本书缺点是没有把王氏心学这一“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说深析透,写到最后也没说清楚“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事上练。致良知”到底是啥。郦波一直在讲王氏心学脱胎于朱熹理学,又是离经叛道于朱熹理学,但是一直到最后也没说明白心学与理学的不同之处是什么,除了那些口号。
以至于我都怀疑心学是不是伪学。
“心即理,心外无物“是不是加强内心修养,完善人格?
“知行合一,事上练“是不是《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读书札记?
前者是不是唯心主义?后者是不是像今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点能统一到一家?
“致良知“是不是探求真理,领悟真谛,追求光明与希望?
在零下三十度的北国寒冬里,北牖读完这本书,伴随室外寒潮的是脑海里抻不直的问号。
如果遵循为尊者讳的古训,非要附会一下先贤的话,北牖认为真有还是没有心学先不论,有个心学家倒是客观存在。王阳明身世阅历是心学理论体系最好的注释与实践成果。因为王阳明的人生太成功了。“五百年来两大完人之一”他能文能武,立德扬名。取得了军事上的不断胜利,立功;理论上有新提法,立言;创办书院,立业;还擅长讲学,影响很大,学生成功的也不少,胜任愉快;临终无愧无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自古功名兼将相,他做官做学问样样强。王阳明传奇般的人生使得他的心学探索泡沫化了,他本人的学说具有了虚假说服力。我认为不少人主要是看他是个理想人物成功人士,所以即便不知所云,也随波逐流大颂其心学了。比尔盖茨和马化腾取代毕昇主宰世界的今天,时代洪流卷裹而生大批量的文化新军,每个家庭都能冒出来个文艺中年来(文艺青年是纸媒时代的产物,文艺中年是屏媒时代的产物,九成是妇女),她们离开麻将桌,端着智能手机,赶上了时髦,梳理着皮毛,很快又会去追逐下一批文化符号,留下一地那啥。
如果说王阳明的理论或者说口号是“知”,那么他的功业事迹就是“行”,知行合一可能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守仁先生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自己的主义。犹如唐代古文运动,韩柳有主张“文以载道”,有鲜明而成熟的文章理论,令人服气的是文论大家也是文章大家,也写出了优秀的古文作品,也是知行合一了。
本书对王阳明所在时代背景的书写显得概念化,对正德皇帝、嘉靖皇帝刻画单一肤浅,对朝廷的力量阐述有点想当然,真切感不足,对政治书写欠火候。本书行文稍显啰嗦,东北话叫做磨叽,也许源自他身为教授,出镜太多,经常面对课堂和主持人的语境习惯。这本书校对不精,错别字始终存在,可见付梓仓促。以郦波的才学,书写成这样,以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实力,书出成这样,可见世界浮躁成什么样子了!多说一句,频繁上电视去普及文化的学者,既是也是呀。
(2018年1月25日 于湖波路)
北牖仅就郦波这一本书的成败浅谈对阳明心学的认识,粗浅错讹之处,必有。但是如果阁下挪用只言片语,也请注明源自。